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不滿十六週歲的未成年人。那麼你對留守兒童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留守兒童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留守兒童的介紹

  2012年9月,教育部公佈義務教育隨遷子女超1260萬,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2200萬。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不好的“留守兒童”的事件,讓人們對留守兒童問題心理的剖析深入,使得一部分留守兒童的成長壓力增大。事實上,並非所有留守兒童都像報道的那樣只有不好的一面。堅強樂觀,自信懂事,天真活潑,愛玩愛鬧也是大部分留守兒童真實生活的寫照。

  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超高比例

  據2000年五普資料顯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近2000萬人。有專家推算和保守估計,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至少在4390萬以上。在一些農村勞動力輸出大省,留守兒童在當地兒童總數中所佔比例高達18%-22%。父母雙方都外出流動,兒童不能與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況在全部留守兒童中超過了半數,比例高達56.17%。因人口流動引發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

  為全面瞭解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特別是留守女童的生存發展現狀及社會保護現狀,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愛小丫基金委託鄭州大學和蘭州大學成立聯合研究小組,自2014年9月至同年12月,對四川、雲南、河南、甘肅、陝西、湖北六個中西部地區農村留守女童的生存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完成了《中國中西部農村留守女童生存發展報告》***2015***。共有6112名農村女童被納入實際分析,其中留守女童的比例為49.346%。

  監護不力

  據統計,80%以上的留守兒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監護和親友臨時監護,年事已高、文化素質較低的祖輩監護人基本沒有能力輔導和監督孩子學習。農村學校受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教學理念的侷限與制約,針對留守兒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關愛力不從心,學校與家庭之間缺乏溝通。家庭和學校監護不力,導致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輟學現象。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及初中教育的在學率都低於正常家庭兒童,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進入初中階段以後,留守兒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週歲留守兒童的在校率僅為88%。

  缺乏撫慰

  據西部某勞務輸出大省在一縣域內的調查顯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幾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通話、通訊頻率月均不足1次。由於父母長期外出,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心理問題得不到正常疏導,極大地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隱患,導致一部分兒童行為習慣較差,並且極易產生心理失衡、道德失範、行為失控甚至犯罪的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項調查顯示,19.6%的留守兒童覺得自己不如人,11.4%覺得自己受歧視,9.5%有過被遺棄的感覺。北方某省的一項調查顯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兒童所佔比例已高達20%。

  疏於照顧

  監護責任不落實,監護人缺乏防範意識,兒童防護能力弱,農村留守兒童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物件。公安部門統計資料顯示,被拐賣兒童群體中,第一位是流動兒童,第二位是留守兒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時得到父母幫助,極易釀成嚴重後果。

  留守兒童的解決對策

  多層面著手

  留守兒童問題是伴隨工業化、城鎮化程序和勞動力轉移產生,並將長時期存在的社會問題,解決好這個問題,關係到未來人口素質和勞動力的培育,關係到農村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也關係到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中央《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精神,就必須從法律、制度層面整體地加以考慮和解決。

  ***一***、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門應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學校佈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學校建設,讓留守兒童儘量住在學校。

  ***二***、建立多種形式的留守兒童的保護網路。比如建立以父母,親屬為主體的家庭監護網路,以基層組織為主體的管理網路,以學校老師為主體的學校幫護網路等,對留守兒童給予對口的幫助。

  ***三***、調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戶籍差別,並將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與城市民工子女入學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實行農民工“市民待遇”,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

  ***四***、各級政府特別是教育部門應該給予一定的扶持和幫助,政府應合理分擔留守兒童的教育成本,取消所謂的借讀費和擇校費。

  ***五***、 央視網訊息:27日上午,乘車深入位於秦巴山區的國家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陝西省安康市旬陽縣小河鎮金坡村看望貧困戶和農村留守兒童,並與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的父親楊秀峰通電話。

  關愛最重要

  留守兒童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龐大群體。2008年,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學者關穎發表論文稱,根據2008年調查的全國流動人口的規模以及幾個典型城市流浪兒童與流動人口的比例規律,民政 部社會福利司有關官員推算,全國流浪兒童約100萬。留守兒童成新來源,專家稱完善求助制度刻不容緩。

  留守兒童,一個令無數人關注的字眼再次牽動人們的神經。初冬時節,網友紛紛發起關愛和幫助流浪兒童的倡議與行動,“中國網事”記者也走進青海省大通縣,去看一看大山裡的孩子,希望此時書聲朗朗、笑容燦爛……青海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唐平說,留守兒童的問題,是家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擔當責任、勇於作為,就是為了孩子們的留守童年多一些溫暖,不再荒蕪。

  貴州畢節的5名男孩,用弱小的生命再一次讓“留守兒童”這個帶著酸楚的名稱,狠狠地觸碰了我們的內心。事發後,畢節市要求立即對全市範圍內留守兒童進行逐一排查,設立留守兒童專項救助基金,為做好留守兒童工作提供物質保障。專項救助、物質保障雖說是亡羊補牢,但畢竟也能體現對生命的敬畏。然而,對於這些孤獨地像荒草一樣生長的孩子,他們缺乏的,恐怕不單是物質的保障。

  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鄉村,這實在是一種痛苦和無奈的現實選擇,即便被父母帶入城市的孩子,在森嚴的城鄉壁壘面前,也不得不面對與城市融合的困境。這一問題註定會在一個時期內長期存在。而如何解決好留守流動兒童問題,也不是一個部門、一個機構能夠完成的事情,他們,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他們,渴望一個可以預期的未來。

  早晨6點,馬圈裡傳來幾聲咴咴聲,貴州大山裡的天空還蓋著一層朦朧的月色,11歲的熊守會已經摸黑起床準備上學。這個四面環山的苗族村落名叫勞動村,隸屬畢節市東北部的八寨鎮。村裡兩個組,100多戶人家,有66個子女在村裡的泥樹小學讀書,其餘的孩子在鎮上學校唸書,來回需要兩個小時。11歲的熊守會只有一件單薄棉襖,手都凍傷了......

  2012年12月14日上午7點40分,意外發生,光山縣文殊鄉鄒棚村村民閔擁軍,拎著一把菜刀闖進陳棚村完全小學,砍傷23名學生。據瞭解,被砍學生多為留守兒童。其中一個12歲的學生陳梅說她不怕疼,就是想媽媽。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朔北藏族鄉馬場村地處大山之中,全村有近400戶人家。多數家庭中只有爺爺奶奶照顧著孫子孫女,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春節和種莊稼的時候才能回家過幾天,和孩子短暫相處後又離開村子,走出大山去外面打工。新年來臨之際,7名留守兒童寫下他們的新年心願。8歲的鐵貴青和哥哥鐵富青跟著外公外婆生活,“我想要一把玩具槍”,這是鐵貴青的心願;12歲的鄭生秀和弟弟自小與奶奶生活在一起。馬上要到春節了,鄭生秀說:“等爸爸媽媽回家,就把外婆接到我家來過年。”10歲的鐵富青的爸爸媽媽一年有10個月在外打工,他把爸爸媽媽的照片放在書包裡,“我想他們的時候,就可以看一下照片”。

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