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與社會隨筆
《品德與生活》教材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品德與生活》教材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課程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實現了教材功能的轉變。它不再是教師的“教本”,學生的“學本”,而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憑藉的範例、話題,是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文字,是引領學生進行生活的橋樑,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柺棍。我們在教學中,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從整體上把握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基本思路和特點。弄清每篇教材的編寫意圖和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用好新教材。
通過學校生活,二年級學生的自理能力有了提高,能做到關心集體,熱愛學校,能自覺的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教師要多指導、多教育、多開展活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對自然現象或生活中的問題有探討的興趣。讓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要改變過去“我講你聽”,“我問你答”,學生圍著老師轉的局面。教學中要真正尊重學生、依靠學生,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考慮其興趣,研究其需要,充分調動他們內在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以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建構。
在教師引導下,兒童能不斷髮展和提高,教學中該導的不導,放任自流,不是課改的方向,教學應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不是生活的翻版,教師應注意對兒童課上生存的問題進行篩選,對學習的反饋進行指導,引導兒童在多元價值中做出正確的合理的選擇。
篇二
今學期由於學校的人員調整,根據學校的安排我擔任四年級《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開學的前兩週,上課時,我發現學生們上品社課無精打采,學習的氣氛遠不如語文、數學,就連老師提出的問題都不是太感興趣,儘管我努力的引導他們讀文字、看圖片、列舉與他們生活緊密相關的事例來調動學生積極性,但是課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
正在我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有問題時,第三週上課更令我大吃一驚:課堂上有的同學偷偷寫語文、數學作業;有的同學居然把嶄新的課本撕破了,更有甚者拿鋼筆、彩筆在書上亂塗亂畫,把書上畫的一些著名人物“改頭換面”。看到此現象,我又驚又氣又難受,驚的是學生竟然這樣缺乏道德品質,氣的是學生竟然這樣不重視品社課,難受的是我們的品德教育竟如此失敗。
我努力地嚥下胸中的氣憤,靜下心來與學生們交談。在交談中我瞭解到學生們認為《品德與社會》學科是一門副課,沒必要認真學習,再說課文中的許多知識他們也聽不懂,還不如騰出時間學語文、數學呢。聽了學生們的話,我連續幾天陷入沉思,《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很好的學科,為什麼會陷入如此困境?怎樣才能使學生喜歡這門課程?經過思考與查閱資料,我認為《品德與社會》學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品德與社會》學科不受重視。素質教育已經提出了多年,但在應試教育模式沒有真正改變的情況下,社會、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重視這門課程而使它微乎其微。農村小學的《品德與社會》課程流於形式,成為所謂的副科,學生認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無的課程。
二、學生的作業多,負擔重。教師們為了讓學生考出好成績,加班加點加作業,學生的作業不按時交會受到批評,他們課餘時間寫不完,只能在所謂的副科上偷著寫,而比起音樂、美術、體育課來說《品德與社會》課又是他們最不感興趣的課程,於是《品德與社會》課堂成為他們偷寫語數作業的最佳選擇。
三、學生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有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絡,他們認為太簡單,他們在生活中就已經會了。而有些內容比如有關抗戰歷史、祖國建設歷史、科技發展等,農村學生們平日閱讀量小,聽的少,見得更少,這些知識離他們又太遙遠。因此,他們對《品德與社會》學科不感興趣。
四、教師的身教作用發揮不好。有的教師對學生缺乏愛心,不尊重學生人格,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仍有發生,降低了思品教育的效果;小學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輔導,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應有的重視。
五、家庭原因。家庭是小學生初次社會化的第一場所,父母子女的天倫關係保證了父母通過教養子女來塑造其行為規範,引導其融入社會。一些家庭父母為了生計,無暇管教子女,難以發揮傳統的居家照顧角色,出現家中子女自理生活、無人管教現象,學校***教師***—家庭***父母***—學生***子女***之間的交流減少,使得社會不良風氣對小學生施加影響的機會和效果增強;還有一些父母以過於溺愛或過於嚴厲的態度來管教子女,使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較強,敢於反抗師長及父母,也滋生了桀驁不羈、自我本位、自我放縱等不良品性。
讓學生喜歡這門課程,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高認識,思想上重視《品德與社會》課
《品德與社會》學科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對《品德與社會》課要提高認識,就要從思想上重視,加強《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讓品德與社會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影響他們的心靈。
二、結合實際,讓道德教育工作有特點
農村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育應面向農村,緊密結合農村實際,突出農村特色。要利用《品德與社會》課加強愛農村、愛勞動的教育。與家長緊密配合,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僅僅停留在說教上顯然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實際採取多種方法來教育學生樹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課堂教學,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
農村小學在《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過程中,往往均採用了單一的、古老的說教式教學模式。這種以說教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現實社會面前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要改變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就要改變過去的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方法。可採用自主探究法,問題討論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學生揹著沉重的作業包袱怎麼能快樂健康的學習?把玩耍的時間留給學生,把學習的空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識,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自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樂群、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學會健身、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篇三
這學期本人承擔了二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的教育教學工作,教學中,我把思品與生活課的教學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絡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何謂善、惡、美、醜,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力量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後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傳統的思品教學是“封閉”的,“靜態”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缺少兒童暢想、暢言,缺少主體參與。本學期二年級的品德與生活教學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找突破口:
1、廣闊的教學陣地。開放教學要打破教學場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學外,還可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到教室以外的場所去進行教學活動。領學生在校園內進行教學活動,及時進行“打掃落葉”、“你丟我撿”的活動。
2、互動的動態式討論。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多樣化的情境式表演。我結合有關教學內容,採用講故事、聽歌曲、情感朗誦、角色遊戲、小品表演、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情境表演”。
4、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我們的作業設計要衝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跟生活接軌,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變得生動、活潑、有趣。“
5、與少先隊活動緊密結合。學生的天性是樂於自己探索,好遊戲、活動,課堂上的說教再生動也缺乏形象性、參與性,而少先隊活動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藝術性、知識性、參與性於一爐,要求學生誠實友愛,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說謊,做誠實的孩子;知道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認真完成集體交給的任務,愛護班級榮譽,關心和愛護同伴。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節課就能解決的問題,為配合好品德與生活教學,我制定了每週每月的規範目標,使課堂上的熱情延伸到課外。經常不斷地進行課後導行、鞏固,使學生把熱情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內容上,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