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群眾路線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證

  

  河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程偉 張富文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它包含著人民群眾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目前,在全黨深入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利於加強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凝聚共識,聚集合力,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根本保證。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明確指出:“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目的就是查擺和解決黨員幹部作風上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促使黨員幹部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密切黨群關係幹群關係,使我們黨能夠帶領人民群眾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推向前進。”

  中國力量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力量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主宰歷史沉浮的真正英雄。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鬥,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中國夢的實現需要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整合民眾力量,凝聚中國力量。

  中國共產黨來自人民,以人民群眾作為自己最深厚的根基。中國夢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夢,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沒有全國各族人民群眾力量的凝聚,是不可能實現的。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就要深入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黨同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聯絡,不斷地凝聚中國力量,激發和釋放人民群眾中蘊藏的無窮創造力,同心同德共築中國夢。

  中國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動力

  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堅持群眾路線,弘揚中國精神,需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力量去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彰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需要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以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

  堅持群眾路線,弘揚中國精神,需要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共同理想是當下中國人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現階段中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動力。共同理想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整合力和親和力,是凝聚黨心民心的重要力量。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激勵廣大人民群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奮鬥。

  堅持群眾路線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工作方法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堅持群眾路線,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這一根本認識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轉變為實現中國夢的根本方法。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前進的推動力量。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作為認識發展的總過程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一致的。

  堅持群眾路線,要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認識路線、工作路線變成實現中國夢的工作方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歷史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有機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的認識路線、工作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有機統一。強調“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這實際上是要求廣大黨員幹部要掌握並運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通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廣大領導幹部走向基層,深入實際,貼近群眾,傾聽群眾心聲,體察民情,反映民意,運用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方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是人民追求幸福的夢。只有人民幸福了,中國夢才能更感人。實現中國夢,要讓中國人民在逐夢過程中感到幸福和溫馨,一定要堅持群眾路線,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通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解決人民關心的實際問題,才能為中國夢的實現不斷積聚正能量。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必須及時解決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必須用發展的辦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正確協調各種利益關係,強調:“面對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和懈怠,必須再接再厲,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和協調人民內部的利益關係,統籌兼顧不同地區、部門、階層、民眾的利益,爭取取得利益的“最大公約數”,讓更多的人民群眾滿意,只有這樣,才能凝聚社會共識。

  著力改善民生是實現中國夢的首要之義

  改善民生是中國夢的內在應有之義。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堅持群眾路線,抓住改善民生的關鍵環節,讓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增加人民福祉。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在民生改善的逐步積澱中穩步實現。

  改善民生是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絡群眾的具體要求,也是黨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國夢過程中的重要工作。強調:“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因此,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抓住民生改善的關鍵環節,實幹興邦,力戒空談誤國,循序漸進,克勤克儉,不斷增加人民福祉,使人民夢想成真,演繹出自己的人生精彩。中國夢不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是能夠通過黨帶領人民群眾在踏實努力、不斷奮鬥、逐步改善民生中實現的偉大理想。

  來源: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