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變窮了呢
也許因為生長在農村的緣故,從小目睹了父母掙錢的不易,花錢時的精打細算,我對錢有著一種特別的敬畏。
因為家裡窮,手裡很少見錢,對錢的印象不深,但是每每看到父母為錢而愁,我對錢的概念就會格外的明朗,有了錢,柴米油鹽的生活才會有著落。
從小我就聽父母的話,努力學習,心裡只有一個夢想,一定要考出農村去,將來進了城,有了一份好工作,生活才會變富裕。
後來我工作了,每月工資不足二百元。但那時的我,覺得自己蠻富有的。每月存一百給父母。剩餘的錢買一件當時流行的外衣才十五六元,棉衣二十來元,燙一次髮才四元錢,逛一次公園門票才兩元。對於當時怕胖,又流行減肥的我們,三四十元的伙食費足矣。
我很滿足這樣簡單而富足的生活,工作勤勤懇懇,休息時逛街會友,領略大自然風光。生活在自我倍感愜意的淡淡年華中流淌著溫馨。
平凡的歲月圈畫出我們單一的生活。沒有想過去遊歷名勝古蹟,閱盡大自然風光,飽覽群書,品嚐山珍海味。小鎮的偏遠,落後,更讓我遠離了潮流,不懂得追求時尚。錢在那年那月除了解決溫飽,似乎沒有滋生更多的消費空間。
待到改革開放的春風颳遍大江南北的時候,人們的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農村包產到戶收成高,農民勁頭足。養殖業、畜牧業、林果業、水產養殖業不斷在家鄉的廣沃平原上安營紮寨。村裡的泥濘路,變成了石子路,到現在的柏油路,村民生活富裕的同時加快了追求的步伐,毛驢車,馬車,騾子車很快便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小四輪,播種機,脫粒機,拖拉機,大馬力等不斷開進了農家院落。曾經歷經風雨,演繹歲月枯榮的茅草屋,土坯房,如今已經變成了紅磚瓦房,瓷磚貼面的空心板房。私家車,鄉間別墅更是讓從農村走出來的我,概嘆不已。
擁有幾百畝甚至上千畝地的農場主,已經成了現代農村快速發展,翻身鉅變的領頭人。夏天僱長工,湊短工,管理于田間地頭。當白花花的棉花,紅彤彤的辣椒等送進了工廠,這些農場主們捲了鈔票,住進城裡的樓房或別墅,享受城裡的冬日暖陽,感受城裡的恬淡浪漫,或是與家人,朋友一起遊山玩水,開闊眼界,享受和諧生活的甜美饋贈。他們成了城裡人眼中的佼佼者。
時過境遷,社會的發展城市的繁榮,絢爛了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的心跟隨時代的腳步蠢蠢欲動起來。走進城裡,有一個城裡的家,是曾經的夢想。工作,照顧孩子我們已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不知不覺間,我們被包裹在了奼紫嫣紅,霓虹閃爍,浪漫不解風情的繁華歲月中。
騎著自行車上班,我們感覺有點累。那就換吧,買一輛電動車,不用蹬,手上輕輕一加油門就走了。穿行在林蔭道上,心裡愜意了好久。
再看看身邊的人,學了駕照買了車,開車兜風,逛景點,或是趁節假日大假帶親邀友自駕遊。心也變得癢癢的。不行我也得學。想著自己早已過了學啥會啥的年齡,但還是不死心。
雖然感覺學費有點貴,但也要學。學車的時候總怕教練罵,認真地學,牢記操作要領,沒想到倒樁四天就過了,場地一星期就得了滿分,就路考犯了一個低階的錯誤闖紅燈,來了第二次。
終於開上了車,上班不足五里路,管他呢享受是在第一位的。車要年審,車要加油,區區一點工資,裝在口袋裡,怎麼沒見怎麼花就不見了呢?
現在的我們,所有的衣裝,要跟隨潮流,過時了再貴再好,都不屑往身上穿。就連手套,保暖的,防晒的,蕾絲的,長款的,短款的,樣樣要具備。什麼樣的內衣,配什麼樣的外搭,什麼樣的場合,著什麼樣的裝,都有講究。什麼樣的季節,背什麼樣的包,要有品位。鞋子要和衣服搭配好,不能亂穿。長筒襪要買一打。很容易刮破了,一天一雙。
還有孩子的教育費用,外出旅遊費用,人情應酬開銷。從來沒有仔細地算過,總覺得現在的錢不經花,總覺得曾經自豪拿工資的我,現在怎麼變窮了呢?
有人說工資再漲,也漲不過當下人們消費水平的增長,是呀!我們的生活好了,我們的追求高了,我們的願望多了,美好的生活不斷翻新著我們的消費花樣,可我們困窘的心總在錢與消費之間掙扎,真的是我變窮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