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事哲理名言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生活、實踐交往經驗的積累。其中蘊藏有非常豐富的指導人生、處事的哲理,對於提高每個人的道德倫理、人文素質、人生修養,對於怎樣做人、怎樣處事都有較高的價值。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
:
百善孝為先,凡有孝行者、必是端人正士、或為奇特英豪。
萬惡淫為首,心念淫慾、皆邪辟之流,終必無惡不為、喪身敗德,歷觀不 爽。
凡人有勢不可倚盡、有福不可享盡、貧窮不可欺盡;此三者乃天地迴圈,周而復始。
一日行善,福雖未至、禍自遠矣;一日行惡,禍雖未至、福自遠矣。
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行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虧、日有所損。損人不益己,切宜戒之!
現在之福、積自祖宗,不可不惜;將來之福、貽之子孫,不可不培。
現在之福如點燈、隨點則隨竭;將來之福如添油、愈添則愈久。
我施有恩、不求回報;他結有怨、不與計較,這中間,寬了多少懷抱。
忍不過時、著力再忍,受不過處、耐心再受,這中間,除了多少煩惱!
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見人不是處、只消一個容字;自己難過處、只消一個忍字。
忍為無價之寶,戒是護身之符。
忍得一番橫逆,便增一番氣度。
謹則無憂、忍則無辱、靜則常安、儉則常足。知足常樂、多貪則憂。
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
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德業常看人勝於我者、則愧恥自增;境界常看人不如我者、則怨尤自寡。
人雖至愚、責人則明,雖有聰明、恕己則昏,但當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聖賢地位。
寧心安無事而家貧,莫煩惱多事而家富;
寧無病而食粗飯、莫有病而食良藥。
常思困危難免、處富自然不驕;每思疾病煎熬、無病雖貧亦樂。
房屋不在高堂、不漏便好;衣服不必綾羅、和暖便好;
飲食不在珍饈、一飽便好;娶妻不在貌美,賢德便好。
世俗煩惱處、要耐得下;心懷牽纏處、要割得下;
境地濃鬧處、要淡得下;意氣忿怒處、要降得下。
圖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業;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將來之非。
人非賢莫交、物非義莫取、念非善莫起、事非是莫說。
事當快意時須轉、言當快意時須住。
不可言之事、口莫說,不可行之事、心莫萌。
為政之要、曰公與清;成家之要、曰勤與儉。
讀書成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者富之本,儉者富之本。大富由天,小富由勤。
學得一分痴呆、多一分快活;學得一分退讓,討一分便宜。
安詳是處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灑脫是養心第一法。
奢侈是為惡之根、淫慾乃喪身之本。
以忠孝遺子孫者昌,以智術遺子孫者亡。
事雖小、不作不成;子雖敏、不教不明。
耳不聞人之非、目不視人之短、口不言人之過、庶幾為君子。
腹不飽詩書甚於餒,目不接前輩甚於瞽,身不遠聲色甚於阱,骨不脫俗氣甚於痼。
人當交厚時、不可盡以私密事語之,恐一旦失歡、則前言憑為口實。
至失歡之時、亦不可以切實之語加之,恐忿平復好、前言有愧。
縱與人相爭、只可就事論事,決不可揭其父母之短、閨門之醜,此禍關殺身、非止有傷、長厚己也。
交財一事最難,雖至親好友、亦須明白,寧可後來相讓、不可起初含糊,俗雲:“先明後不爭”,至言也。
路當窄處、須讓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須留三分與人食。
富以能施為德、貴以能下人為德。富貴子弟宜學寬、聰明子弟宜學厚。
人之所賴以生者惟錢財,能於錢財上寬一分待人、省一分濟人,若能事事留心、久久習慣,雖不見福、而禍自消矣。若一味刻薄以為得計、一遇飛災、蕩家傾家,所入不償所出、悔之晚矣。
凡人在顛沛患難之中,用言為之解釋,上資祖考、下蔭兒孫。
推人與扶人、皆是一般手;贊人與陷人、皆是一般口。
寧用扶人手、莫開陷人口,人若依此說、生子增福壽。
人若依此勸、前程永久固。
待有餘而後濟人、必無濟人之日;待有暇而後讀書、必無讀書之時。
大丈夫當能容人、毋所為人容。多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多一倍享用、減一分志氣。
人不能無錯念頭、須要扯得轉來。
快意之事、不可多得;有便宜處、切勿再往!
損人利己、終無顯達;害眾成家、決不久長。
田野小民、斗粟尺布,人市營求、能賺幾何?切不可向他身上討便宜,亦仁人之培德。
狂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如此,何況於人乎!
有福莫享盡,享盡見貧窮;有勢莫使盡,使盡冤相逢。
福宜常自惜,勤宜常自恭,人間勢與福,有始多無終。
暗箭射人者、人不能防,借刀殺人者、己不費力,自謂巧矣、而造物尤巧焉,我善暗箭、造物還之明箭,而更不能防,我善借刀、造物還之以自刀、而更不費力,然則巧於射人、殺人者,實巧於自射、自殺也。此所謂天道好還!
積財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為子孫作富貴計者、十敗其九,為人善行方便者、其後必昌。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日日行方便、時時發善心,千經萬典、孝義為先,天上人間、方便第一。
終身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餘。
作好人、眼前覺得不便宜,總算來卻是大便宜;作不好人、眼前覺得是便宜,算來算去、總是大不便宜。
舉手打人、舉足踢人,最是惡事、最是險事、未必便至於死,但一踢、或其人不幸遭病死、或因別事死、便不能脫然無累,保身保家、戒此為要。
世界第一好事、莫如救難濟貧,濟人不在大費己財、但以方便存心,殘羹剩飯、亦可救人之飢;敝衣敗絮、亦可救人之寒。酒筵省得一二味、饋贈省得一二品、少置衣服一二套、省去長物一二件,發出一分慈悲心,切切為貧人算計,存些盈餘以濟人急難,去無用可成大用、積小惠可成大德,此為善中一大功課。
少殺生命,最可養心、最可積福,一般皮肉、一般痛苦,誰不知刀俎之間何等苦惱,我卻殺生以日用口腹、人事應酬,略不為彼思量、豈復有人心乎!供客勿多餚品、兼用素菜,切切為生命算計,稍可省者、便省之,省殺一命、於吾心有無限安處,積仁慈念、自有無限妙處,此又為善中一大功課。
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天之道也。樂極生悲、勢極則衰,人之常也。
貧賤生勤儉、勤儉生富貴,富貴生驕奢、驕奢生淫佚,淫佚生貧賤……此迴圈之理也。
為善最樂、一語甚有味,然非身體力行者、不知也。
做個好人、身潤心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歡地喜鬼神欽,何樂如之,否則小人長慼慼矣。
天地間福祿,若不存些憂勤惕勵的心、聚它不來。若不做些濟人利物的事、消受不住。
臨事肯替別人想、是第一等學問。
遠非道之財、戒過度之酒,居必擇鄰、交必擇友,忌妒勿起於心、讒言勿宣於口,骨肉之貧者莫疏、他人之富者莫厚。
克己以勤儉為先、待人以謙和為首。常思已往之非、每念未來之咎。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遺子孫。
世間事須留餘地、有餘地則轉動自如。世人事事欲做盡、愛使滿風帆、一時豈不快意、第恐難為轉身地步。
自妻妾而外、皆為非己之色,淫人妻女、妻女人淫,夭壽折福、殃流子孫。少年竭力保守、視此身如白玉、一失手即粉碎;視此事如酖毒、一即立亡。須臾堅忍、終身受用,一念之差、萬端莫贖。
飽暖思淫慾、欲淫慾熾、乃致死之由;飢寒起盜心,盜心起、有殺身之禍。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路,以其善惡之良心未泯也。為善而急欲人知、善處即是惡根,以其貪念之私情未化也。
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名歸之。
孝悌忠信認得真、乃希聖希賢地位;酒色財氣看得破、即學佛學道根基。
佛祖無奇、但作陰功莫作孽;神仙有法、只生歡喜不生愁。
父母年老之時、乃與人子相聚之時短矣,晝夜孝養不足、奈何漠視置之哉,一則以懼、當反覆而深思也。
以愛妻子之心事親、則盡孝;以保富貴之心事國、則盡忠。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
世人多惑風水之說,有貪求吉地、數年不得葬其親者,有既葬不吉、一掘未已,至改葬三四次者,有因爭地致訟、未入土而家已蕭條者,有兄弟惑於各房風水之說、至骨肉化為仇敵者,年復一年、幾無入土之望,一遇水火漂焚之虞、悔何及哉!嗟乎!龍穴非遙、只在心田方寸地;牛眠伊邇、空勞踏破嶺頭雲。
有錢常記無錢日、安樂須防患病時,休恨眼前田地窄、退後一步自然寬。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