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結構的地理位置和競爭角度

  備選店址一旦確定,就需著手進行評估。選址與評估工作都是由連鎖總部統一計劃和實施的,再一次體現了連鎖經營的管理標準原理。

  店面結構:店面結構需要從兩方面評估:地理位置和競爭角度。

  從地理位置評估一個店址,應該看它從地理位置出發,屬於商業中心型、準商業中心型、郊外型和居民小區型四類中的哪一類。再根據連鎖店本身的性質來評估店址的優劣

  ①商業中心型店址,位於全市性的繁華商業區,這裡各類商業、娛樂、服務設施林立,人流、車流度最大,店址的輻射力強,商圈範圍也比較廣泛。此類店址適合於各類連鎖專賣店的開設。

  ②準商業中心型店址。位於地區性商業中心,有重要的交通幹線相聯結,顧客流量較全市性商業中心少,尤其是流動顧客數量很少,此類店址適合於食品、日用商品和各類專賣店的連鎖經營。

  ③郊外型店址。是隨著城市人口的外遷而設立的店址,其顧客少但固定,經營成本最低。

  ④居民小區型店址。位於大型居民集中居住濾我內,為小區生活配套設施。此店址最適合於食品、日用生活品等連鎖商店的經營。

  另一方面,需要從競爭的角度出發,看店址屬於競爭型店址和孤立型店址兩類中的哪一類。

  ①競爭型店址。指同一商圈內有競爭對手存在。競爭對手有兩類:一是同類連鎖商店,來自這類對手的競爭壓力可謂最大;二是與本店有經營交叉的商店,如百貨店、食品店、蔬菜店等。

  ②孤立型店址。正好與競爭型店址相對,商圈內沒有上述兩類競爭對手存在。上述各型別店址各有利弊,如租金低的地段客流少,而客流多的地段房產價格又極其昂貴;競爭對手少的地段往往缺乏商業吸引力,而商業吸收力大的地段又總是擁擠著眾多的競爭者,且覓得合適的店址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