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營銷是什麼

  草根營銷指與大眾廣告和大規模公關贊助活動相對的,低調的、民眾化的營銷宣傳方式,其本質是利用非常規的營銷手段來達到傳統的營銷目的。

  草根營銷特徵

  首先在傳播渠道上,不再倚重傳統的大眾傳媒,而是選擇了更為貼近“草根”的傳播方式,包括傳統的小廣告,口碑相傳,大型高參與度的互動活動,以及網際網路出現後的BBS,部落格等;

  其次在傳播內容上,不再倚重名人效應,轉而開始“講述老百姓身邊的故事”;

  再次在語氣上,不再是我來引導教育你,而是轉變成我就是你,我能理解你。

  草根營銷成功之道

  真正讓公眾和企業意識到草根營銷威力的,是近幾年的幾個大型的草根營銷公共事件,比如超級女聲。但並不是每個圍繞草根的營銷行動都能走向成功。草根營銷可以理解為零距離營銷,其實質就是迅速將品牌距離縮短,拋開所有籠罩在品牌上的光環,撕去半推半就的面具。

  成功的草根營銷必須是儘可能地創造零距離的感覺。無論是內容,渠道必須匹配一致,從認知的形成來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不匹配,草根營銷所引發的關注度就會有巨大的差別。

  廣告的主角不應該再是名人,甚至連有明星相的人都不要,最好看上去毫無特徵的普通人,比如肯德基廣告中的一家人;傳遞的資訊也不是指導與說教,也不是輝煌的巔峰體驗,而是來自平淡生活的感受,毫不避諱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從活動形式上來講,必須是低門檻的大眾活動,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沒有複雜的規則,最好是可模仿;從參與者來講,擁有極低的參與約束;從媒體選擇來看,必須足夠生活和親民的媒體。

  從這個角度去評判,蒙牛的“城市之間”不算是草根營銷,因為其活動形式並無廣泛群眾基礎;“夢想中國”做不過“超級女聲”,因為這個媒體就缺乏草根性,尤其是中央二套這個頻道;唱歌可以作為草根營銷的載體,跳舞則不行,演戲就更不行了,所以“紅樓選秀”也成不了草根營銷的載體。

  草根營銷陷阱

  即使聲勢浩大,我們也必須正視草根營銷的天生缺陷:營銷事件影響力大,但是對品牌支撐不足。

  如果僅僅是通過草根營銷獲得巨大的社會關注,而不能將這股關注的洪流引導到企業和品牌上,那麼這樣的草根營銷無疑是失敗的。事實上,媒體利用社會主流情緒獲得普遍關注並不難,暴露在大眾媒體下的草根很容易陷入群體低智商,這一點,勒龐在其著作《烏合之眾》中有過詳細的闡述,所以我們也不難理解“紙包子”新聞一出臺所引起的轟動,可以看到,通過大眾媒體獲得廣泛關注度的可能性一直存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將這種關注度用於營銷?

  有時候,注意力是一個巨大的陷阱,當我們的營銷行動獲得了巨大的關注的時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營銷行動就一定取得了成功。贏得草根的關注和參與只是很小一步,營銷的目的才是根本。

  選擇草根營銷

  即使拉近品牌距離是當前諸多品牌對於營銷傳播的主流需求,但我們還必須清醒地看到,並不是每個品牌都適合草根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