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柔道戰略是什麼

  柔道戰略就是避其鋒芒、放棄硬碰硬的競爭思維模式。柔道是將對手的體能和力量為已所用,借力打力,擊敗對手而獲勝的一種武術。它使弱者或體重處於劣勢的人能夠戰勝身體方面佔優勢的對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企業家柔道戰略的目標是瞄準領導地位,繼而統領市場。但與創造性模仿不同,企業家柔道戰略並不是與原有的領導者進行正面的交鋒,不會涉足原先領導者注意到的競爭領域。用德魯克的話來說,“企業家柔道戰略‘打擊了對方的弱點’”。德魯克認為,在獲得某一個產業或市場的領導和控制地位的戰略中,企業家柔道戰略是風險最低、成功率最高的戰略。

  企業柔道戰略利用的弱點

  德魯克總結了市場領先企業慣有的五類弱點,利用這些弱點,新人市者可以採用企業家柔道戰略獲得成功。

  第一是“身生名門”的觀念,即美國俚語所稱的“NIH”***Not Invented Here非身生名門***。企業或產業自負地認為只有自己想到的創意才是創意,別人的新發明必定會遭到否定,美國電子生產商對電晶體的態度就是如此。

  第二是隻顧大客戶,只盯著高額利潤。施樂公司就是這樣,只把目光瞄準肯花大價錢買高效能裝置或買大量裝置的大客戶,使小客戶對其所提供的服務感到很失望。這給了日本模仿者以可乘之機。

  第三是迷信質量。德魯克認為,產品或服務的“質量”不是供給者賦予的,而是由客戶所發掘並願意為之付錢的東西。生產商一般認為一個產品“質量”不好,因為它很難生產,成本很大。其實不然。客戶只給對他們有用、給他們帶來價值的東西付錢。此外,其他東西都不能算“質量”。

  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電子製造商認為擁有完美的真空管產品是“優質”的,因為他們花了30年的精力使收音機更復雜、更大、更昂貴。電晶體簡單,不懂技術的工人在裝配線上就可以生產出來,所以沒有質量。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電晶體收音機很顯然更“優質”。它的重量很輕,可以隨身攜帶去沙灘或野營。它很少出故障,不要更換真空管,成本大大降低。

  第四是企圖通過“高價格”來獲得高利潤。實際上,“高”價格往往招來競爭對手,因為它為競爭者撐起了保護傘。高價只能在想提高股票價格或市盈率時才可偶爾為之。

  第五是追求最大化而不追求優化,試圖以同一種產品或服務滿足每一個使用者。

  以推出一種測試化學反應的分析儀器為例。剛開始時,它的市場有限,僅限於工業實驗室。但是隨後大學實驗室、研究機構和醫院紛紛開始購買這種儀器,但是每一個使用者的需求都有一點不同。於是廠商又增加這個功能來滿足這個客戶,增加那個功能來滿足那個客戶的要求,如此等等,直到本來很簡單的一個儀器變得非常複雜,越變越貴,難於使用,難以維護。這個生產商將確定不疑地成為企業家柔道的犧牲品。新入市者將帶來一種滿足其中一個市場的儀器,如醫院。它不包含醫院用不上的任何多餘功能,但是醫院所需要的每一項功能都有,而且效能比多功能儀器所提供的更好。這個廠商還會向研究實驗室、政府實驗室、工業實驗室等分別提供一種型號的儀器——不用多長時間,這個新廠商就會憑藉為不同使用者專門設計的儀器,一種優化而不是最大化的儀器,搶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