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池塘生態養殖技術

  池塘養殖黃鱔是黃鱔的一種養殖的方式,具體池塘要怎樣養殖黃鱔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黃鱔池塘養殖,希望對你有幫助。

  黃鱔池塘條件

  養殖池宜建在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進排水方便,朝陽通風的地方。池塘面積一般是5~30平方米,池深70~100釐米。池塘按東西走向建造,池底泥土應鬆硬適度。在池塘較高的一端挖一進水口,在相對一側的最低處留一排水口。進、排水口均要罩上攔魚網布。

  在放苗前10~15天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50~200克或漂白粉10~15克,化水全池潑灑消毒,殺滅有害病菌。一般清塘消毒7~10天后向池塘內注水,水深10~20釐米。

  黃鱔適宜15~30℃的養殖環境,可在池中1/3的水面適度種植鳳眼蓮、浮萍等水生植物,在池邊種些南瓜、扁豆等遮陰。

  黃鱔鱔苗放養

  可從原產地採捕自然繁殖的鱔苗或從信譽好的黃鱔場購進鱔苗。選擇體質健壯、體表光滑、無病無傷、活動能力強、規格整齊、大小基本一致的鱔苗。一般尾重以20~30克為宜。若投放每尾重30~50克的大規格鱔魚,則成活率高,增重快。放養時間以早春為好,一週內放齊。放養量一般每平方米投放鱔苗50~60尾。放養前應用濃度為3%~4%的食鹽水或10毫克/千克漂白粉浸洗消毒10~20分鐘,放養時水溫溫差不宜過大。

  黃鱔飼料投喂

  黃鱔以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喜食鮮活餌料,如小魚蝦、螺蜆、蚌肉、蠶蛹、蚯蚓以及畜禽內臟等,投飼時應以動物性餌料為主,搭配米糠、豆餅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飼料。

  黃鱔晝伏夜出,投飼宜傍晚進行。黃鱔貪食且耐飢餓,投飼要注意定量。一般每天投喂量約為黃鱔體重的5%~8%,飼料一定要新鮮,並投入食臺,以第二天上午吃完為度。在黃鱔生長快,溫度適宜的時候應適當多投、勤投。

  黃鱔水質調節

  養殖池的水深要適當,一般以10~20釐米為宜,水體呈嫩綠色或淺褐色,水面無油膜。為保證水質清新穩定,在高溫季節或水質過濃時要及時換水,做到肥、活、嫩、爽。每10天全池潑灑一次生石灰,每次667平方米水面用15~20千克。每半個月可施用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微生物製劑一次,以調節水質。

  黃鱔病害防治

  鱔病預防應以生態預防為主,藥物防治為輔。

  建造池塘時要注意清塘消毒,魚苗放養前要浸洗消毒。投喂飼料要定點投喂,及時清除殘餌。生產中所用的工具應定期消毒,每週2~3次。中草藥含有大量的黃酮、生物鹼、有機酸、免疫多糖等物質,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可用來預防黃鱔疾病。因此,要優先選用。如對毛細線蟲病,可用貫眾、蘇梗、苦楝樹根皮等中草藥合劑煎汁拌入飼料投喂治療。

  同時,在每個池中放入數只蟾蜍,利用其分泌物預防黃鱔的梅花斑狀病也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