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充血怎麼辦

  腦充血在醫學上稱為腦溢血。腦溢血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病,它是因血壓突然升高,致使腦內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為什麼會腦充血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

  1、科學準確用藥,

  腦卒中屬於高復發不可逆性的腦血管意外,病人出院後仍需按醫生囑咐規律服藥,控制好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動脈硬化的基礎病變,並定期到醫院複查。

  2、儘早、積極地開始康復治療

  如前所述,腦充血形成後會留下許多後遺症,如單癱、偏癱、失語等,藥物對這些後遺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過積極、正規的康復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達到生活自理,有些還可以回到工作崗位。有條件者最好能到正規的康復醫院進行系統康復。如因各種原因不能到康復醫院治療者,可購買一些有關方面的書籍和錄影帶,在家自己進行。康復宜及早進行。病後6-12個月內是康復的最佳時機,半年以後由於已發生肌肉萎縮及關節攣縮,康復的困難較大,但同樣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3、日常生活訓練

  患病後許多以前的生活習慣被打破,除了要儘早而正規地訓練患肢,還應注意開發健肢的潛能。右側偏癱而平時又習慣使用右手***右利***的患者,此時要訓練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寬鬆柔軟,可根據特殊需要縫製特殊樣式,如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裝拉鎖以便去看病時測量血壓。穿衣時先穿癱瘓側,後穿健側;脫衣時先脫健側,後脫患側。

  4、面對現實,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此話用在腦血管病人身上更貼切。面對既成事實,應調整好情緒,積極進行康復以儘早重返社會。嚴重的情緒障礙患者可請醫生幫助,使用抗抑鬱劑,如百憂解,對腦血管病後的抑鬱焦慮情緒有良好的作用。

  5、後遺症的功能恢復護理

  ***1***語言不利

  語言障礙的病人情緒多焦躁、痛苦。醫護人員要多接觸病人,瞭解病人痛苦,讓病人保持心情舒暢,消除緊張心理。必須儘早地誘導和鼓勵患者說話,耐心糾正發音,從簡到繁,如“e”、“啊”、“歌”等,反覆練習堅持不懈。並配合針刺啞門、通裡、廉泉等穴,這利於促進語言功能改善和恢復。

  ***2***肢體功能障礙

  急性期護理上要注意將癱瘓肢體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體發生攣縮畸形,多采用仰臥位和側臥位。在病人病情穩定情況下,多利用可以家用型的肢體運動康復儀器指導和輔助其進行功能鍛鍊,從簡單的屈伸開始,要求活動充分,合理適度,避免損傷肌肉和關節,每天2~4次,每次5~30分鐘。並配合藥物治療,按摩患側肢體,針刺曲池、合谷、足三裡等。囑病人經常用熱水浸泡患側肢體,促進其血液迴圈。

  ***3***口角歪斜 臨床上常見病側眼瞼閉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皺額、閉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產生消極情緒,失去治療信心。護士應同情關心病人,給予精神鼓勵,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飲食上宜給易於消化、富於營養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配合針刺頰車、地倉、迎香、四白。鼓勵病人多做眼、嘴、臉部運動,並經常按摩區域性。

  腦充血的注意事項

  1.患者需要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特別是發病2周內,應儘量減少探望,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避免各種不良情緒影響。

  2.絕對臥床休息2周,頭部可輕輕向左右轉動,應避免過度搬動或抬高頭部,四肢可在床上進行小幅度翻動,每2小時一次,不必過分緊張。大小便須在床上進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發生。

  3.有些病員會出現煩躁不安、躁動的症狀,對這樣的病員我們會採取約束帶、床檔等保護措施,這樣可防止病員自行拔除輸液管或胃管、墜床等不必要的意外。可能有些家屬於心不忍,我們理解家屬的心情。一旦病情穩定,不再煩躁後,我們就會立即撤離對軀體的約束,但床檔還需時時加護,特別是有氣墊床的病人,嚴防墜床。希望大家能配合。

  4.病程中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頭疼,例如頭部脹痛、針刺樣痛、劇烈疼痛等,這是最常見的症狀。我們會予以合理的治療。隨著病情的好轉,頭疼會逐漸消失,因此您不必過度緊張,要學會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療過程中,仍覺得痛得很厲害,不能耐受,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醫生能採取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5.老年病人,心腦血管老化、脆性程度高,季節變化易誘發疾病。長期臥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藥物祛痰,加強翻身、拍背,使痰液鬆動咳出,減輕肺部感染。無力咳痰者,採取吸痰措施,望能配合。

  6.長期臥床,面板受壓超過2小時,易發生褥瘡,應加強翻身。按摩受壓處,保持面板清潔乾燥。肢體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7.飲食:要營養豐富、低脂、清淡軟食,如雞蛋、豆製品等。進食困難者,可頭偏向一側,餵食速度慢,避免交談,防嗆咳、窒息。

  8.保持大便通暢,可食用香蕉、蜂蜜,多進水,加強適度翻身,按摩腹部,減少便祕發生。病人數天未解便或排便不暢,可使用緩洩劑,誘導排便。禁忌用力屏氣排便,防再次腦出血。

  9.恢復期據醫囑搖高床頭10~15°,後按耐受及適應程度逐漸搖高床頭至半臥位,每天30分鐘、1~2小時不等。

  10.高血壓是本病常見誘因。服用降壓藥物要按時定量,不隨意增減藥量,防血壓驟升驟降,加重病情。

  11.出院後定期門診隨訪,監測血壓、血脂等,適當體育活動,如散步、太極拳等。

  腦充血的飲食

  首先,應限制動物脂肪,如豬油、牛油、奶油等,以及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內臟、肥肉等,因為這些食物中所含飽和脂肪酸可使血中膽固醇濃度明顯升高,促進動脈硬化;可採用植物油,如豆油、茶油、芝麻油、花生油等,因其中所含不飽和脂肪可促進膽固醇排洩及轉化為膽汁酸,從而達到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推遲和減輕動脈硬化目的。

  其次,飲食中應有適當蛋白質,常吃些蛋清、瘦肉、魚類和各種豆類及豆製品,以供給身體所需要的氨其酸。一般每日飲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能抑制體內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膽固醇的含量。飲牛奶時可將奶皮去掉。豆類含豆固醇,也有促進膽固醇排出的作用。

  第三,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維生素C和鉀、鎂等。維生素C可降低膽固醇,增強血管的緻密性,防止出血,鉀、鎂對和因管有保護作用。

  第四,可多吃上結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蝦米等,碘可減少膽固醇在動脈壁沉積,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

  第五,每日食鹽在6克以下為宜,因食鹽中含有大量鈉離子,人體攝入鈉離子過多,可增加血容量和心臟負擔,並能增加血液粘稠度,從而使血壓升高,對中風病人不利。

  第六,忌用興奮神經系統的食物,如酒、濃茶、咖啡及刺激性強的調味品。此外,少吃雞湯、肉湯,對保護心腦血管系統及神經系統有益,且需忌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