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藥膳有哪些_中醫秋季養生的方法
秋季陽氣漸收,陰氣生長,故保養體內陰氣成為首要任務,而養陰的關鍵在於防燥,所以秋季養生貴在養陰防燥。秋季養生怎麼吃?秋季養生的藥膳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秋季養生藥膳,希望大家喜歡。
7款秋季養生藥膳
藥膳一、山藥蛋黃粥
【配方】山藥30克,蛋黃2個,粳米150克。
做法 1.將雞蛋去蛋清留蛋黃,攪散山藥洗淨切片;粳米淘洗乾淨。2.將山藥、粳米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選擇選單“7”用煮五穀粥的選項,最後將蛋黃倒入粥裡,拌勻燒開即成。
【功效】滋陰潤燥,養血,息風。對心煩失眠、虛勞吐血、小兒消化不良等症有療效。
【注意】溼盛中滿或有積滯者忌服。
藥膳二、千姜米粥
【配方】乾薑3~6克,大米100克。
【做法】先將於姜研成末***或煮汁去渣***,再將洗淨的粳米與薑末***或薑汁***同入養生壺內,選擇選單“7”五穀粥,粥熟即可食用。
【功效】益中回陽,溫脾化飲。脘腹冷痛,嘔吐洩瀉,或咳嗽氣喘等症。
【注意】孕婦應慎用。
藥膳三、冬筍肉末粥
【配方】熟冬筍100克,豬肉末50克,粳米100克,精鹽、雞精、蔥末、薑末、麻油各適量。
【做法】先將冬筍切成絲,鍋內放麻油燒熱,下豬肉末煸炒片刻,加入冬筍絲、蔥末、薑末,精鹽、雞精,翻炒人味,盛於碗中備用。將洗淨的粳米熬粥,選擇選單“7”五穀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碗中的備料稍煮即可。
【功效】清熱祛痰,利水消腫,降壓。適用於痰熱咳嗽、腎炎,心臟病,肝病等引起的浮腫,腹水及胃熱嘈雜等症。
【注意】脾虛腸滑者忌食。
藥膳四、山藥瘦肉羹
【配方】山藥100克,牛奶250毫升,豬瘦肉500克,鹽、姜各適量。
做法 1.豬瘦肉洗淨切絲,與生薑放入鍋內,加水適量,選擇選單“4”養生湯。 2.加入洗淨的生山藥片,再次選擇選單“4”養生湯。3.在鍋內加入牛奶、鹽,燒沸即可。
【功效】健脾補肺,固腎益精。
【注意】溼盛中滿或有積滯者忌服。
藥膳五、玉米鬚燉龜
【配方】玉米鬚100克,烏龜1只,蔥、姜、鹽、黃酒各適量。
做法 1.將烏龜放入熱水盆中,排出尿水,再放入開水盆中燙死,去頭、爪和內臟;玉米鬚洗淨,裝入紗布袋內,紮緊袋口。2.將烏龜、藥袋放入鍋內,加姜、蔥、食鹽、黃酒、清水適量,選擇按鍵“4”養生湯,燉熬至熟即成,如需肉質酥爛,可再次選擇按鍵“4”養生湯。
【功效】養陰補血,利水降壓。適用於口渴、精神疲倦、高血壓、糖尿病等。
藥膳六、杏仁梨飲
【配方】杏仁10克,梨1只,冰糖少許。
做法 1.杏仁
去皮洗淨;梨去皮洗淨,切片冰糖碾碎末。2.將梨、杏仁冰糖末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選擇按鍵“4”甜品即成。
藥膳七、石斛甘菊飲
【配方】青果5枚,石斛5克,甘菊6克,荸薺5克,麥冬10克,鮮藕10片,黃梨2個。
【做法】荸薺、黃梨去皮,石斛切碎,青果掰開去核,混合後加水2000毫升,選擇按鍵“4”甜品即成。
【功效】生津止咳,清熱解暑。
7款秋季養生中藥湯
1、玄麥甘桔湯
【材料】玄麥6g,麥冬10g,甘草3g,桔梗3g。
【做法】以上諸藥,用沸水衝沏。
【功效】養陰生津。用於口乾咽燥,咽痛聲嘶,大便祕結等陰虛之人。
2、生地西洋參湯
【材料】生地20g,西洋參10g,田七5g。
【做法】可單獨燉服或加如雞肉半斤,共同燉服。
【功效】秋季冠心病、心絞痛或心律不齊:心悸氣短,體倦汗出,口渴咽燥,夜間尤甚,睡眠不安。
3、二冬參地骨髓湯
【材料】天冬、麥冬各30g,熟地黃30g,生地黃30g,西洋參12g。
【做法】同煮,可加豬腿骨半斤。
【功效】滋陰補髓,健美容顏。治療秋季氣血不足,容顏衰老,面板粗糙,咳逆便祕等。
4、雙冬湯
【材料】麥冬30g,天冬30g,龍眼肉15g。
【做法】
1***將冬筍剝去外殼,削去衣皮,斬去老根;
2***放入沸水鍋中略煮沸,取出切成薄片;
3***水發冬菇去蒂,去沙洗淨,用刀片成薄片,同放盤內;
4***湯鍋上火,舀入冬菇湯600g,煮沸後,撇去浮沫;
5***放入冬筍片、冬菇片,加入精鹽,再沸後,撇去浮沫;
6***加入味精,倒入湯盆內,淋入香油即成。
【功效】滋腎潤肺,養陰清熱。適用於秋季肺陰虛引起的勞熱咳嗽,痰稠,乾咳,腸燥便祕。
5、山藥銀耳湯
【材料】山藥片30g,銀耳10g,百合80g。
【做法】以上材料加水同煮,將熟時放糖適量。
【功效】滋陰補肺,養血潤燥。
6、蓮子湯
【材料】蓮子60g,芡實40g,麥冬30g,枸杞子20g,蜜棗適量。
【做法】以上材料加水同煮。
【功效】清心安神,固腎澀精。適用於秋季心腎不交引起的心煩失眠,心悸,腰痛乏力等症。
7、茯苓川貝梨湯
【材料】雪梨1個***中等大小***,川貝20粒左右,水發銀耳1大朵,冰糖8粒左右。
【做法】
1*** 用清水浸泡川貝約10分鐘,浸泡後的水,倒掉不要。浸泡川貝的水,有微苦的味道。
2*** 雪梨洗淨後,切成一口大小的塊兒,銀耳撕成小朵,冰糖與泡好的川貝一起放入一個大碗***微波爐專用***中,倒入可以沒過材料的清水。
3*** 在碗的表面覆蓋上一層保鮮膜***不需扎孔***,放入微波爐中,用高火打7分鐘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利水滲溼,寧心安神,潤肺止咳。適合秋季咽乾,久咳,大便幹,面板乾燥等。
秋季養生的3大原則
原則一、應忌苦燥
中醫學認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素問—五臟生成篇》中言:“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髒,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所以,《金匱要略—禽獸魚蟲禁忌並治第二十四》中以五臟之病,五味和四時之間的生剋制化關係,提出“肺病禁苦……秋不食肺”的觀點。因此,秋令飲食養生應忌苦燥。
原則二、早上喝粥
中醫養生學家提倡在秋季6節氣每天早晨吃粥,尤其是初秋時節,不少地方仍然是溼熱交蒸,以致脾胃內需,抵抗力下降,這時若能吃些溫食,特別是喝些藥粥對身體很有好處,其原因是作為藥膳重要成分的粳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讚譽。在秋季6節氣,目前較為推崇的粥有甘蔗粥、玉竹粥、沙蔘粥、黃精粥等。
原則三、甘淡滋潤
古人有云:“厚味傷人無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師,三千淡薄從此始,淡食多補信有之。”可見素、淡結合的飲食,對健康是有益處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甘先入脾”。在五行中脾胃屬土,土生金,肺腸屬金。甘味養脾,脾旺則金***肺***氣足。甘味食物又有生津的功效,而鹹味食物則易使人出現口渴之象。《遵生八箋》還指出:“秋氣燥,易食麻以潤其燥。”就是說秋季6節氣乾燥,應當多進食些如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潤味甘淡的食品,既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止秋燥帶來肺及腸胃津液不足常見的乾咳、咽乾口燥、腸燥便祕等身體的不適症候或肌膚失去光澤、毛髮枯槁的徵象。 因此,秋季6節氣飲食應當以甘淡滋潤為宜。可多吃些具有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水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果蔬則可多食胡蘿蔔、冬瓜、銀耳等以及豆類及豆製品,還有食用菌類、海帶、紫菜等,經科學加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也可製成佐餐或飲料食用,如蜜煎銀耳、各種新鮮果蔬汁液等。或加工製作成羹粉湯粥,如香菇豆腐湯、扁豆粥、藕粉羹等,既有營養,又能潤燥。且瓜果蔬菜中含有的豐富水分、維生素、纖維等,對預防秋季6節氣期間最易出現的口鼻目幹、面板粗糙、大便祕結等現象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