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旅遊企業財務管理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是促進旅遊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證。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討。

  加強旅遊企業財務管理要明確企業產權屬性

  我國很多旅遊企業是以權益性資本為紐帶組織起來的經濟集團實體。集團企業實行資產經營一體化管理,下屬子公司包括飯店、車隊、旅行社等。明晰的產權為集團企業搞好內部財務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同時,集團企業作為企業資產的受託人,行使投資者權力,在財務管理上主要體現為:第一,聘用或任命子公司總會計師或財務總監,依照《會計法》對子公司上報的財務部負責人進行考核,同意後由子公司聘任。第二,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制定符合集團公司實際的內部會計核算、財務管理、審計制度和有關規定,並監督檢查子公司執行情況。第三,按照資本經營原則,確定子公司利潤留存、上交比例。

  加強旅遊企業財務管理要健全內部財務管理制度

  在我國,隨著旅遊企業的發展和多元化戰略的實施,子公司不斷成立。首先,旅遊企業通過實施財務集中管理後可以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企業內各公司暫時閒置和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再以發放貸款的形式分配給企業內需要資金的公司,從而實現集團內資金相互調劑餘缺。同時,有利於各級領導提高對資金時間價值和成本的認識,促進各單位注意經濟核算,合理有效地運用資金。這裡所說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一個旅遊企業內部,對有關的重大經濟決策的分級控制、審批許可權和有關的運作程式所做出的規定。其次,這是指對有關財產、物資的收發保管和貨幣資金收支、費用標準等在職責分工、管理要求方面所做出的規定,包括內部單證流程及牽制手續、有關責任制度和分級授權規定等等。這些都是保證國有旅遊企業經營運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協調各部門分工合作所必需的。

  加強旅遊企業財務管理要制定正確的財務管理目標

  旅遊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首先應具有相對穩定性。作為指導旅遊企業理財活動的方向和標準,在一定時期或特定條件下,財務管理的目標是相對穩定的。其次是旅遊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多元性。旅遊企業財務管理應是一個系統,其目標也是一個多元的有機構成體系,在這個多元的體系中,既有處於支配地位主導作用的主導目標,也有處於被支配地位、對主導目標起配合作用的輔助目標。再次是要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既對立又統一。兩者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社會效益是經濟效益的前提,是經濟效益的最終歸宿,離開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就迷失了方向,走進一切向錢看的泥潭。反過來,經濟效益是社會效益存在的基礎,只有在經濟效益的支撐下,社會效益才能實現,否則,社會效益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為此,旅遊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除了要滿足股東財富最大化和關注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外,還要求企業高度重視自己的社會責任,通過財務管理活動兼顧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履行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和條件。

  加強旅遊企業財務管理要制定科學嚴謹的成本管理機制

  成本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產品競爭能力的強弱和效益的好環,旅遊企業的成本主要表現在旅遊飯店中,其中最關鍵的要素就餐飲產品。為此在制訂科學嚴謹的成本管理機制中,首先應掌握成本控制關鍵點,發揮財務監督的優勢,如財務部門所掌握的價格,供應商資料,結算時限天數,銷售收入,存貨數量及結構,歷史價格等,將財務管理滲透到採購工作,防止病從口入,實現成本管理事前參與和超前控制。其次是拓寬成本考核,控制的範圍,建立以財務為中心的成本考核體系。會計核算就是將企業的經營分為若干個期間而進行計算成果的,它具有連續性和可比性,因此就要求財務部門的期終會計決算要與預算和目標成本費用相銜接,進行差額和對比分析,找出差距和存在問題,將可控成本和費用進行細化,同時要擴大成本費用的考核範圍,如採購部門的目標採購成本控制,不但要按照會計期間進行考核,而且要根據市場季節變化情況,進一步細化期間進行監控和考核,採購成本的升降,應該要與市場物價綜合上漲指數基本保持一致。再次是著重製定企業成本費用開支範圍,建立成本費用控制制度和工資管理制度,確定成本的計算方法,明確成本費用的分配標準。對旅行企業的營業收入和成本,實行計劃成本和單團核算,尤其要健全壞賬損失的控制制度,防止應收賬款造成的壞賬呆賬損失。

  加強旅遊企業財務管理要加強財會隊伍建設

  企業財務管理中出現弄虛作假的現象的原因是:一是企業財務基礎薄弱,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受制於領導,無法行使自己的監督權;二是企業領導的法制觀念淡薄,忽視財務制度、財經紀律的嚴肅性和強制性。為了更好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加強財會隊伍建設,對財會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和政治思想教育,增強財會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監督意識。加強全員素質教育,首先應從企業領導做起,不斷提高全員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只有依靠企業全員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業管理狀況,搞好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其次要引入競爭機制,開展崗位競聘,嚴格崗位考核,或者實行財務人員定期交流輪崗制,同時要建立財務人員後續培訓教育,使其對財政、稅收和專業知識、崗位技能得到不斷更新、補充和提高,以較高的人員素質來保證實現較高質量的財務管理,才能保證財會職能的正確發揮,促進旅遊企業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