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情緒壓力管理論文

  近年來,大學生受到學業壓力、就業壓力、情感壓力等影響,產生了令人擔憂的心理壓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基於情緒與壓力管理的大學心理危機干預

  [摘要]大學生不能合理應對內外部應激因素時會產生心理失衡狀態,即心理危機。心理危機常伴隨如焦慮、苦悶、沮喪、煩躁、憤怒、行為衝動等情緒和行為問題,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應著重培養其情緒與壓力管理能力。高校應積極開展情緒訓練、建立健全情緒與壓力管理體系,預防並有效處理大學生心理危機,促進大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關鍵詞]心理危機;情緒和壓力管理;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5***12-0076-02

  一、大學生心理危機的概念及特徵

  心理危機主要是指個體不能合理應對內外部應激因素而導致的心理失衡狀態。大學階段是人生目標初步形成、價值觀逐步穩定的重要時期,然而,由於自身心理髮展某些方面的不成熟,大學生在面對超過個人承受範圍或應對能力的刺激時會感到不知所措,想去控制而又無力處理的心理衝突導致暫時的心理失衡,即心理危機。

  大學生心理危機具有突發性、緊急性和危險性等特徵,會給當事人帶來情緒和行為問題,引發心理失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危機及時干預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生活環境驟變、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對重大人生問題的迷茫等都可能會引發大學生心理危機,自我意識模糊、挫折承受能力大、期望過高的大學生容易產生心理危機,並伴隨一系列情緒和行為問題,比如緊張、憤怒、喪失感、無力感、思維能力下降,學習效率降低等。因此,本文試圖從加強壓力和情緒管理的視角談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

  二、情緒和壓力管理

  情緒是個體行為的重要驅動力,它影響認知活動的方向和行為的選擇。大學生處於出生理髮展趨向成熟、而心理髮展相對滯後的時期。他們的自我調控能力還不夠強,在面臨學習、社交、擇業等的困擾時力不從心,會產生內心衝突和消極情緒。個體在自我覺知的基礎上,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調節和控制,使之具有適應性,即為情緒管理。情緒管理與心理健康密切相關,苦悶、沮喪、煩躁等消極情緒體驗易引起心理危機;提高情緒管理能力,有助於擺脫負性情緒的困擾。

  壓力會影響生個體生理和心理健康。遭逢突發壓力或長期處於慢性應激狀態下,都會使個體免疫系統受到抑制,並引發焦慮、抑鬱等心理症狀。但並非面對壓力者都會出現以上問題,同一刺激所引發的個體反應也各不相同。這從側面說明,可一些心理社會因素能夠幫助個體積極地應對壓力的侵襲。

  總之,培養大學生的情緒與壓力管理能力有助於預防或處理心理危機,這是關係到大學生適應社會、生存與發展的重要課題。

  三、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對策

  對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干預,不僅需要解決引發失衡的心理、行為問題,也得提高大學生應對壓力的能力,使之學會情緒管理。

  ***一***學校積極開展情商訓練

  在學校教育中引人情商訓練,有助於大學生緩解心理壓力、優化人際關係,也可以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情商訓練要考慮到大學生的具體情況,循序漸進、逐步開展。

  首先,促進情緒認知。使大學生覺察影響其生活、學習決策的因素,瞭解行為及情緒的模式,實現由情緒文盲向情緒識別的轉變。可採用“命名情緒”、“默劇遊戲”等訓練方法;隨後,在正確識別情緒的基礎上,加強情緒的調控能力,力求實現個體由情緒***向情緒自由的轉變。此時,應著重培養大學生的因果推理和樂觀思維的能力,使之在處理情緒問題時能理性歸因、保持樂觀的態度,有效管理併合理運用情緒;積極思考,懂得運用目標和理想促進行動,從情緒的泥沼中跳脫出來。可採用的方法有“樂觀訪談”和“黃島計劃”等;最後,實現情緒的超越。此階段強調通過對自我實現、個人價值等的思考,加強自我情緒管理與運用,力求實現個體由情緒管理向情緒智慧的轉變。應培養大學生的同理心,使之能夠換位思考、感受別人的情緒並在言語或行動上適當迴應,可採用“同理心五部曲”等方法;追求超我目標的能力,即能樹立遠大目標併為之不懈努力。

  ***二***建立健全情緒與壓力管理體系

  完善學校設施條件,是建立健全壓力管理體系的基礎。我國高校大多配備有心理諮詢師,應普及心理常識、鼓勵需要幫助者去心理諮詢室尋求援助;其次,開設情緒管理課程,系統教授情緒管理方面的知識;再次,建設宣洩平臺,提供情感宣洩的空間,引導大學生釋放心理負能量,實現心理平衡;此外,建設情緒檔案,對大學生在校期間情緒狀態進行跟蹤記錄,為情緒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依據。

  結合資訊科技,開發科學的情緒與壓力管理系統也很必要。通過個性化的空間平臺獲取個人資訊,獲得情緒和壓力指數,並根據結果進行分類輔導,實現資訊的及時跟蹤、預警;同時利用系統評測對病人的情況進行智慧化分類,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並提供多種舒緩壓力的辦法以及輔導,使大學生心理危機得到及時疏散,同時也可避免“體檢式”檢查評測,保護大學生隱私;諮詢師得以從一般心理問題中解放出來,可以集中精力對大學生嚴重心理問題進行干預,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三***其它嘗試

  可以考慮團體活動或藝術實踐應用於大學生壓力與情緒管理能力的培養。藝術實踐活動的開展,可引發大學生藉由作品呈現潛意識中的想法與心理衝突,有助於發現、關注壓抑的情緒問題並促使它被解決。再者,心理危機干預應充分發揮輔 導員的作用。輔導員身處教育管理第一線,與大學生聯絡最為 緊密,加強其情緒調控能力可為學生應對心理危機樹立榜樣; 輔導員應努力做好矯正性情緒管理,引導大學生主動尋求情緒援助,避免情緒管理的思想政治化傾向。

  參考文獻:

  [1]章成斌.吳代莉.醫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策略探索[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5***2***:79-81.

  [2]卓高生.吳志敏.大學生心理危機發生源考察及干預研究[J].理論月刊,2009***12***.

  [3]陳玉君.楊四海.大學生心理危機的識別與干預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7***26***:98-100.

  [4]張本鈺.林麗華.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和執行機制的研究與實踐[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08***2***:97-100.

  [5]馬向真,王章瑩.論情緒管理的概念界定[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58-61.

  [6]劉曉峰.情緒管理的內涵及其研究現狀[J].江蘇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141-146.

  [7]Goleman D.Emotional intelligence[M].New York City:Bantam,2006.

  [8]杜繼淑,王飛飛,馮維.大學生情緒管理能力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07***7***:5-8.

  [9]鞏文冰,張進輔.個體知覺的壓力與情緒智力關係的元分析[J].西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0***:146-151.

  [11]郭遠遠.高校教育中引入情商訓練研究[J].教育評論,2014***5***:24-26.

  [12]周靜.高校大學生情緒管理調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9***:48-50.

  [13]朱曉輝.情緒與壓力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踐[J].資訊與電腦***理論版***,2013***9***: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