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綜合症的表現介紹
更年期是卵巢功能由旺盛到逐漸衰退,最後完全消失的一個過渡時期,一般在45—55歲,其中15-25%的婦女無明顯異常感覺,下面給大家介紹更年期綜合症的表現,希望能幫到大家。
更年期綜合症的表現
75-85%的婦女可出現或輕或重或多或少的臨床症狀,但只有15%的人因症狀嚴重需要治療。各人就診的症狀不一,但涉及到身體各個系統,故稱為更年期綜合症。常見的臨床表現為:
生殖系統功能失調可出現月經週期及經期不規則直至完全停止,月經量改變。陰道分泌物減少,乾枯,瘙癢等不適。性慾減退,性生活困難,性生活痛。由於陰道區域性抵抗力降低,易引起細菌感染導致炎症。當炎症累及尿道口時,則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症狀和體症。
精神、神經系統的改變可出現易疲勞,記憶力減退,易激動,易發脾氣,思想不集中,抑鬱,焦慮,甚至有厭世感;失眠多夢,易驚醒,某些人可出現類似精神病樣症狀。
心血管系統的症狀由血管舒縮功能失調所引起。常見的臨床表現,潮熱***潮紅***,一陣熱感始於臉、頸、胸,然後延至軀幹下部、四肢等,隨後出汗。出汗後,熱由面板蒸發,血管收縮,又可出現畏寒。有些人可在夜間發作,夢中驚醒,大汗淋漓溼透衣被。影響睡眠甚至煩躁不安。血壓升高,以收縮壓升高為主,且波動較大。有人出現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悸等心律失常。眩暈,常發生於體位突然改變時或伴潮熱同時出現。耳鳴可突然發生或持續存在,常可聽到各種噪音。血管痙攣性疼痛,有些人可出現心前區緊迫感,胸部不適、心悸等與心絞痛發作症狀相似,稱為“假性心絞痛”。有些人可出現手指、足趾強烈疼痛、蟻走感,呈陣發性發作,寒冷季節可加重。有些人可出現下肢疼痛和間歇性跛行。
骨質疏鬆症發病率是男性的6—10倍,更年期骨質疏鬆症臨床表現較輕,早期常無症狀,嚴重時有骨痛、脊柱骨的椎體有壓縮性骨折或呈楔形,身高降低***矮***,絕經後骨質丟失迅速增快,逐年加重,嚴重時駝背,易骨折等。
關節及肌肉疼痛約30%更年期婦女可發生,發生率是同齡男性的5倍以上。以膝關節疼痛為常見,常並有肩部、頸部、腰骶部及骶髂關節部的肌肉持續性疼痛。
新陳代謝改變1/3以上更年期婦女可出現肥胖,體重增加。腹部、髖部、臀部、頦部、乳房及上下肢等部位脂肪堆積。亦可出現水腫、高血脂症、血糖升高等。
其它免疫功能降低,易併發全身感染和腫瘤。
由於更年期綜合症的臨床表現多樣,病人常以某主要症狀去相應專科診治。如骨折去骨科。血壓升高、心悸者去心內科。月經紊亂去婦科等。有的人因諸多症狀去多種專科求治的現象。因此在更年期年齡段的婦女,出現上述臨床表現,應考慮更年期綜合症的可能。
更年期綜合徵的併發症
女性45~55歲***絕經期***,男性55~65歲,這一年齡階段稱為“更年期”,是由中年向老年過渡的時期。這一時期,機體的代謝和內分泌功能,特別是性腺功能逐漸向衰老過渡,並處予一種不穩定階段,這樣便容易在精神因素或軀體因素的影響下出現平衡失調。更年期綜合徵便是這種平衡失調的結果,其臨床表現主要為內分泌及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的症狀。患者常常有頭痛、頭暈、失眠、手顫抖、對聲光刺激敏感、情緒煩躁不穩、易激惹以及疲倦乏力等神經衰弱的症狀。
此外,患者還有明顯的植物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症狀,如心悸、血壓波動、胸悶憋氣、陣發性面部發紅、身體忽冷忽熱、出汗多、四肢發麻,胃腸功能失調錶現為食慾減退、胃部不舒服和便祕等,多數患者有月經紊亂和性功能減退,但偶爾有性功能亢進者。有的患者在不愉快的精神因素刺激下,可有癔病樣發作,患者全身挺直,四肢抽動,過後大聲哭訴自己的痛苦心情等。
本病的上述症狀可持續較長時間,然後逐漸康復。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可進一步發展為較嚴重的更年期憂鬱症或更年期偏執狀態。
由於更年期綜合徵常伴有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因此,往往容易與神經衰弱相混淆。但本綜合徵在更年期發病,並伴有明顯的植物神經和內分泌功能失調,特別是性功能的變化。藉此可與神經衰弱相區別。治療更年期綜合徵中的神經衰弱可以採用中醫中藥益腎更年康,具有寧心安神、調益衝任、滋陰潤燥、除煩解鬱、益脾腎等作用,可以快速的緩解各種不適的症狀。
更年期綜合徵的危害
1、血管功能失調:陣發症潮紅及潮熱,即突然感到胸部、頸部及面部發熱,出汗、畏寒,有時伴心悸、胸悶、氣短、眩暈等症狀。
2、月經失調:絕經前月經週期開始紊亂,經期延長、經血量增多甚至血崩,有些婦女可有周期延長、經血量漸減少,以後月經停止,性器官和第二性徵由於雌激素的減少而逐漸萎縮。
3、精神、神經症狀:更年期婦女往往有憂慮、抑鬱、易激動、失眠、好哭、記憶力減退、思想不集中等,有時喜怒無常,類似精神病發作。
4、性慾減退:陰毛及腋毛脫落,性慾衰退,陰道分泌物減少,性交時出現疼痛感,繼而導致了性生活次數的減少或厭惡性生活的情緒的發生。
5、腫瘤易發:更年期為常見腫瘤的高發年齡,常見的有子宮肌瘤、子宮頸癌、卵巢腫瘤等。如能早些發現,早治療,可提高治療效果及患者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