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部位與健康

  出汗是人體排洩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汗水是我們身體的“空調”。按中醫的說法,出汗是一種排毒,人的排毒方式有兩種:一是小便,二是出汗。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有利於經絡平衡和免疫系統的健康。但是如果你常常出汗並且伴隨著一些不適的症狀,那你就該重視出汗這件事了。

  自測:從出汗部位看你哪裡出問題了

  多汗的第一判斷

  1.夜間盜汗:結核病

  結核病典型的全身表現中包括午後低熱和夜間盜汗。很多患者都反映無論春夏秋冬,晚上睡覺醒來後常常衣服被子全部都被汗水浸溼。結核病在中國是一個比較令人頭疼的健康問題,所以如有上述症狀你就需要和醫生交流了。

  2.多汗頭暈:低血糖

  當血糖水平降低到一定程度以下就會發生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若過量使用胰島素或降糖藥物便可能發生低血糖。早期的表現有多汗、顫抖、乏力、頭暈和噁心。準備一小盒糖,並隨身攜帶,一旦出現不良情況就可以立即服用。

  3.多汗疼痛:心臟病

  這是由於心臟的血液供應不足而使心肌受到損傷而引起的。它的表現包括:胸部的疼痛或壓迫感,會持續數分鐘。疼痛有時也會放射到你的肩膀、手臂或背部。此外,還會有呼吸困難和大量出汗的情況。如果你或你的親人出現了這樣的症狀,應該立即到醫院就診。時間就是生命,每一分鐘都很重要!

  4.多汗消瘦:甲狀腺機能亢進

  當甲狀腺分泌過多,就會發生“甲亢”。這會引起體重減輕;心跳很快或心率不齊;怕熱;餓得快,吃得多;大便次數增加等等。當然,多汗也是它的一個表現。對於這樣的病人你要注意他的情緒,避免過於激動和亢奮。

  自測:從出汗部位看你哪裡出問題了

  多汗的中醫診斷

  1.暴飲暴食麵部出汗說明脾胃有問題

  通常暴飲暴食後出現頭面部多汗,同時覺得上腹脹滿、口渴、不想吃飯,多為積食,可通過減少進食量、吃清淡飲食緩解,也可吃點消化藥;若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想嘔吐、身體發熱、舌苔厚而黃膩,是脾胃有溼熱的表現,應注意清淡飲食。

  大家不能太過忽視出汗這個問題,日常生活習慣跟飲食等方面都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如果是特別不正常的出汗就應該重視了。

  2.身體虛弱、易感冒是氣虛的表現

  有些人常有身體虛弱、說話語聲較低、食慾差、易感冒等特點,中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這類人飲食上可選擇山藥、豆漿、牛羊肉等,也可用黨蔘或黃芪燉雞或腔骨,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

  3.手腳心熱、心煩、面部發紅發熱、口咽乾燥等特點,中醫認為是陰虛表現

  手腳心熱、心煩、面部發紅發熱、口咽乾燥等特點,中醫認為是陰虛表現這類人飲食上可選擇百合、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洋蔥、蔥、姜、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蔘、麥冬、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止汗策劃:用溫熱的毛巾擦汗

  1.你要知道,當生病不斷出汗的時候,儘量用溫熱的毛巾擦汗。這樣有利於血液的迴圈,避免不良地刺激,也會感到舒適。雖然這是一個小細節,但是你一定要注意,不要因為感覺熱就用冰的、冷的毛巾擦汗。

  2.以上的疾病要得到控制,日常的治療和用藥是免不了的。如果你發現出汗等症狀越發嚴重,有可能是忘記服用藥物,或者是藥物的劑量不足,你需要去看醫生,以調整藥量或做進一步的檢查。

  止汗策劃:把人造革皮鞋扔到窗外去

  1. 洗澡後把身體完全擦乾。細菌喜歡你的腋窩或腳趾等潮溼的空間,所以如果洗過澡後沒有把這些地方完全擦乾,便會有很多細菌滋生。另外,你也可以選擇一些非處方的足粉來幫助吸收汗液。

  2. 儘量買用自然材料製成的鞋和襪子,例如皮革,棉布,這樣的材料製成的鞋子通氣性良好,從而能夠幫助防止汗腳。

  3. 選擇自然織物的衣服:例如棉質的、絲質的,這些材料透氣性好,能夠讓你的面板“自由呼吸”。當你運動時,能夠從你的面板表面把溼氣快快吸走,並降低你的體溫。

  4. 出於特殊場合的需要,可以採用止汗劑。通常止汗香體產品中都蘊含了大量殺菌闢味的成分,可以透過毛孔滲入皮層,直接作用於汗腺,減少人體、特別是腋下汗液的分泌,臨外出前或沐浴之後,在身體易出汗的部位進行塗抹,可減少一半的排汗量。

  止汗策劃:從食譜中撤去含有強烈氣味的食物

  1.無論對於愛緊張的人,還是先天多汗症的患者,都要每天洗澡。除了前面已經提到,當汗水遇到身體表面的細菌時,就可能會發出一些不令人愉快的氣味。每天洗澡有助於控制面板表面的細菌數目,避免引發像腳氣那樣的面板病。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洗澡能夠使人放鬆下來!

  2.更換食譜:如果平日裡吃的食物或飲料明顯地帶有刺激性,可以考慮一下從食譜中撤去那些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和含有強烈氣味的食物,例如大蒜和洋蔥。

  3.學會放鬆。練習瑜伽或進行冥想,或者其他你能夠想到的方法。這些能夠學會控制心理壓力,從而對於防止多汗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