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下面小編要和你探討的是與實施。

  要制定切合實際的人才培養目標

  學校型別不同,人才培養目標不同。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的培養目標不同於普通本科,要求在設定上以應用能力為主線。西安培華學院作為在西安扎根生長不斷壯大的民辦院校,其人才培養目標上立足陝西、面向西北,以中小企業***組織***財務管理人員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能在中小工商企業、服務行業、事業單位、基層政府部門等基層社會組織勝任財務管理實務及相關管理工作的高素質應用技術型專門人才。同時學校為了使專業的教學計劃更科學、更切合實際,學校在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及兄弟院校緊密聯絡的基礎上,設定了財務管理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該委員會主要由企業管理層及兄弟院校領導層組成,於每年末定期召開會議,針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教學計劃進行專門討論,根據委員會專家的意見認真修訂和改進教學計劃。

  讓實踐教學特色突出

  1、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依據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實踐體驗”為路徑,“通用知識+能力教育”為導向,將大學四年構建成了不同層次階段的實踐工程,即通識教育實踐平臺、學科專業教育實踐平臺以集中實踐平臺三大工程平臺,其中通識教育實踐平臺主要為專業認識實習、簡單社會實踐;學科專業教育實踐平臺主要為課內實踐教學,表現為獨立設定的專業實踐課程,會計資訊系統、財務報表分析、財務管理案例、財務管理實務綜合模擬、證券投資等;集中實踐平臺則包括專業實習如企業管理***沙盤部分***、VBSE綜合實訓,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

  2、實踐教學方式靈活多樣

  ***1***實行校內實驗、實訓、實習遞接式教學方式

  學校在財務管理的實踐教學中,根據專業培養模式和課程特點,實行實驗、實訓、實習遞接式的教學方式。實驗指的是在虛擬環境下,模擬或模擬企業財務決策過程,如企業沙盤模擬中的對抗訓練。實訓則是在模擬商業環境下,利用模擬模擬資料進行的相關業務操作,如VBSE綜合實訓中利用新道軟體系統,對採購、倉儲、生產、銷售、固定資產等功能模組,運用所學對其公司管理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價。實習是讓學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廠礦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進行調研實習,實習結束,學生將自己的收穫以調查報告形式在同學之間交流,以此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

  ***2***積極試點“請進來”的教學方式

  為了使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書本知識儘快的轉化為服務於社會的一種能力,學校已基本實現校企聯合共同培養,不僅積極舉辦學術報告會、聘請外部實務專家做講座、開展專業專題討論、尤其對於校內實踐課更是積極創造條件聘請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一線財務管理人員參講或擔任兼職教師,即某門關鍵課程或課程中的關鍵環節交由負有實踐經驗的外聘企業人員講授,學生反映較好。同時,通過實施“百名財務處長進課堂”,採取“請進來”方式,創造財務管理專業學生與財務處長、總會計師、高階會計師等會計界精英“零距離面對面”接觸,豐富了課堂教學,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提升了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

  ***3***開展“以賽代練”訓練計劃

  將創新創業訓練、學科競賽活動、從業技能訓練等納入第二課堂計劃,實行學分制,組織學生參加挑戰杯、ERP沙盤等各類比賽,通過“以賽代練”讓學生能更好站在管理的角度理解和認識財務工作,關注企業內部實際經營業績和成本控制,增強財務管理和運作能力,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

  3、模擬實驗室投資力度大

  學校斥巨資構建了西北地區最大的“VBSE”綜合實訓中心。VBSE是“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簡稱,設計理念是把企業搬進校園,培養高潛質、有全域性觀的實務型崗位人員,形成學以致用到用以致學的良性迴圈,做到校中有廠,廠中有校,讓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在走向社會之前進行頂崗實習,有一個全面接觸社會供應鏈的核心鏈條環節和功能的機會。

  4、具有穩定、深度合作的校外實習基地

  建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是財務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多數院校建立了實習基地,雖然給學生提供了接觸實踐工作的機會,但由於財務管理專業的特殊性――企業財務決策、盈利狀況、稅收等涉及商業祕密,出於安全和保密原因,卻只讓學生簡單瞭解財務部門的機構設定和業務流程,難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實習效果大打折扣。針對這一現狀,學校重點建設了一批可與學校深層合作的企業群,通過與學生簽訂保密合同或提供專業諮詢服務等尋求合作,使企業成為學生長期性的培訓基地。同時在實習基地的建設上,參考“請進來”的教學方式,實行“雙導師”制,即為學生安排校內和校外導師,同樣聘請來自於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業務素質高、專業知識豐富、工作能力強、職業道德好的業務骨幹擔任校外導師,負責指導學生的校外實習,即彌補了師資的不足,又實現了學生真正能夠“走出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