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帶修改評語

  小學生寫作文難的現象層出不窮, 不知道寫什麼作文 不知道怎麼寫作文 ,已成為現在小學生最普遍狀態。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那是寒風凜冽的一天,北風像發怒的獅子似的一個勁地狂吼著。寒風襲來,如刀片割得讓人生疼。我縮著身子,哆哆嗦嗦地等著回家的車。目光呆呆地停留在路邊那發著微光的老燈上,心也似乎凝固了。

  過了一會兒,上車了,車內溫暖許多。我伏在前排的椅背上,無聊地注視著車內的人。只見車內似乎人人都心事重重的,不是面無表情,就是掛著一張苦瓜臉。

  這時,旁邊的一對母子進入了我的視線。那小男孩長得虎頭虎腦的,著一件農村特有的花格子棉襖。他喜滋滋地在這兒碰碰,那兒摸摸,玩得不亦樂乎。一旁的母親臉上也綻放著溫情的花,正會心地看著小男孩。

  我默默地看著,這時,車子沒有事先通告地猛一剎車。那小男孩順勢往前一撲,一旁的母親見了,眉頭立刻緊鎖在一起,眼神裡充滿著擔憂。她,自然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手護住自己的孩子。小男孩毫髮未傷。待車停穩後,母親詭異地迅速收回護著的手。我不解地盯著那母親的手。啊!血痕,好深的一個口子!怎麼回事?我的目光移到母子前排的椅背上,只見一根鐵絲朝母親面前立著,那鐵絲上還殘留著斑斑血跡。我全明白了。

  再看那母親,只見她把受傷的手放在背後,臉上並沒有緊鎖的眉頭,只是微笑著注視自己的孩子,眼神中有囑咐,有放心......

  我一下子愣住了,頓時,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整個人溫暖起來。眼前出現了母親在嘮叨,父親在為苦學的我煮牛奶......我的眼眶潤溼了。看看窗外,似乎明朗了許多,太陽也就要升出來了。

  是啊,一句囑咐,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不都是父母親對我們愛的體現嗎?

  簡評:文章構思巧妙,通過描寫自己在公交車上所看到的一幕,來體現自己對愛的感悟。一個母親本能地保護了孩子,全然不顧自己受傷的手,眼裡流露出的滿是疼愛。是啊,一句囑咐,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不都是父母親對我們愛的體現嗎?作者結尾揭示中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

  現代的冬天似乎還殘留著秋的殘妝,還保留著春的娉婷,像是在寒風中穿著短裙的女子,吃不准她的年齡.冬天因此有些朦朧的曖昧.

  古典的冬天是要下幾場雪的.雪大多在黃昏時飄灑開來,風便有了江南的溼潤,雪便有了江南的嫵媚.往往第二天就晴空萬里.天色和空氣都像被雪擦洗過了,澄徹,清新.窗外鄰家的屋脊上,一道白雪,一道黑瓦,黑白交錯,彷彿是首古詩,長長短短,平平仄仄.這樣的冬天,便有了古典的雅緻和韻味,冰清玉潔,晶瑩透明.

  現在的冬天雖然不冷,但空調依然開著.空調的面目有些呆板,或木頭木腦地懸掛在牆上,或傻里傻氣地站在客廳一隅.遠不如爐子令人感到親切,爐膛裡透出的紅光,在夜色中是嫣然動情的眼睛,朝著你一眨一眨的.水壺剛放上去時,滴下的水在爐子上發出好聽的"滋---"的響聲,騰起一縷白煙,有聲有色.擁著爐子吃一碗麵疙瘩,可以吃得滿頭大汗,寬衣解帶,如沐春風.若是擁著爐子溫一壺黃酒,煮一鍋羊雜碎,人也成了古典山水畫中的人物了.

  古典的冬天,吃完飯便早早睡覺,將身子緊裹在被子裡,緊裹起的還有冬天特有的黑甜夢鄉.風在屋頂的椽子間稀里嘩啦作響,像是群鼠奔竄.夜半常常被驚醒,只見月色滿窗,不如春的迷離,秋的明澈,夏的溫和,卻有冬的玉潔高雅.萬籟俱寂中突然響起夜歸人的腳步聲,踏在卵石路上,分外響亮.那腳步聲漸遠漸近,又漸近漸遠,伴隨著寒風敲窗,越加襯托出被窩裡的溫暖.再次墜進夢鄉,就像墜進雲端一樣,若神若仙了.

  古典的冬天除了雪,還有冰.搪瓷杯裡的冰,是一支巨大的棒冰,在夏天就要搶著去舔.連老城隍廟九曲橋下的綠波池,也冰得紋絲不動,靜默得無聲無息,不由得想丟一塊磚下去,冰塊立即碎裂開來,翹起的一角,迎著陽光一閃,然後緩緩地下沉,那微綠的湖水,沉睡了一覺,重新又粼粼地泛動.落盡葉子的枯枝,將麻雀嬌小的身影凸現在藍天中,弓弦響處,驚得麻雀急速地拍打著翅膀,箭般地逃逸.再望望空空的枯枝,心中有些惘然.

  冬天不再古典時,太平洋的平面正在漸漸地提升,洶湧澎湃海水侵襲著島嶼和大陸的堤岸.古典的冬天就不僅僅是詩意的美麗了……

  簡評:作者寫古典的冬天,辭藻華麗,如開頭“現代的冬天似乎還殘留著秋的殘妝,還保留著春的娉婷,像是在寒風中穿著短裙的女子,吃不准她的年齡.冬天因此有些朦朧的曖昧.”與下文古典的冬天有雪,有冰,吃完飯便早早睡覺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用三段式描寫古典冬天,結構安排巧妙,最後文章結尾寓意深刻,使文章更加耐人尋味。

  三

  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茶,以其芬芳之氣,甘美之味,給人帶來了生命的活力。爸爸常常跟我說起茶的營養成分、藥用功能、營養價值。

  爸爸很愛喝茶,為了培養我和媽媽的喝茶興致,今年春節,爸爸特地買了一套茶具回來。他一回到家,就大聲宣佈:“下面我們進行開茶儀式!”我爽快地說:“Ok!”爸爸熟練地擺好茶具,我們坐穩後,他開始向我們介紹茶具,有什麼孟成壺、公道杯……我也沒完全聽懂,茶壺只有拳頭大,茶杯小如核桃。我心有所疑:杯子這樣小巧玲瓏,能解渴嗎?“女兒,快把那盒鐵觀音拿來。”爸爸對我說。我拿起茶葉罐,揭開蓋子,頓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我把茶葉罐遞給爸爸,爸爸就開始動作嫻熟地進行洗茶具、放茶葉、倒開水,開水一進茶壺,茶葉一下子就竄到水面上,不時有一縷縷輕紗般的霧氣從茶壺裡冒出來,只見茶葉都浮在水面上。不一會兒,一片片原本縮緊的茶葉慢慢舒展開了,飄飄然地落了下去,像一個個精靈在清澈的水中舞蹈。

  爸爸蓋好茶壺蓋,把茶水倒入玻璃壺裡,又把玻璃壺裡的茶水分別倒進三個小茶杯,最後,爸爸把金黃豔麗的茶水端到我們面前,風趣地說:“皇后、小公主,請喝茶!”我笑著說:“遵命,父皇!”我們倆的話逗得媽媽哈哈大笑。我輕輕地拿起茶杯吹了一口氣,呷了一小口,嗯,有點苦,還不如大口大口地喝呢!說不定喝得快,苦味就沒有了。於是,我像老虎似的猛喝一口,頓時,感到嘴裡像打了麻藥,我吐了吐舌頭,媽媽笑著對我說:“女兒,你真是個急性子呀!”這時,爸爸告訴我,品茶很有講究,先是拿杯子,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在杯子兩邊,中指託在杯底,這種拿法叫“三龍護鼎”。喝時也有講究,不能大口大口地喝,而是要細細品味,這樣才能感覺其中的各種味道。聽了爸爸的話,我才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土老冒”。之後,我按照爸爸所說的又喝了一次,這次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沁人肺腑,一直甜到我的心窩裡。過了好久,嘴巴里還充滿了那苦苦的、甜甜的、澀澀的味道,真是回味無窮。

  原來這就是品茶。雖需等待,但等待之後又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覺,讓人享受到了“苦盡甜來”的樂趣。品茶如品人生,人生如茶,要細細品味。

  簡評:“品茶如品人生,人生如茶,要細細品味”這是茶文化的韻味,小作者運用語言、神態、動作和心理描寫,講述了“我”和爸爸沏茶、品茶的過程,茶水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沁人肺腑的感覺讓“我”領悟人生滋味,這也正是爸爸讓我品茶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