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論語心得治世之道
《論語》在很多時候都談到了治世的道理,但孔子的治世之道並不抽象和深奧,孔子一直在用最樸素的語言和最淺顯的道理,向他的弟子們陳述治世為政的基本原則,向我們描繪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論語》在很多時候都談到了治世的道理,但孔子的治世之道並不抽象和深奧,孔子一直在用最樸素的語言和最淺顯的道理,向他的弟子們陳述治世為政的基本原則,向我們描繪他心目中的理想社會。而他的這個理想,也正是中國幾千年來的理想。《論語》的治世理念是德政,孔子的理想社會是以道德禮樂維繫的和諧社會。那麼,于丹教授對於《論語》的治世之道會有什麼樣的解讀和感悟?孔子的德政理想到底是什麼樣子?這種政治理想又該如何具體實施?而《論語》的治世之道對於我們又有什麼樣的啟發呢?
說到孔子的思想,不能不提到他治世的理念,後世一直有這句話,叫做“半部論語治天下”,那《論語》裡面到底有什麼樣治世的思想,在今天相隔兩千多年之後到底還有沒有價值。其實提起儒家的政治理想,一言而蔽之就是德政,也就是說在春秋,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裡,那個社會環境是很特殊的,因為他是一種宗法制度,大家沒有現代的這種法律制度,禮樂、道德作為維繫整個社會秩序最核心的理念,所以那個時候,諸子百家在如何治世上,其實有很大的分歧,從儒家這個思想淵源,一脈相承下去,有一個分支其實後來,就發展成了法家,是主張嚴法酷法的,但起碼在還沒有進入戰國之前,在整個社會的矛盾,還不那麼激烈的時候,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孔子所提出的政治理想,還是一種非常美好的,以道德維繫的理想。
德政是孔子的理想,也是中國曆代治世為政者的理想。但是德政怎樣才能夠真正實現呢?它有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法呢?
說到孔子的思想,不能不提到他的治世理念,後世一直有這樣一句話,叫“半部論語治天下”。在《論語》裡,到底有什麼樣的治世思想?在今天相隔兩千多年以後,到底還有沒有價值?
提起儒家的政治理想,一言以蔽之,就是德政。也就是說,在春秋孔子生活的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環境,當時是一種宗法制,沒有現代這種法律制度。以禮樂,道德,作為維繫整個社會秩序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所以,那時候諸子百家,在如何治世的問題上,其實有很大的分歧。
從儒家這個思想淵源一脈相承下去,有一個分支,後來就發展成了法家,主張嚴刑酷法。起碼在沒有進入戰國之前,在整個社會矛盾還不十分激烈的時候,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他所提出的政治理想,還是一種非常美好的,以道德維繫的理想。
今天,我們來評價孔子的一生,他這一輩子做了兩件事,一件成功了,就是他的教育,他被奉為萬世師表。另一件失敗了,就是他的治世,他的理想沒有行於天下,儘管他奔走在各個諸侯國之間,向各位君王遊說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結果很不理想。從當時到後世,在這個問題上,給他的評價絕大多數是否定的。
今天,我們再提孔子的治世思想,到底有多大的現實價值呢?現在,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提倡德政的?
孔子對於政治,有一個說法,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道之以政,如果治世僅僅用政治權術在那兒治理的話,再加上一個整齊大家的法度,就是齊之以刑,以刑法來加以約束。以政治加以管理,以刑法來加以約束好不好呢?挺好,能達到一個底線,叫民免。免什麼?就是老百姓能夠安***定地免去很多的刑罰。但是,這樣也有後後遺症。民免了,但是無恥,民免而無恥。僅僅是在行為上免予了刑罰,但不足以樹立他們的廉恥之心。也就是說,人的榮辱觀,光靠政治和刑罰,是確立不起來的。
第二句話,是孔子的一個理想,如果道之以德,用道德來進行管理,齊之以禮,用禮儀法度去進行統一約束,那麼,老百姓不僅知道有羞恥之心,而且能遵循正道,歸附遵守正道大禮,這就叫有恥且格。
這是孔子的理想。這樣一個道德,放在今天來看,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有法制的社會,法制是社會的基礎底線,它保障了公眾的權力,保障了公眾的安全。那麼,道德是什麼?道德是在法制底線上對於公民自律,社會核心價值的提升。在孔子那個時代,沒有法制底線,單純提倡以德治之,他一定是失敗的。
所以,有的時候,聖賢經典中的一些道理,隨著整個時代的變遷,有些東西過時了,而有些東西,則因為文明秩序的發達,社會的進步,多元保證的增加,反而比他那個時候更具有普世的意義。
我以為,以德治國這樣一個思想,在法制基礎的保護下,其實更具有它的價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孔子關於治世的基本要求。為政者一定要清正廉潔,以身作則,只有這樣,德政才會有一個正確的起點。孔子向來鼓勵弟子從政為政的,並經常前往親自考察指導,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就是看看學生們能不能做到以身作則。
孔子的子弟們,曾經去過很多地方,做過一些小官。子路曾經做過蒲縣的縣宰,有一次孔子正好路過蒲縣,想去看看學生。他進入縣境後,邊走邊看邊說:子路這個人不錯,一看就知道他是一個謙恭有禮,盡心竭力的人,好啊,真不錯!又往前走了一段,進了縣城,孔子邊走邊看邊說,子路治理這個地方,做得不錯啊,一看就知道他是一個誠實有信,而且能身體力行的人,真是不錯!再往裡走,走進縣衙,進了衙門一看說,我一看就知道子路觀察仔細,做事果斷,真是不錯!
這一路上,孔子大讚了子路三遍,陪他一起來的子貢感到奇怪,就問老師:你現在還沒有見到子路,你都誇他三遍了,到底是為什麼?孔子說:你看,我們剛進入縣境,發現路邊的田地整整齊齊,溝溝渠渠挖得很深很深,道路通暢,說明他謙恭有禮,能調動百姓,大家才能這樣盡心竭力,做得好啊!
我們又往裡走,進了縣城,看見房屋整整齊齊,沒有破敗跡象,樹木茂密,說明他為人篤誠有信,以身作則,沒有那種華麗的浮誇的風氣。你再看府衙內,居然十分清閒,沒有人來告狀,衙役們都在盡心地做著自己的事情,說明子路在這兒一定是觀察仔細做事果斷,所有的訴訟都處理完了。你覺得我誇他三遍為過嗎?
這個故事不見於《論語》,但是,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孔子的為政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i小路***,真正的政績,不一定表現在奏摺上,不一定說在嘴上,說我推行了哪些措施,真正的措施會落實在效果上。一看效果,你就會知道他是怎麼做的。一切用事實說話,一個好的治世之道,是會反映在國泰民安,百姓的這種利益上的。
儒家的思想,在他們的治世之道中,一脈相承。
大家都知道晏嬰,這是歷史上的一個名相。他在齊國做大夫,身正廉潔,自己一直坐一輛破車,劣馬拉車上朝,退朝。齊景公看在眼裡,覺得奇怪,就問他:是不是你的奉祿太低?為什麼坐這樣的破車劣馬上下班?晏嬰說:仰仗現在這麼一個好時代,我自己的家室都能安頓,我的朋友都有依靠,生活都不錯,有這樣的破車劣馬,可以依託我每天來工作,我已經很知足了。
齊景公想,一個大夫高官,這麼講是不是一種謙辭啊?下班以後,齊景公專門找了一輛最華麗的車馬,派一個叫樑丘據的人給他送去。但送到晏嬰府上,就被退回來。再送去,再退回來。如是者三,退了三次以後,齊景公臉上有點掛不住了,就把晏嬰找來,你是什麼意思啊?如果一定要堅持廉政,不坐華麗的車馬,是不是逼著寡人也不坐這樣的車馬呢?
晏嬰推心置腹地說,其實今天我們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治世裡,老百姓衣食富足,但是在富足以後,最怕的是沒有廉政之心,不能以一種清廉正直來立世。光有外在的奢華,是不能讓一個清明世道長久的。那些高頭大馬,那些華麗的車蓋,您可以坐得,其他的高官也可以坐得,只不過我不想這樣做。因為國家委我重任,我下臨百官,如果我不能以身作則,又怎麼去要求別人清廉呢?現在,有這麼一輛破車劣馬代步,我已經足夠了。我擔心的是老百姓的浮誇,我必須做到這一點。
在中國歷史上,晏嬰的口碑流傳很廣,他所完成的,就是孔子說的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身正,政令就一定會暢達。孔子多次說: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苟正其身,假如一個人端端正正,讓自己的身心品格清正廉潔,於從政乎何有?在做政治工作治世管理上你覺得還有什麼難的嗎?但是,如果一個人,自己身不正,他又怎麼樣去正別人呢?以道德建立治世的體系,這是孔子一再堅持的德政理想。
真正知識通達之後,不是拿來炫耀的,而是要能夠為國家,社稷,百姓做點事情。
中國有太多太多的文人,只不過是失意的政治家,而太多的政治家,只不過是得意的文人。
子張問政,也是問老師,怎麼樣去治理世道?老師的回答只有八個字: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一個人在做官的時候,安閒的時候,心中不要有任何倦怠之意,時時要讓自己是勤勉的,努力的。做事的時候,要保持忠心耿耿,做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就夠了。
子路問老師:怎麼治世?老師說了四個字:先之勞之。你要想管理好一方水土,為老百姓做點事情,修道路蓋房子,搞市政基本建設,大家挺勞苦,你身先士卒,你在他們之先,先去做這些事,叫先之勞之,老百姓就不以為苦了。你勤政,大家願意跟你一起做事。
子路覺得這樣說太簡單,請老師再多說一點。老師也很吝嗇,多說了兩個字:無倦,就是堅持這麼做,不要懈怠,不要讓自己疲疲塌塌,取得一點政績就居功自傲,心就倦怠了。要保持無倦,一直前行。這樣的心情,在治世之中,居安思危,但很多地方官在當時的政治秩序中,無安可居。也就是說,只有居危者思危,居安者思進,才能讓政治秩序,一直在勤勉之中,保持一種平靜的態勢。
孔子這樣一種道德理想,這樣一種清廉理想,太多太多。在中國文人身上,都有應驗的故事。文人蘇東坡,從密州遷到徐州,正好趕上大水氾濫,水已經在一個叫曹村的地方決堤,直逼徐州城。城裡的一些富人,紛紛外逃,為躲避洪水逃荒去了。蘇東坡拄著手杖出城,跟大家講了一句話:有我在,洪水絕不會沖垮城池,請大家回去吧!
大家回去以後,蘇東坡又拄著柺杖來到城池的駐軍中,請大家一起出來為百姓做事。不要說駐城軍隊,就是皇家禁軍,現在也要出來,趕快修堤保護這座城。接待蘇東坡的軍隊頭目,感動地說:太守,你不怕道路泥濘,這麼高的年紀,拄著柺杖親自來到這裡,我們何敢辭命?所有的人穿著短衣,光著腳,槓起工具,一路衝出來,築起一座東南方向的大堤,保住了城池。
現在我們說起蘇東坡,卓越的藝術家,一個大文豪,其實,這些人在歷史上,都是有政績的。而在中國文化中,受道德濡染越深,他在從政的理想上,會越堅持德政的這種本體思想。
德政是孔子的理想,也是中國曆代治世為政者的理想。但是,德政怎樣才能真正實現呢?有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法呢?
孔子跟他的學生有一段很長的對話,子張問孔子: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老師,有什麼樣的具體措施能把治世這件事完成好呢?孔子回答:五件事,提倡尊崇起來,四樣惡事能夠摒棄掉,政治風氣就會好。先來說說五美: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惠而不費,是說一個治世有權的人,他要去恩惠百姓,但不要過多地破費自己。因為任何一個時代,執掌權柄的人,拿著國家給他的經費,沒完沒了地給老百姓發紅包,也就是說從事治理世道,不是單純地做慈善。你這樣做,老百姓一定會認為你的政治好嗎?也就是說,一方面要給大家恩惠,另一方面不要過分的破費自己,這叫惠而不費。
如何才能做到?這個利益從何而生?子張很奇怪,孔子解釋道,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選擇好老百姓能夠得到利益的時機和地方,引導他們去得到利益,這不就是惠而不費了嗎?與其給他們錢,不如讓他們自己去創造財富,給他們以扶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大家全盤搞活,得到他們應得的利益。
第二點,叫勞而不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是一個職業化的時代,大家都有工作,不能說福利社會,讓所有的老百姓都歇著不幹活,總要有勞作,如何做到勞而不怨?又幹了活,大家又歡歡喜喜沒有抱怨,怎樣才能做到呢?
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你要選準了可勞作的時機,比如說春耕秋收,這個時候大家願意幹活。你不要逼著大家,大冬天的去大興土木。再比如大家可能衣食豐足,沒有後顧之憂,你再讓大家去修個建築,再去改善改善更多的生活設施,他是願意的,但是在他溫飽還沒有滿足的時候,你逼著他去服勞役,去徵兵打仗,老百姓肯定會有抱怨。
所以,勞作的時間一定要挑對,他的心情要配合,要有他的積極性,這叫擇可勞。這個時機而勞之,讓他勞得其所,願意去付出,並且他會樂在其中,又誰怨?誰還會抱怨呢?
第三點,叫欲而不不貪。過去我們有個誤會,認為儒家是教人清心寡慾,沒有任何慾望,一個君子,無欲則剛。其實孔子說的是,人可以有慾望,但不要過分貪婪,這是符合人性的一個客觀陳述。
欲仁而得仁,又焉貪?有一個詞叫求仁得仁,說人肯定是有慾望的,但是要看你的慾望引領你走向何方?如果你慾望的指引,往仁愛之處去,而得仁,又焉貪?你還會有貪慾嗎?這叫欲而不貪。
第四點,叫泰而不驕。孔子說,君子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在一個真君子的心裡,他看別人不在乎這件事是多是少,是小是大,這叫無眾寡,無大小,對什麼人什麼事,都不敢怠慢,不要看到說這個人是一個精通事理的四五十歲有滄桑的人,來問你事你就重視,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問你事,你可以忽略嗎?如果一個人做到無眾寡,無大小,對什麼人都不怠慢,這就叫泰而不驕。
最後一點叫威而不猛,真君子他是威嚴端莊的,但是他並不凶悍,並不凶猛,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一個真君子,出門見人做事,他的衣冠是整整齊齊的,眼光中有一種磊落,眉宇之間有一種坦然,對人有一種尊敬,別人儼然一望,心生敬畏。這樣的敬畏,其實是一種深刻的尊重,並不是懼怕,它跟你的權勢無關,跟你的地位無關,跟你的財富無關,它關乎一個人的品德和尊嚴。有些人他可能很從容,但看完以後就讓人尊敬,這樣的人,就是孔子所說的威而不猛。他不需要外在的凌厲猛烈的氣勢,富有攻擊性。
真君子從不攻擊他人,他只拓展自己。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五美。
如果把五美做到了,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那麼社會風氣,是不是就會好起來?大家都努力工作,沒有過多的貪慾,大家蓬勃向上,自己的內心都有尊嚴,外在大家都有和氣,這還不美嗎?
孔子所說的這五美,好像只是對君子的要求,其實,這也正是孔子對於整個社會的理想。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五美,那麼,良好的社會風氣,和理想的德政還會遠嗎?
孔子認為,還需遠離“四惡”,遠離四樣不好的東西。
第一不教而殺謂之虐,不先去給社會有一種教化天下。教化,在這裡是說,要給大家一種社會道德風氣的樹立,先用一種好的思想風尚在社會上普及。如果你沒有去教化,世風日下,傷風敗俗,抓幾個帶頭的把他殺了,看起來是殺一儆百,但是,如果你不實施教化,直接就去殺的話,孔子說,這就叫做虐。你在暴虐百姓,這是不好的。
第二不戒視之謂之暴,戒是告誡,提前告訴他,你要做什麼事。不戒視之,視之表示急切要成功,事先不告誡,上來就急功近利,說我們馬上要樹立一個什麼樣的典型,馬上要做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孔子說,這叫做暴。
你有前期鋪墊嗎?平時大家經常開玩笑說,我要吃三個饅頭,我就飽了。前兩個我不吃了,直接吃第三個饅頭吧。沒有前兩個饅頭墊底,你吃的永遠是第一個。急功近利,這就是一種暴行,是不好的事情。
第三慢令致期謂之賊,慢令致期就是事先不督促,最後趕工期。事先沒說好,大家都不能從從容容地去做一件事,過了幾天,就聲色俱厲地說:你們怎麼這麼沒有責任心,這麼多天了還沒有完成!今天下午必須幹完,四點鐘交上來。這樣的話,你對人是不負責的,一開始你為什麼不交待工期?如果開始是慢令,你怠慢了自己的法令,沒有給大家做出明確的規定,那麼,後面就不要致期,專門限定期限。你這樣做陷別人於不義,當然就是賊。
第四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與是給與,猶之與人,是給人錢財,該出手時,不要吝嗇,要真正有恩德厚待於人。如果說,什麼事情大家都做好了,最後在發錢財的時候,怎麼也得給,不能猶豫。少給點吧!能不給就不給了吧!這樣一想,你出手就不大方。孔子說,出納吝嗇就叫有司,有司是一種小官,相當於一個管財務的小頭目。真正治理世道,做大政治的人,出手不要像一個不上臺面的有司一樣,那麼吝嗇。他一定要用他的獎賞,兌現他的諾言,去厚待於人。做那種出手不體面的事,這是第四惡。
孔子的這段話很長,講了很多道理,他回答了子張,什麼是好的政詒?怎麼做能讓很多風氣,真正建立起來。大家對孔子的理想,會有些置疑,認為過分理想化,但是,他有自己的一套理想化的推導,他需要時間,需要純樸的民心,需要穩定的社會風氣,需要從容地建立。當然,這些外在的條件,也都是孔子假想出來的前提,但他一直在堅持這樣一個理想。在這個理想中,有很多細節,我們不能全盤照搬。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可能指望一個烏托邦的來臨,但是他有一些推導的邏輯,給我們以啟發。
真正經典,從來都不是一種宗旨性指導,而是在思維方式上,對後人永遠保有啟發。
這樣一種為政思想,真正做下去,身體力行,於細微處會見出功夫。
《論語》的治世之道,離我們每個人其實並不遙遠,兩千多年前,孔子沒有實現的理想,今天我們卻能體驗到它的溫暖。只要我們不斷地完善自我,都能夠為當今的和諧社會,盡心盡力,同時,也會尋找到一條美好的人生之路。
在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他的道德理想施於政治,以美德風行天下,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是,當整個文明腳步走過了兩千多年,在我們今天這樣一種複合的秩序之下,在有了以法制為準繩,這樣一種制度保障的社會基礎之上,道德的力量,比任何一個時代更發揮它自己的功能,我們站在今天去看古人,我們獲得的啟發會更多,我們從中得到的那種信任和溫暖可能不同於他那個時代。也就是說,沒有必要去刻舟求劍,沒有必要墨守成規,沒有人說,孔子在歷史上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但這並不妨礙他的這些理想作為溫暖的種子,延續到今天我們的信任之中,讓我們在自己的行為體系中,由這個啟發去完善發達,獲得一個更為有效的人生之路。
篇二
德政是孔子的理想,也是中國曆代治世為政者的理想。但是,德政怎樣才能真正實現呢?有沒有具體的實施方法呢?
孔子跟他的學生有一段很長的對話,子張問孔子: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老師,有什麼樣的具體措施能把治世這件事完成好呢?孔子回答:五件事,提倡尊崇起來,四樣惡事能夠摒棄掉,政治風氣就會好。先來說說五美: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惠而不費,是說一個治世有權的人,他要去恩惠百姓,但不要過多地破費自己。因為任何一個時代,執掌權柄的人,拿著國家給他的經費,沒完沒了地給老百姓發紅包,也就是說從事治理世道,不是單純地做慈善。你這樣做,老百姓一定會認為你的政治好嗎?也就是說,一方面要給大家恩惠,另一方面不要過分的破費自己,這叫惠而不費。
如何才能做到?這個利益從何而生?子張很奇怪,孔子解釋道,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選擇好老百姓能夠得到利益的時機和地方,引導他們去得到利益,這不就是惠而不費了嗎?與其給他們錢,不如讓他們自己去創造財富,給他們以扶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大家全盤搞活,得到他們應得的利益。
第二點,叫勞而不怨。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是一個職業化的時代,大家都有工作,不能說福利社會,讓所有的老百姓都歇著不幹活,總要有勞作,如何做到勞而不怨?又幹了活,大家又歡歡喜喜沒有抱怨,怎樣才能做到呢?
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你要選準了可勞作的時機,比如說春耕秋收,這個時候大家願意幹活。你不要逼著大家,大冬天的去大興土木。再比如大家可能衣食豐足,沒有後顧之憂,你再讓大家去修個建築,再去改善改善更多的生活設施,他是願意的,但是在他溫飽還沒有滿足的時候,你逼著他去服勞役,去徵兵打仗,老百姓肯定會有抱怨。
所以,勞作的時間一定要挑對,他的心情要配合,要有他的積極性,這叫擇可勞。這個時機而勞之,讓他勞得其所,願意去付出,並且他會樂在其中,又誰怨?誰還會抱怨呢?
第三點,叫欲而不不貪。過去我們有個誤會,認為儒家是教人清心寡慾,沒有任何慾望,一個君子,無欲則剛。其實孔子說的是,人可以有慾望,但不要過分貪婪,這是符合人性的一個客觀陳述。
欲仁而得仁,又焉貪?有一個詞叫求仁得仁,說人肯定是有慾望的,但是要看你的慾望 引領你走向何方?如果你慾望的指引,往仁愛之處去,而得仁,又焉貪?你還會有貪慾嗎?這叫欲而不貪。
第四點,叫泰而不驕。孔子說,君子無眾寡,無大小,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在一個真君子的心裡,他看別人不在乎這件事是多是少,是小是大,這叫無眾寡,無大小,對什麼人什麼事,都不敢怠慢,不要看到說這個人是一個精通事理的四五十歲有滄桑的人,來問你事你就重視,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問你事,你可以忽略嗎?如果一個人做到無眾寡,無大小,對什麼人都不怠慢,這就叫泰而不驕。
最後一點叫威而不猛,真君子他是威嚴端莊的,但是他並不凶悍,並不凶猛,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一個真君子,出門見人做事,他的衣冠是整整齊齊的,眼光中有一種磊落,眉宇之間有一種坦然,對人有一種尊敬,別人儼然一望,心生敬畏。這樣的敬畏,其實是一種深刻的尊重,並不是懼怕,它跟你的權勢無關,跟你的地位無關,跟你的財富無關,它關乎一個人的品德和尊嚴。有些人他可能很從容,但看完以後就讓人尊敬,這樣的人,就是孔子所說的威而不猛。他不需要外在的凌厲猛烈的氣勢,富有攻擊性。
真君子從不攻擊他人,他只拓展自己。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五美。
篇三
說到孔子的思想,不能不提到他的治世理念,後世一直有這樣一句話,叫“半部論語治天下”。在《論語》裡,到底有什麼樣的治世思想?在今天相隔兩千多年以後,到底還有沒有價值?
提起儒家的政治理想,一言以蔽之,就是德政。也就是說,在春秋孔子生活的年代,那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環境,當時是一種宗法制,沒有現代這種法律制度。以禮樂,道德,作為維繫整個社會秩序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所以,那時候諸子百家,在如何治世的問題上,其實有很大的分歧。
從儒家這個思想淵源一脈相承下去,有一個分支,後來就發展成了法家,主張嚴刑酷法。起碼在沒有進入戰國之前,在整個社會矛盾還不十分激烈的時候,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他所提出的政治理想,還是一種非常美好的,以道德維繫的理想。
今天,我們來評價孔子的一生,他這一輩子做了兩件事,一件成功了,就是他的教育,他被奉為萬世師表。另一件失敗了,就是他的治世,他的理想沒有行於天下,儘管他奔走在各個諸侯國之間,向各位君王遊說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結果很不理想。從當時到後世,在這個問題上,給他的評價絕大多數是否定的。
今天,我們再提孔子的治世思想,到底有多大的現實價值呢?現在,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提倡德政的?
孔子對於政治,有一個說法,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道之以政,如果治世僅僅用政治權術在那兒治理的話,再加上一個整齊大家的法度,就是齊之以刑,以刑法來加以約束。以政治加以管理,以刑法來加以約束好不好呢?挺好,能達到一個底線,叫民免。免什麼?就是老百姓能夠安***定地免去很多的刑罰。但是,這樣也有後後遺症。民免了,但是無恥,民免而無恥。僅僅是在行為上免予了刑罰,但不足以樹立他們的廉恥之心。也就是說,人的榮辱觀,光靠政治和刑罰,是確立不起來的。
第二句話,是孔子的一個理想,如果道之以德,用道德來進行管理,齊之以禮,用禮儀法度去進行統一約束,那麼,老百姓不僅知道有羞恥之心,而且能遵循正道,歸附遵守正道大禮,這就叫有恥且格。
這是孔子的理想。這樣一個道德,放在今天來看,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有法制的社會,法制是社會的基礎底線,它保障了公眾的權力,保障了公眾的安全。那麼,道德是什麼?道德是在法制底線上對於公民自律,社會核心價值的提升。在孔子那個時代,沒有法制底線,單純提倡以德治之,他一定是失敗的。
所以,有的時候,聖賢經典中的一些道理,隨著整個時代的變遷,有些東西過時了,而有些東西,則因為文明秩序的發達,社會的進步,多元保證的增加,反而比他那個時候更具有普世的意義。
我以為,以德治國這樣一個思想,在法制基礎的保護下,其實更具有它的價值。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孔子關於治世的基本要求。為政者一定要清正廉潔,以身作則,只有這樣,德政才會有一個正確的起點。孔子向來鼓勵弟子從政為政的,並經常前往親自考察指導,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就是看看學生們能不能做到以身作則。
孔子的子弟們,曾經去過很多地方,做過一些小官。子路曾經做過蒲縣的縣宰,有一次孔子正好路過蒲縣,想去看看學生。他進入縣境後,邊走邊看邊說:子路這個人不錯,一看就知道他是一個謙恭有禮,盡心竭力的人,好啊,真不錯!又往前走了一段,進了縣城,孔子邊走邊看邊說,子路治理這個地方,做得不錯啊,一看就知道他是一個誠實有信,而且能身體力行的人,真是不錯!再往裡走,走進縣衙,進了衙門一看說,我一看就知道子路觀察仔細,做事果斷,真是不錯!
這一路上,孔子大讚了子路三遍,陪他一起來的子貢感到奇怪,就問老師:你現在還沒有見到子路,你都誇他三遍了,到底是為什麼?孔子說:你看,我們剛進入縣境,發現路邊的田地整整齊齊,溝溝渠渠挖得很深很深,道路通暢,說明他謙恭有禮,能調動百姓,大家才能這樣盡心竭力,做得好啊!
我們又往裡走,進了縣城,看見房屋整整齊齊,沒有破敗跡象,樹木茂密,說明他為人篤誠有信,以身作則,沒有那種華麗的浮誇的風氣。你再看府衙內,居然十分清閒,沒有人來告狀,衙役們都在盡心地做著自己的事情,說明子路在這兒一定是觀察仔細做事果斷,所有的訴訟都處理完了。你覺得我誇他三遍為過嗎?
這個故事不見於《論語》,但是,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孔子的為政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i小路***,真正的政績,不一定表現在奏摺上,不一定說在嘴上,說我推行了哪些措施,真正的措施會落實在效果上。一看效果,你就會知道他是怎麼做的。一切用事實說話,一個好的治世之道,是會反映在國泰民安,百姓的這種利益上的。
儒家的思想,在他們的治世之道中,一脈相承。
大家都知道晏嬰,這是歷史上的一個名相。他在齊國做大夫,身正廉潔,自己一直坐一輛破車,劣馬拉車上朝,退朝。齊景公看在眼裡,覺得奇怪,就問他:是不是你的奉祿太低?為什麼坐這樣的破車劣馬上下班?晏嬰說:仰仗現在這麼一個好時代,我自己的家室都能安頓,我的朋友都有依靠,生活都不錯,有這樣的破車劣馬,可以依託我每天來工作,我已經很知足了。
齊景公想,一個大夫高官,這麼講是不是一種謙辭啊?下班以後,齊景公專門找了一輛最華麗的車馬,派一個叫樑丘據的人給他送去。但送到晏嬰府上,就被退回來。再送去,再退回來。如是者三,退了三次以後,齊景公臉上有點掛不住了,就把晏嬰找來,你是什麼意思啊?如果一定要堅持廉政,不坐華麗的車馬,是不是逼著寡人也不坐這樣的車馬呢?
晏嬰推心置腹地說,其實今天我們是一個很好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治世裡,老百姓衣食富足,但是在富足以後,最怕的是沒有廉政之心,不能以一種清廉正直來立世。光有外在的奢華,是不能讓一個清明世道長久的。那些高頭大馬,那些華麗的車蓋,您可以坐得,其他的高官也可以坐得,只不過我不想這樣做。因為國家委我重任,我下臨百官,如果我不能以身作則,又怎麼去要求別人清廉呢?現在,有這麼一輛破車劣馬代步,我已經足夠了。我擔心的是老百姓的浮誇,我必須做到這一點。
在中國歷史上,晏嬰的口碑流傳很廣,他所完成的,就是孔子說的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身正,政令就一定會暢達。孔子多次說: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苟正其身,假如一個人端端正正,讓自己的身心品格清正廉潔,於從政乎何有?在做政治工作治世管理上你覺得還有什麼難的嗎?但是,如果一個人,自己身不正,他又怎麼樣去正別人呢?以道德建立治世的體系,這是孔子一再堅持的德政理想。
真正知識通達之後,不是拿來炫耀的,而是要能夠為國家,社稷,百姓做點事情。
中國有太多太多的文人,只不過是失意的政治家,而太多的政治家,只不過是得意的文人,
子張問政,也是問老師,怎麼樣去治理世道?老師的回答只有八個字:居之無倦,行之以忠。一個人在做官的時候,安閒的時候,心中不要有任何倦怠之意,時時要讓自己是勤勉的,努力的。做事的時候,要保持忠心耿耿,做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就夠了。
子路問老師:怎麼治世?老師說了四個字:先之勞之。你要想管理好一方水土,為老百姓做點事情,修道路蓋房子,搞市政基本建設,大家挺勞苦,你身先士卒,你在他們之先,先去做這些事,叫先之勞之,老百姓就不以為苦了。你勤政,大家願意跟你一起做事。
子路覺得這樣說太簡單,請老師再多說一點。老師也很吝嗇,多說了兩個字:無倦,就是堅持這麼做,不要懈怠,不要讓自己疲疲塌塌,取得一點政績就居功自傲,心就倦怠了。要保持無倦,一直前行。這樣的心情,在治世之中,居安思危,但很多地方官在當時的政治秩序中,無安可居。也就是說,只有居危者思危,居安者思進,才能讓政治秩序,一直在勤勉之中,保持一種平靜的態勢。
孔子這樣一種道德理想,這樣一種清廉理想,太多太多。在中國文人身上,都有應驗的故事。文人蘇東坡,從密州遷到徐州,正好趕上大水氾濫,水已經在一個叫曹村的地方決堤,直逼徐州城。城裡的一些富人,紛紛外逃,為躲避洪水逃荒去了。蘇東坡拄著手杖出城,跟大家講了一句話:有我在,洪水絕不會沖垮城池,請大家回去吧!
大家回去以後,蘇東坡又拄著柺杖來到城池的駐軍中,請大家一起出來為百姓做事。不要說駐城軍隊,就是皇家禁軍,現在也要出來,趕快修堤保護這座城。接待蘇東坡的軍隊頭目,感動地說:太守,你不怕道路泥濘,這麼高的年紀,拄著柺杖親自來到這裡,我們何敢辭命?所有的人穿著短衣,光著腳,槓起工具,一路衝出來,築起一座東南方向的大堤,保住了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