導致跑步後腳踝痛的原因總結_跑步容易出現的症狀
跑步是最常見的健身方式,但是很多人在跑步時都會出現一些小狀況,腳踝痛就是其中一種。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導致跑步後腳踝痛的原因總結,希望你們喜歡。
↓↓↓更多運動健身的相關常識點選下方↓↓↓
★快速增強上肢力量的方法★
★無器械練手腕力量的方法★
★緩解運動後肌肉痠痛的方法★
★健身房健身需要準備的物品★
導致跑步後腳踝痛的原因
缺乏運動鍛鍊
在平時不進行運動鍛鍊,偶爾參加一次跑步,可能會出現身體關節韌帶一時無法適應跑步需要承受的壓力,從而出現像腳腕疼、膝蓋疼這樣的情況。
沒有事先熱身
很多人在跑步之前往往會忽略熱身這個步驟,使得身體的關節、韌帶、肌肉等都沒有活動開就進行到跑步這個強度比較大的運動中,容易導致關節韌帶的拉傷,從而引起腳踝疼。
跑步穿的鞋子不合適
跑步穿的鞋子不合腳或者鞋帶系得過緊,容易導致腳的血液迴圈不暢;而像穿拖鞋或高跟鞋等去跑步,容易導致腳腕扭傷,從而產生疼痛。
跑步的場地不合適
選擇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跑步,可能會導致跑步時因道路不平而扭傷腳腕;又或是選擇在場地較硬的硬水泥地等彈性較差的地方跑步,也會對腳腕部位產生大的衝擊,從而引起疼痛。
落地姿勢不對
在跑步過程中,跑步的落地姿勢不正確,過重的落地或大跨步的落地,都可能使得腳腕部位受到過大的衝擊,從而容易產生腳踝部疼痛等不適感。
運動強度過大
跑步強度過大,運動量超過自身的負荷,容易使得肌肉、關節部位極度疲勞,從而出現腳腕痠疼等不適現象。
跑步健身的小貼士
身體挺直
從脖頸到腹部的身體軀幹應保持自然直立,不要彎腰駝背或刻意挺直,左右搖晃幅度不宜過大。這一姿勢有助於保持呼吸順暢、身體平衡和步幅協調。
頭肩穩定
跑步過程中,頭部和肩部應保持穩定,切忌搖頭晃腦。兩眼應注視前方,肩部適當放鬆。
前後擺臂
跑步時候,自然擺臂十分重要,手的左右擺動幅度不應超過身體正中線,上下襬動不能高過胸部。擺臂過程中,手指、手腕和手臂都應保持放鬆,肘關節彎曲90度左右,靠近身體兩側。
輕輕握拳
跑步時,雙手應自然輕握。握拳過緊會造成前臂肌肉緊繃,進而阻礙肩部正常動作。跑步時,手上千萬別握著手機、MP3或飲料瓶,否則會導致身體搖擺,無法保持正確的直立姿勢,增加損傷機率。
步伐短小
步伐一旦過大,跑步時就會有伸腳向前夠的感覺,這樣會產生破壞性的壓力,極易造成運動傷。日常跑步過程中,步伐不必太大,每次落腳點位於身體前方33釐米左右為宜。突然加大步伐容易導致跟腱受傷。落地後腳趾應有“抓地感”,身體同時前傾,以減緩腳部與地面的衝擊力。衝擊力越小,腳踝及其關節受傷的危險就越小。
邁向正前方
跑步時,最好避免腿部側向動作。側面擺動腿部不僅多餘,而且還容易導致膝關節受傷。正確姿勢應該是大腿邁向正前方。
小幅度扭胯
跑步過程中,胯部扭動幅度約為5度至7度。扭胯幅度超過10度則容易導致髂脛帶綜合徵***膝外側痛***或大腿後群肌拉傷等問題。
每分鐘180步
多項研究證實,日常跑步鍛鍊時,每分鐘大約180步的速度最理想。否則身體與地面的衝擊力就會增大,導致膝關節疼痛。
跑步的基本型別
長跑
長距離跑簡稱長跑,英文是long-distance running。最初專案為4英里、6英里跑,從19世紀中葉開始,逐漸被5000米跑和10000米跑替代。據記載,現代最早的正式長跑比賽是1847年4月5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職業比賽,英國的傑克遜以32分35秒0的成績奪得6英里跑冠軍。奧運會比賽專案男、女均為5000米跑和10000米跑。男子專案1912年列入;女子5000米跑1996年列入,10000米跑1988年列入。
短跑
短跑是田徑徑賽專案中的一類,一般包括:50米跑、60米跑、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4×100米接力跑,4×400米接力跑等幾項;其運動特性:是人們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在確定的跑道上跑完規定的距離,並以最先跑完者為優勝的專案;在人體機能供能方面,表現為人體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本能,並以無氧代謝供能的方式供能。
中長跑
中長跑***middle and long distance race***,是中距離跑和長距離跑的簡稱。屬800米以上距離的田徑運動專案。中距離跑專案有男、女800米和1500米;長距離跑專案有男子5000米和10000米,女子3000米、5000米和10000米。中長跑是歷史悠久且開展普遍的運動專案。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就有中長跑比賽。19世紀,中長跑在英國已盛行,後來世界各國也都相繼開展起來。中國從1910年起也有了中長跑的比賽。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跑步結束後不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