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狀物隨筆

  我手寫我心中物,初二學生都寫哪些狀物隨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一:常德絲絃

  常德絲絃是流行於洞庭湖一帶的民間曲藝,以揚琴、琵琶、三絃、京胡、二胡等絃樂器為伴奏樂器。它源於明代江、浙一帶流行的時調小曲。明清之際,攜伎往來貿易的商賈將這些時調小曲傳入常德,與常德方言融合,逐漸演變發展為常德絲絃。

  常德絲絃是一種民間說唱表演藝術,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說唱穿插交替,容量較大,可以演唱有人物、有情節的大型故事,也可以演唱短小精悍的段子。

  常德絲絃傳統演唱形式是坐唱,大都是演唱有故事、有人物的長段絲絃。演唱者一般為6人,分別扮演生、旦、淨、醜等不同角色,併兼操樂器。樂器分別為板鼓、揚琴、琵琶、京胡、二胡、三絃,其中掌鼓者兼指揮,把握整個演唱的節奏。如果演唱曲目中的角色多於演唱者時,則每人除擔任一個主要角色外,再分別兼任。現在,由於絲絃演唱藝術的不斷改革、發展,演唱形式也多樣化了,不僅有單人演唱、雙人演唱、群唱,而且還作為絲絃戲搬上了舞臺。同時有了專門的樂隊,不再用演員兼任樂師。伴奏樂器也隨之增多,除原有樂器外,又加上了高胡、長三絃、低音提琴等,給常德絲絃的伴奏增添了色彩。

  篇二:菊花

  我家有幾盆美麗的菊花,我特別喜歡。那半圓形的花瓣散開來,陣陣幽香令人陶醉。

  我最喜歡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有碗口大,那麼純潔,如用漢白玉雕刻的一樣,飄若浮雲,淡儀

  淑容,亭亭玉立,頭稍低,像一個羞澀的小姑娘;那盆紅色的菊花,也別有情致,小巧玲瓏,清新俊俏,又微微仰面,有些得意的神色……

  菊花雖然沒有茉莉的芳香,沒有玫瑰的引人注目,卻有自己特殊的美。它美,不只美在外表,更美在它的奉獻上。他的花瓣可以製成茶葉,清香宜人,而且還有藥用價值。

  我喜歡菊花的高風亮節,讚美它的不畏嚴寒,欣賞它那頂風冒雪怒放的精神。敢於百花爭豔,敢於風霜搏鬥,它的勇氣更令我深深折服。

  菊花自古就是詩人讚美的物件。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朝飲木蘭之墜露,西餐秋菊之落英。”晉代陶淵明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宋代陸游詩:“菊花如端人,獨立凌冰霜。……紛紛零落中,見此樹枝黃。高情守幽貞,大節凜介剛。”

  菊花真美啊!我愛菊花的婀娜多姿,我更愛它那不屈不撓的精神。

  篇三:看煙花

  今天,天空中到處都是五彩繽紛、各式各樣的煙花,因為今天是農曆2006年的最後一晚。

  仔細豎起耳朵聽,煙火聲響著呢,“轟”的一聲,把我的耳朵都震聾了,那震耳欲聾的聲音,如果在你沒防備的時候響一聲,準把你嚇得半死。要是輕一點的,在你耳邊響也不過如此。

  你看,東邊散發出來的煙花好漂亮啊,一陣聲響後,天上出現了許多小星星眨著眼睛打著小燈籠向我們打招呼,隨後,都化成了一條條閃亮的流星劃落,這是我認為再那一個爆竹裡散發出來最好看的一個,還有的是一陣聲響後,有著紅紅綠綠的焰火,接著慢慢消失了,成為一個個光點。還有的我也不多說了,總之這個爆竹裡面爆出的煙花,總是非常豔麗,非常與種不同。你在看西邊的煙花,小雖小,可是每個差不多都不一樣,這一個放出來是綠顏色的,那一個放出來是紅顏色的,再一個是金色的,接著是混合的,還有許許多多種顏色,最為絢麗的是還有紫色和藍色,這可是一般煙花中稀有的顏色。

  最後,我給你講講煙花升上去爆出來的形狀吧,我覺形狀最多的還算是菊花形狀,看上去圓圓的,後面好象也有一樣,最少見的是一個小鳥形狀。

  今天,我看的煙花,真是色彩斑斕,與眾不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