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類文章

  職場是完全不同於校園的地方,在職場裡摸爬滾打、生存、發展、競爭,首先要懂得的就是“職場規則”,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怕老,可能是對自己不滿意

  不知從何時起,人們對年齡的關注越來越強烈。不管年輕還是年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嘆自己“老了”。尤其是年輕女性,彷彿一過30歲,就有一道無情的坎兒橫在心中。

  近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一篇題為《不管年齡幾何,都有追逐夢想的權利》的文章,其中提到,不少同學找不到當年的激情,女生們甚至在討論退休的打算。一時間,對年齡的心理感知這一話題引發熱議。

  國內某諮詢公司調查了3000多名受訪者發現,86.5%的人存在年齡恐慌,35歲左右的人最嚴重。他們自覺無法與有活力的年輕人競爭而擔憂前程,尤其是女性糾結於生子和升職的心理衝突,進而產生“年華逝去”的危機感。心態年輕與否還體現在是否願意汲取新知識上。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不願學習新東西。即便學會用QQ、微信就能拉近與兒女的關係,他們也總是以“老了,學不動了”來拒絕。

  “人們在過了青春期後,就慢慢開始恐懼衰老。”蘇州榮格心理諮詢中心高階督導王國榮表示,年齡有生理和心理兩種,心理年齡與所處環境有關。對自己年齡的感知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一個人所在社會的方方面面。

  北京師範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李君指出,對於中青年人來說,年齡漸大、容顏漸衰、事業未成,讓很多人悲觀、消極,甚至自卑、恐慌。對於老年人 來說,身體老化本來就讓他們力不從心,退休引發的心理落差更使其萌生孤獨、自卑、空虛、抑鬱等不良情緒,對衰老的擔憂和恐懼也日益增加。王國榮對此表示, 年齡恐慌與社會變革大、知識更新快及物質主義流行都有關係,歸根結底反映出逃避現實的心理。“現在不少人,總喜歡說如果自己再年輕多少歲就好了。實際上這是對現實、自身不滿的一個藉口。”

  王國榮進一步指出,中國人太過強調時間概念,對“老”很在意,存在“老無用”的錯誤觀念。然而,生命是一段完整的過程,不能片面地回顧某一階段。就像一年四季,各有各的光彩,人生也如此,每段年齡都有價值。

  王國榮說,活得充實的人不會因年齡而恐慌。因此,過分擔憂自己年齡的人:

  ■首先要問問自己為何恐慌,並藉此梳理人生。

  ■其次要懂得,名利雖是努力方向,過分 看重卻適得其反,不如專注於把當下過得更精彩。

  ■再次,與其耗精力與衰老做無謂的抗爭,不如修煉內心,用更積極的心態參與到社會活動中。

  ■最後要轉變年齡觀。

  不少人已習慣接受35歲以上就無法再就業、50歲之後將被社會拋棄的觀點,這與美國、日本等國家差異非常大。在這些國家,經常可以看到頭髮花白的老人還在很開心地工作。因此,只要給自己機會,加上年齡、經驗與人生歷練,即使已過中年,也還有機會成功。

  李君最後指出,心理年齡折射出一個人的心態。因此,不管年齡多大,只要你希望去做一件事,比如繼續深造、學習一門新技術、去幼年時憧憬的地方遊玩,那就放手去做吧!

  篇2:克服負面情緒,加速職業發展

  職場負面情緒也是一種好訊號。只要我們用心傾聽,每一種負面情緒都告訴我們工作中是哪裡出現了問題。通過負面情緒診斷職場狀態,是一種加速職場發展的不錯方法。

  向上的情緒是我們職業向前發展的動力,負面的情緒更多的時候阻礙了我們的職業發展。如何在負面情緒中獲得正向的力量加速我們的職業發展呢?分享給大家三招用來幫助我們鑑定職場問題,去除負面情緒的同時,加速職業程序。

  ■沒興趣——厭倦

  繁瑣簡單的事情重複做的時候,一般容易會讓我們興趣缺乏,外在的表現是厭倦。厭倦是什麼樣的情緒?生理上出現感覺遲鈍、動作不協調,心理上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速度下降。當我們意識到我對工作產生了厭倦的情緒,下一步就知道原來是因為工作中有自己不感興趣的部分。

  建議:

  □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工作交叉分配,可以有效緩解不良的情緒,增加工作效能。 □培養興趣,給不感興趣的工作細分小目標,每一個小目標的達成都會是一次興趣點的提升和培養。

  ■缺能力——焦慮

  新的專案拿到手,工作做到一半卡住了,人際關係不和諧都容易表現出焦慮。焦慮是什麼樣的情緒?生理上腎上腺素水平升高,心理上害怕、提心吊膽、忐忑不安,情緒易激動,易發怒,感到不滿意。這時我們需要靜一靜,意識到我們有了焦慮的情緒了。再做下一步診斷,很可能是因為現有的能力達不到工作的要求才出現的問題。

  建議:

  □與他人協作,能力一時無法提升的部分也許別的人可以給到很好的支援。合作和雙贏的思想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是很值得提倡和學習的。

  □找到能力缺口,彌補他。人際關係有問題多溝通、工作軟體不會使用多學習等等。

  ■無意義——失落

  每天繁忙的工作,有時會佔據本該屬於自己的個人時間,工作和生活的失衡,很容易讓我們感到人生是缺失了一塊的,這就是失落。失落是什麼樣的情緒?生理上容易犯困,心理上覺得空虛,找不到價值感。當然並不僅僅是工作與生活失衡會導致失落,就工作本身而言也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我們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在工作中要的到底是什麼?金錢?高質量的生活?成就感?挑戰?還是別的。

  建議:

  □找到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每天分配出時間來去做。

  □在讓我們失落的工作中,從新挖掘一些對我們意義的東東,並且學習更積極的關注那些有意義的部分。

  其實無論正面情緒還是負面情緒,其實都是好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每一個負面情緒都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工作中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就可以更好的指導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加速職業發展。學會用情緒幫助自己診斷問題是很不錯的方法哦,你也可以試一試。

  篇3:更好地利用時間的祕密在於時間管理

  一首《時間都去哪了》,歌詞雖然很簡單,卻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我們在感動的同時,也在感慨時間到底去哪了?是誰偷走了我們本就不多的時間?

  ■缺乏時間規劃和工作計劃

  你是否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晚上回到寢室,感覺這一天忙的很累一直沒有休息,可是回頭想想,卻不知道自己都具體忙了什麼,更別提有什麼收穫,感覺都是在瞎忙活。時間就這樣毫無意義的沒了,我們卻一無所獲。其實我們缺少的是對時間的規劃和對工作的計劃,我們容易把時間投入到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從而導致了時間的浪費,學會做工作的計劃和時間的規劃,才能有效的降低時間的浪費。

  ■習慣拖延

  拖延也 是導致時間浪費的一個重要因素,也許我們會認為把事情拖到最後時間再做應該是節省了時間,其實不然,在開始做這件事情之前的時間裡,其實我們的心裡會不停 的惦記著這些事情,可能我們並沒有明顯的感覺,但是在無形之中影響了我們的情緒、思維等,進而也在無形之中浪費掉了我們一部分時間。同時當快到了截止時 間,我們在匆忙中完成了工作,質量往往不會很好,所以很有可能會導致多次的返工,進一步耽誤了很多的時間。

  ■缺乏整理

  第三種是缺乏整理,我們習慣了隨手把東西放到桌子上、座位旁邊,不去整理,將很多材料都堆到了一起,美其名曰放在了隨手可以拿到的地方,要找的時候一伸手就能找到。但其實當我們把很多東西都堆到一起沒有規律,當我 們找起來的時候往往需要重頭到尾都翻一遍才能找到,有時甚至要翻來覆去很多遍才能找到,其實這樣一來不但不是方便,而且變成了麻煩。更有甚者,把所有的東 西堆成了一大堆都不能在往上放了,哪一天一不小心散了一地,然後在胡亂的撿起來亂堆在一起,當需要的哪些材料的時候,估計要翻很久都不一定能夠找到需要的 材料。

  ■缺少彈性時間

  就想一副畫需要留白一樣,我們的時間安排也需要留白,不能把每一天每一刻的時間都安排的滿滿當當的,這樣看來時間完全利用,很有效率,但其實也是一個耽 誤時間的重要因素。因為在我們的時間都安排滿了的情況下,如果一旦出現一個突發事情,就會完全打亂我們原來的計劃,導致我們所有的事情都不能繼續,甚至有 很多時候可能都要重新來做,這樣我們做一件事就用了兩倍的時間。也許我們並不會經常性的發生什麼突發的大事,但是每天不在計劃中的小事耽誤的時間積攢在一 起,也是一個相當大的影響。

  ■沒有很好的精神

  我們時常會因為不喜歡做某些事而導致做這件事的時候沒有很好的精神,這樣就導致我們消極怠工,在工作的工程中浪費了很多時間,所以每天保持一個好的精神和一個積極的態度,也是降低時間浪費的好辦法。

  ■碎片時間的缺乏管理

  在這個資訊化的社會,我們的工作、生活節奏都很快,這也導致了我們的生活被分割成了很多部分,因此產生了很多碎片時間,我們現在的習慣是利用這些碎片時 間來刷刷微博、看看微信、上上網什麼的,雖然每一個碎片時間都很短,但是把一天所有的碎片時間都加起來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浪費掉了很多碎片 的時間。學會利用碎片時間,對於時間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以上只是一些客觀因素,如果真的希望時間有效的利用,那麼最主要的還是主管因素,如果我們沒事的時候都用來睡睡懶覺、打打遊戲、上上網、聊聊天、看看電影,那麼再有效的方法也不可能讓你不浪費時間。

  有效利用時間,每天進步一點點,那麼我們離成功就不會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