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容易頭暈是怎麼回事

  頭暈在許多人的意識裡都只是個無關緊要的生理現象,的確,一般情況下,因為體位改變、飢餓或環境等原因而造成的頭暈是沒啥問題,不用怎麼在意,但是如果頻繁的出現頭暈,且持續時間久,就一定要特別注意了,因為這很可能是身體某個地方出現問題的預兆,那麼呢?以下是小編為你做的整理,希望您有幫助。

  容易頭暈的原因

  1、神經系統病變

  諸如腦缺血病變、小腦病變、腦部病變、腦外傷、某些型別的癲癇之類的疾病、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和某些神經症的病人等,都常常會感覺到頭暈;

  2、耳部疾病

  耳部問題基本都能引起暈眩,如耳內疾病影響到平衡而造成的頭暈;

  3、內科疾病

  像高血壓、低血壓、心腦血管之類的疾病、貧血、低血糖、感染等等;

  4、感冒

  感冒頭暈應該是知道的人數最多的了;

  5、頸椎骨退化

  因為長期坐姿或睡姿有問題而導致頸椎出現增生、變形、退化等情況,頸部肌肉被扯緊,動脈供血受阻,最終使的腦供血不足而出現頭暈,通常還伴有頸部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等症狀;

  6、貧血

  頭暈的同時還出現乏力、面色蒼白的症狀則可能是貧血,女性在孕期或月經量大時都會使得血液含氧量偏低,而出現暈眩而老年人由於體內機能的退化,紅細胞對鐵的利用率大大降低,如果不注意營養保健,也會很容易患上貧血,另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和慢性炎症等病患也可能發生貧血;

  7、血粘度高

  血粘度過高,會使得血流緩慢,繼而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而出現疲倦、頭暈、乏力的症狀。主要原因有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其中尤以高血脂的原因居多,患者平時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飲食結構,少吃高脂肪、膽固醇的食物,勤於運動;

  8、腦動脈硬化病

  腦動脈硬化會導致腦血管內徑變小,從而造成腦內血流下降,出現腦供血及供養不足,繼而引起頭暈,除了頭暈,也會經常性失眠、耳鳴、健康、情緒不穩、四肢發麻;

  9、心臟病、冠心病早期

  此時也許沒有胸悶、心悸、氣短等症狀顯現,而只感覺到頭暈、頭痛、耳鳴、健忘、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等。頭暈是由於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管腔變窄,而造成心臟缺血缺氧,引起供血不足而出現頭暈。

  治療易頭暈的醫生經驗方

  “針對無風、無痰、無虛不作眩三個方面,中醫治療眩暈在古時就已經有很好的方藥可以治療調理。方劑重要的是要對症,適當加減而用,效果更佳。”林興棟教授提醒。

  天麻鉤藤飲 天麻、鉤藤、石決明、山梔、黃芩、杜仲、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益母草、牛膝加減。

  此方有平肝熄風、清熱活血的功效,常用於肝陽偏亢,肝風上擾的眩暈,高血壓患者常見,常伴有頭痛、失眠等表現。

  半夏白朮天麻湯 黃柏、乾薑、天麻、蒼朮、白茯芩、澤瀉、人蔘、白朮、炒曲、半夏、橘皮加減。

  此方有補脾燥溼、化痰息風的功效,適合由於脾胃不健而致的水溼內停,熱蒸水,水氣上擾於腦的眩暈,是“痰眩”首推的方藥。陰虛肝陽上亢引起眩暈頭痛者忌用。

  歸脾湯***或八珍湯*** 白朮、當歸、白茯苓、遠志、酸棗仁、木香5分,甘草、人蔘加減。

  此方有養血安神、補心益脾的功效,適合用於體質虛弱,久病體虛導致的氣血不足***腦部供血營養不足***出現的眩暈,可以作為老人長期的氣血調理。也可根據需要用八珍湯代為調理。

  容易頭暈的小貼士

  由於眩暈容易引起焦慮、胸悶、嘔吐等其他的不適,一旦發作更加容易反覆發作,所以日常的預防更加重要。

  1、要保證良好的睡眠質量,如頸椎病患者要選用合適的枕頭,避免過高,日常不要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2、避免過度勞累、精神緊張,過於嘈雜的集體活動要適當減少參加,保持安靜愉悅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