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群眾路線不動搖主動溝通不動搖

  如何準確把握新媒體時代受眾特點,不斷提升公安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關鍵在於及時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和傳播特點,更新觀念、改進方法、創新實踐,積極傳播有利於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好聲音”,著力增強有利於警民關係和諧的正能量。

  深層次認識新媒體時代公安宣傳工作重要性。一是充分認識新媒體時代的巨大影響力。目前,我國網民數量已經超過5.91億,手機使用者突破11億,微博使用者和微信使用者分別達到8億和4億。微博、微信、QQ等新興媒體所具有的快捷、便利、實時等特點,使得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的傳播效力越來越邊緣化,新興媒體已經成為滋生和引領社會輿論的集散地、群眾參與社會管理和表達個人訴求的主陣地,學會在全時空、多角度的社會監督下開展工作,這是公安機關和廣大民警無法迴避的現實需要。二是積極轉變新媒體時代輿論應對觀念。始終堅持執法為民、群眾路線不動搖,堅持文明、理性和規範執法不動搖,堅持主動溝通、接受監督不動搖,堅決摒棄對社會輿情敵視、忽視和輕視的錯誤態度,牢固樹立輿情就是警情、輿情源自實情,公開培育權威、平等促進和諧的新時期輿論觀。善於綜合應用各種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做到防範輿情隨時隨地、掌握輿情快速準確、處置輿情及時有效。三是真正重視公安宣傳輿論工作。繼續堅持公安宣傳輿論“一把手”工程,各單位主要領導要親自抓、班子成員要共同抓、職能部門要具體抓,定期分析形勢任務、妥善解決重大問題,保證政工***宣傳***等部門實時參與或知曉重大工作安排,為推進公安中心工作搭建“順風車”。

  高水平提升新媒體時代公安新聞宣傳工作。一是加強傳統新聞宣傳陣地建設,做大做強省內平面媒體的警務專刊***欄***,側重加大打擊違法犯罪成效、預防性法制資訊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治安工作的宣傳力度。同時,努力提高省級以上主流媒體發稿量,擴大陝西公安工作在全省、全國的知名度。二是注重新聞宣傳策劃,通過開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的“三深入”活動,不斷髮現公安工作和隊伍中感人事蹟、典型案例或重要選題,組織邀請媒體記者等專門力量策劃開展專題報道,提高報道的故事性、可讀性。三是強化公安宣傳人人蔘與,樹立“人人是記者、時時有新聞、處處皆媒體”的觀念,在建好專職宣傳幹部隊伍的同時,大力強化基層通訊員隊伍配備並切實發揮作用,豐富新聞來源和新聞素材積累。四是改進宣傳工作考核辦法,強化考核專案的全面性、考核方式的動態性,完善網路媒體考核標準和方式,增加過程性考核結果在年度評先評優中的比重,激發公安宣傳工作隊伍積極性。

  立體化塑造新媒體時代公安隊伍良好形象。一是實行品牌傳播,製作、播出、發放反映公安工作的形象宣傳片、海報、手冊、治安提示牌等一系列形象宣傳媒介,強化警察在社會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塑造。二是繼續密切警民聯絡,積極開展愛民實踐和“警營開放日”、“當一天警察”、“警民相約警務室”、“警民懇談”、“向群眾彙報”等交流活動,推動安全防範宣傳進社群、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活動。進一步加強網上互動,充分利用公安入口網站、網上警務室、政務微博群等,推動警務公開、網路問政。三是樹立過硬典型,提升選樹工作的群眾性、規範性和透明性,注重發掘、表彰、宣傳一批紮根基層、愛崗敬業、敢於創新、群眾認可的身邊典型,要特別重視將群眾參與引入典型選樹工作,增進警民互動和互信。

  全方位提升新媒體時代輿論引導能力。一是提高發現和防範能力,做好與上級宣傳部門聯動,重視與各級各類新聞媒體的日常聯絡合作,做好事先評估和引導預案准備,做到有備無患、同步進行。二是完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修訂完善有關輿論工作規範性檔案,健全組織領導體系,明確工作任務和執行制度,採取有效措施,闡明事實、消除誤解、清除謠言,掌握話語權。三是提高民警隊伍與媒體溝通水平,開展好分級分類培訓,提升各級領導和廣大民警的輿論引導意識、新聞業務知識、與群眾和媒體打交道能力。強化善待媒體、善用媒體理念,主動同媒體交朋友,認真落實各級新聞發言人和重大新聞釋出制度,提高每個民警的媒介素養,在嚴格遵守宣傳紀律的前提下,及時滿足媒體正當新聞需求,在新聞採訪報道中加深理解,合作共贏。

  新媒體時代,公安機關要與時俱進,轉變理念,不斷提升公安宣傳工作的傳播力、影響力,更加積極主動地順應民意、迴應關切、改進工作,努力在新的起點開創公安宣傳工作新局面。

  ***作者系陝西省省長助理 公安廳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