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一對一脾腎陽虛

  專家講解生活脾腎陽虛的養生知識,讓脾腎陽虛的人們懂得如何養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養生一對一》細說脾腎陽虛,歡迎大家閱讀。

  《養生一對一》細說脾腎陽虛

  脾腎陽虛的中醫養生

  症狀介紹

  多由於體質虛弱而感受寒邪較重,或久病耗損脾腎之陽氣,或久瀉不止,損傷脾腎之陽,或其他臟腑的虧虛,累及脾腎兩髒等引起。

  脾虛陽氣不足,多引起大腸功能失調,表現為或腹瀉,或便祕。吸收不良綜合徵、潰瘍性結腸炎、習慣性便祕常出現或伴有此症。

  脾腎陽虛常見於虛勞、洩瀉、痢疾、水腫、鼓脹、腎風,以及西醫的慢性腸胃炎、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疾病。

  臨床表現

  脾腎陽虛的症狀表現包括三個方面:

  ①陽虛寒盛,氣機凝滯,而見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痠軟,腹中冷痛。

  ②水谷失運而見腹部脹,久瀉久痢,甚或五更洩瀉,下利清谷。

  ③水溼氾濫,而見小便不利,面浮肢腫,甚則腹脹如鼓;或見小便頻數,餘瀝不盡,或夜尿頻仍。舌質淡胖而有齒痕,苔白滑,脈沉遲細弱,也為陽氣虧虛之象。

  食療選擇

  性質溫熱、具有補益腎陽、溫暖脾陽作用的食物,如秈米、狗肉、羊肉、雞肉、豬肚、淡萊、韭菜、辣椒、刀豆、肉桂等。

  1、陽虛便祕者更宜食既溫補又通便的食物,如核桃仁、薤白、海蔘、海蝦等。

  2、陽虛洩瀉者更宜食既溫補又止瀉的食物,如糯米、鏈魚、河蝦、乾薑、花椒等;具有收澀止瀉的食物,如石榴、烏梅、蓮子、芡實等。

  性質寒涼、易傷陽氣,或滋膩味厚難以消化的食物,如粳米、蕎麥、莜麥、豆腐、豬肉、鴨肉、松子、花生、黑木耳、苦瓜、茭白、芹菜、冬瓜、茄子、空心萊、菠菜、龍眼、香蕉、蜂蜜等。

  1、陽虛便祕者還需忌食收澀止瀉、可加重便祕的食物,如蓮子、石榴、芡實、烏梅、糯米、河蝦等。

  2、陽虛洩瀉還需忌食具有潤下通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仁、芝麻、銀耳、海蔘、海蝦、牛奶、兔肉、龍眼、桃子、蘿蔔等。

  中醫治療

  1、推拿方法:

  可選擇按摩並推後背中焦、下焦、腎經、脾經、胃經,待得氣即可。

  2、鍼灸方法:

  脾俞穴、腎腧穴、水分穴、陰陵泉穴、復溜穴、太白穴***7天為一個療程***

  3、艾灸方法:

  脾俞穴、腎腧穴、神闕穴、太白穴、復溜穴、太溪穴***10天為一療程,每個穴位艾灸10——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