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對策
分析財務管理的現狀,研究產生現狀的原因,對現狀採取什麼樣的對策是很有必要的。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分析。
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
財務管理受經濟所決定。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經營了一個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四十多年來,企業總結財務成果,可以概括為四個過程:一是總結實現利潤的過程***利改稅以前***;二是總結實現利稅的過程***利改稅期間***;三是總結實現稅費的過程***開徵“兩費”以後***;四是總結安置社會就業的過程***企業出現普遍虧損以來***。即企業總結財務馬果,從實現利潤降為實現利稅,從總結實現利稅降為實現稅費,從總結實現稅費降為解決多少社會就業。為什麼會出現上述的總結過程,這同企業的財務狀況有密切的關係。那麼,企業的財務狀況又是如何呢?我們先從下面兩組有關資料來看:1、統計部門的資料。從1991年至1995年,全國國有企業歷年的虧損額分別為367億元、370億元、486億元、648億元和883億元。2、清產核資部門的資料。到1995年4月30日止,全國清產核資的國有企業30.2萬戶,資產總額為74.721億元,負債總額為51.762億元,所有者權益為22.959億元,資產負債率已從1980年的38.7%上升為69.3%。資不抵債、財產損失、虧損掛賬大於所有者權益的佔國有企業數的37.2%。上述兩組統計資料,雖有統計口徑、賬實差異、增值減值、少列多報等因素影響其準確性,但足以說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應當引起政府、主管部門和企業重視的。
企業財務管理採取對策的思路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今年改革工作的重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徵是“產權清晰、責任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這是一個互相聯絡的統一體,缺一不可,必須全面理解和貫徹。但是,只有在產權清晰的基礎上,才有責權明確,才會政企分開,才能管理科學。因此,現代企業的財會制度,應體現產權關係清晰、財會政策公平,企業自主理財、銜接國際慣例的原則。要全面實行《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總則》,認真地探索產權清晰的路子,理解法人財產權的意義,樹立科學理財的觀念,加快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促使企業真正成為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的主體。
正因為如此,加強財務管理的主要對策應該是:
1、財務管理必須直接參與投資的決策,以追求最大的投資效益。在計劃經濟條件下,財務管理活動由政府部門直接支配,沒有自主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取得理財自主權和法人財產權,資金的營運是企業經濟管理的核心。資金的營運關係到企業投資的方向和效益。因此,財務管理直接參與資金營運的決策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所以,財務管理必須運用的方法,對資金鐵投入和產出,如何降低和增加利潤進行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後反映,以提供企業經營的決策,選擇最大的投資效益。
2、財務管理必須保證有效償債能力。以樹立企業最佳產業信譽。在計劃經濟條件下,企業應以建立起財產的約束機制,由於沒有財產管理權和承擔財產的責任,國家對企業財產擁有支配權,那麼,國家對企業實際上負有無限的責任。企業的財務管理現狀,已成為政府及政府部門無法推卸的包袱,政府和政府部門要擔負起幫助企業消化包袱的責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理順國家與企業的產權關係;實行出資者所有權與法人財產權的分離。對國有企業而言,國家作為出資者享有財產所有權,從管理國有企業轉變為管理國家資產;對國家和市場而言,企業作為獨立的產品生產者享有法人財產權。法人財產權要求企業建立資本制度和資產經營責任制,促使企業自負盈虧的責任落到實虧。因此,財務管理必須保證有效償債能力已擺上企業決策議程,它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關係市場經濟秩序的運轉,關係到社會的穩定。
3、財務管理必須健全規範管理辦法,以利接受社會和國家法律的監督。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管理企業偏重行政手段的管理,忽視經濟和法律手段的管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運用行政、經濟、法律手段是經濟規律所決定的。如何健全規範管理辦法?***1***全面實行《企業財務通則》和《企業會計準則》以及國家有關法律規定,清理和調整企業資產負債結構;***3***要賦予企業理財自主權,包括自主籌資、自主投資、資產處置、折售選擇、技術開發費提取、留用資金支配等權力;***4***科學設定財務會計機構,健全企業內部財務會計制度,配備財務會計人員;***5***設定企業內部監督機構,建立內審制度;***6***要嚴格執行公開披露財務資訊的制度;***7***要認真執行社會中介機構查賬驗證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