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兒童心理健康

  伴隨著社會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在增添了喧囂的同時也變得浮躁,成人和兒童的心理也或多或少的承受著各式各樣的壓力和不良情緒。那麼,?下面,讓小編來告訴大家兒童心理健康的培養。

  兒童心理健康的培養

  1、不要太嚴厲

  2、不要太關心

  3、不要恐嚇

  4、不要賄賂孩子

  5、不要嘲笑批評

  6、幫助孩子面對困境

  7、要讓孩子學會獨立

  8、不要勉強孩子

  9、不要過分誇獎孩

  10、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

  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

  1、性格上的變化

  有些孩子出現問題,我們家長會發現這個孩子平時挺開朗,挺活潑的,愛玩愛鬧的,突然怎麼變得有點發悶了,不愛動了,內向了,膽怯了。以前這個孩子無憂無慮了,什麼事都不操心,變得心事重重的,變得敏感的,多疑了。以前這個孩子挺溫和的,變得動不動就發脾氣,以前對人挺寬容,挺友愛的,變得愛計較了,甚至嫉妒別人,甚至有些孩子出現有些報復的心理。這是屬於性格上的變化。

  2、行為上的變化。

  孩子有些外顯行為上的變化,比如說這個孩子開始變得少言寡語了,飲食上也開始出現問題,比如厭食或者食慾不振,或者有的孩子暴飲暴食。最明顯的有些問題是不願意上學,不願意和家人或者同伴交流,甚至有的孩子連出門都不願意出了,也有的孩子表現得他比過去顯得過分地好動了,有的坐臥不安,以前學習挺好,挺認真的孩子,變得注意力不集中了,學習成績有明顯的下降過程。

  兒童心理不健康的12大表現

  1、多動

  主要表現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學習受到嚴重影響等幾個方面。經常做出一些危險舉動及破壞行為。

  2、憂鬱

  由於種種原因,青少年會出現悶悶不樂,愁眉苦臉,沉默寡言的現象。如果長時期地處於這種狀態,就應當予以充分重視。

  3、陝隘

  即斤斤計較,心胸太狹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別人。對小事也耿耿於懷,愛鑽牛角尖。

  4、嫉妒

  當別人比自己好時,表現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懷有敵意,更有甚者竟用打擊、中傷手段來發洩內心的嫉妒。

  5、驚恐

  對環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針、怕暗、怕鬼怪。輕者心跳厲害、手發抖,重者睡不著覺、失眠、夢中驚叫等。

  6、殘暴

  有點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別人發洩,摔摔打打罵罵咧咧,有的則以戲弄別人為自己開心,對別人冷嘲熱諷,沒有溫暖之心。

  7、焦慮

  具體表現為缺乏自信、過於敏感、食慾低落、無端哭鬧。這類兒童對陌生環境反應敏感,甚至恐惶不安,哭鬧不停,常常擔心被別人嘲笑,對尚未發生的情況,產生過分的關注,並伴有無根據的煩惱。對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顯得過分焦慮。

  8、敏感

  即神經過敏,多疑,常常把別人無意中的話,不相干的動作當做對自己的輕視或嘲笑,為此而喜怒無常,情緒變化很大。

  9、自卑

  對自己缺乏信心,以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總把自己看得比別人低一等,抬不起頭來。這種自卑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情緒,對自己都缺乏情趣,壓抑感太強。

  10、失眠

  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難,睡中不時驚醒、大聲哭鬧,甚至夢遊四方,但白天回憶不起來,只覺得精力不足,情緒不穩。

  11、攻擊

  這類孩子整日東奔西跑,經常搞惡作劇,喜歡諷刺挖苦別人。對美好的物品毫不愛惜,摔打成為癖好,表現出攻擊性。

  12、惡劣的人際關係

  兒童的人際關係主要是指他們與父母、教師以及同伴之間的關係,心理不健康的兒童一般沒有融洽的人際關係,往往由於個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與人產生交流障礙。不能與人合作,對人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縮現象,不能置身於集體,與人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