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經營哲學

  華為憑藉其別具一格的國際化策略,同時不斷地調整產業競爭格局,讓跨國巨頭們漸漸感受到華為在國際市場上的崛起帶來的威脅。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生存:狼性文化

  華為的狼性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打造和保持的?

  2001年,任正非發表《華為的冬天》,他把狼性文化定義為偏執的危機感、拼命精神、平等、直言不諱、壓強原則,讓公眾首次認識了華為的狼性文化。

  《華為基本法》的起草者之一吳春波教授曾經撰文表示,在中國,信奉狼性的企業不少,但多有誤解。

  “華為的狼性其實是敏銳的嗅覺,是對客戶、市場的關注。許多企業倒下,常常是因為對客戶傲慢,但華為一直秉承的基本原則是:永遠做乙方,永遠以乙方的心態面對大大小小的客戶。華為規模小的時候對客戶保持敬畏,但當其體量已經超越他的客戶時,依然對自己的客戶保持敬畏。”在吳春波看來,在華為,全員永遠追求屁股對著老闆、眼睛盯著客戶,感知客戶、市場、精神追求的變化。一旦聞到肉味、看到機會本能撲上,這就是本能的進攻,不開會、不討論、不溝通。

  此外,如何使隊伍不墮落、不懈怠,保持狼性和奮鬥精神,華為有自己的一套批判精神。

  2000年,華為雖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銷售額達220億元,並以29億元的利潤居國內行業之首,深感美國IT業泡沫消退的危機,任正非於當年十月撰寫了2001年十大管理要點,並指出華為或將面臨最困難的一年。那時的任正非已經認識到內部管理在華為前進中的巨大影響,並將這一影響轉化為危機意識傳遞到了基層。第二年華為便在深圳蛇口風華影院召開千人幹部大會,任正非逐條講解管理要點,此後有了名聲大噪的《華為的冬天》一文。在此前的採訪中,任正非曾經表示,外界都說華為公司是危機管理,其實這只是假設,不是危機意識。“誠惶誠恐不可能成功。”

  華為公司的質量方針:

  時刻銘記質量是華為生存的基石,是客戶選擇華為的理由;

  我們把客戶要求與期望準確傳遞到華為整個價值鏈,共同構建質量;

  我們尊重規則流程,一次把事情做對;我們發揮全球員工潛能,持續改進;

  我們與客戶一起平衡機會與風險,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

  華為承諾向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持續不斷讓客戶體驗到我們致力於為每個客戶創造價值。

  華為公司的原意使命

  一、願景: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

  華為百草園

  二、使命:聚焦客戶關注的挑戰和壓力,提供有競爭力的通訊解決方案和服務,持續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

  三、戰略:以客戶為中心。

  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

  質量好、服務好、運作成本低,優先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客戶競爭力和贏利能力;

  持續管理變革,實現高效的流程化運作,確保端到端的優質交付;

  與友商共同發展,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共享價值鏈的利益。

  華為公司的企業價值觀

  在以前的媒體宣傳中,外界總認為華為的企業文化就是總裁任正非的眾多管理思想,例如“毛澤東思想”、“狼性文化”、“軍事化管理”等一系列新式的企業管理文化,集中體現在“華為基本法”中。實際上,在全球化運營的發展時期,華為真正的企業文化在於其核心價值觀,華為2012年總結“以客

  核心價值觀

  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的企業文化。而其主流文化的形成,也有許多長期相傳的支流文化,挺有趣,也容易記憶,所以容易相傳。具體如下所述:

  一、成就客戶:為客戶服務是華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為發展的原動力。

  二、艱苦奮鬥:華為沒有任何稀缺的資源可依賴,唯有艱苦奮鬥才能贏得客戶的尊重和信賴。堅持奮鬥者為本,使奮鬥者獲得合理的回報。

  三、自我批判:只有堅持自我批判,才能傾聽、揚棄和持續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與他人合作,實現客戶、公司、團隊和個人的共同發展。

  四、開放進取:積極進取,勇於開拓,堅持開放與創新。

  五、至誠守信:誠信是華為最重要的無形資產,華為堅持以誠信贏得客戶。

  六、團隊合作: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