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推手實戰要領

  太極拳推手既有防身自衛的功效,又有強身健體的寶貴价值;既可用於競技體育比賽,又可用於大眾觀賞,這是中國傳統體育發展起來的一項對抗性競技體育,太極拳推手非常有希望成為一項世界性體育競賽運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簡述

  一、知形

  即對人體形體變化要有充分的認識。這裡主要是指導對對方形體變化的把握。如果對方力大速度快,我方自然不能以慢動作式的太極套路應對,只能隨人之進退快慢而相隨。

  隨機應變,既考驗我們的基本功底,也考驗我們的反應。

  在這一過程中,最佳時機在於把握對方最初的動作雛形,即“一動”。因為這時對方的速度、力量都未形成,最易處理。如果一動之機失了,可以繼續破壞對方的發力距離,使之不能將力量作用到自己身上,這樣自然無損亦。

  如果這一機又失去,則要用自己的身體承力、化力,使之在自己身上形成不能力點,沒了力點,對方的進攻同樣無效。這個過程,實質上就是從對方發力距離之外到對方發力距離之內的過程,是一個知拍功夫。這個過程,是大多數練太極者長期難以做到的難解之謎。

  二、懂勁

  這裡談的懂勁,其實在上面用身體處理對方的力點時已經開始發生作用了。在此基礎上,要做的是,在與對方相接觸的一瞬間,必須通過聽勁功夫,知道並把握住對方的身體重心及其移動趨勢。這樣,我們便可以掌握制勝之道。

  三、要做到化髮結合,同化同發

  許多人在實戰中常常感到:我破對方的招後再去打對方時,對方卻又變了,所以只能化了再化,永無發人之機。

  其實,這中間的祕訣在於沒有把握住化髮結合。太極中,從來都是陰陽共存,而沒有先陰後陽或先陽後陰之說。要做到化髮結合,其訣在於“遇力成樁”。

  而樁必須是活樁,一虛一實,實腿承力,虛腿調整重心並及時根據對方重心之運動而進樁摧力。

  也就是說,在承、化對方發來之力的同時,樁就要動起來,或進樁掤擠採肘、或退步施以捋、按之勁,或繞步而走,施之以擺、掃、挒、扭等勁。總之,必須化發同時,以樁摧力。

  太極拳推手的誤區和學習要領

  初練太極推手時,最容易有“頂、僵、丟、抗”四種病症出現。

  1、頂

  就是在與對手推手時勁力相接對項,彼用力,我也用力,以至出現敵我頂牛之病。

  對此,我們在學習太極拳推手時,要注意把握“順勢”的技巧。

  2、僵

  就是在敵手進攻勁力作用於我的身體時,自己無法化避開,出現了失機漏勢之病。

  3、丟

  就是在推手時不能將敵手沾黏固牢,而是與敵手脫離,有丟失之病。

  4、抗

  就是用自身的勁力相搏抵制住敵手的進逼,有剛硬而無韌柔之病。

  對於以上四種誤區,我們應該加以重視,首先我們先分析一下誤區的原因所在,主要有以下兩點。

  1、初習推手的人多數單純地追求技法和效率,急於求勝,因此寸步不讓,導致冒衝、冒進,頂牛角力,技法水平自然不能提高。

  2、有的學練者過多地沉醉於太極拳所謂的“化勁”上,你來我化,主觀上認為這是為了防止“頂牛”,而致丟、僵等毛病出現,結果使自已一直處於被動之中,更不能有所提升。

  推手過程達到“沾、連、黏、隨”的要求,應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1、在推手中應分清輕重虛實,做到“沾、連、黏、隨”。以虛實來講,即彼實我虛,而虛實的標準就是不丟不頂。只有如此,才能維持兩者之間的彈性連線。

  當對手攻我時,我空而勿抗,謂之“沽”;柔而勿頂,謂之“黏”:挫而勿僵,謂之“連”。對手避去時,我接而勿丟,謂之“隨”,力求達到均衡。

  2、掌握正確的推手技法,應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常用的習練推手技法有單手盤圈法、雙手捋按法、四正手和四隅手等技法。

  這裡所講的習練方法,是指以《太極拳論》為指導,按照太極拳所要求的勁路變化進行運用,如此獲得的紮實基礎,對提高推手技術水平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推手中要掌握上虛下實的變化規律,即上身要自然放鬆順活,腰、胯和腿部紮實穩固。

  腰是聯絡上下肢的紐帶,由腰發出的勁向下貫注於腳跟,向上可通過肩臂運行於掌指,因此,不論是前進後退,還是左顧右盼,上虛下實的變化都要掌握好,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整體勁。

  3、在推手中掌握好自身的平衡很重要。憑著和對手相觸的某一點,進行聽勁的走化,在變化運動中隨時掌握並及時調整自身的平衡狀況,只有這樣才能變化自如。這就需要練習“隨人”的技法。《太極拳論》中講“從人則活,從己則滯”,就是證明。

  4、堅持太極拳推手鍛鍊,正確掌握習練方法和技法要領,持之以恆地練習。,在練習中要體感悟專,不可急於求成、急功冒進。在習練推手的同時,也應強化拳架功法的修煉。

  拳架和推手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將兩者很好地結合起來習練,技術功法才能更為全面地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