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要領歌

  太極拳的練習要領和套路動作,基本上都是肢體放長的運動方式。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心靜神凝】

  未曾動勢心先靜,意聚神凝太極門。

  唯有行拳無雜念,循經修道內功深。

  【面容平和】

  秀如處女面如春,嘴角微鬆現笑紋。

  口齒稍稍輕合起,舌和上顎互依存。注:口齒稍稍輕合起,舌和上顎互依存。練拳時口齒輕合,舌舔上顎,其利有四:***1***避免不良空氣從口吸入影響健康:***2***避免同他人說話影響意聚神凝;***3***避免面部肌肉張弛無度而影響面容平和;***4***有利生津,唾液中含有多種有利於消化吸收和養顏美容的酶,近來科研證實,唾液中還含有一種抗癌元素,故多生唾液對健康有利。

  【全身放鬆】

  太極靈魂是至柔,化僵去拙放鬆求。

  開啟三線九關節,綿裡藏針何用愁。

  注:開啟三線九關節,綿裡藏針何用愁。

  “三線”,即身體兩側、正面、背面各為一條線: “九節”,是指這三條線上各有九個放鬆疏導的部位。第一線的九個部位是頭部兩側***重點在耳***、頸部兩側、兩肩、兩大臂、兩肘、兩小臂、兩手腕、兩手背、十指,第二線的九個部位是面部、前頸、胸部、腹、大腿面、膝、小腿面、踝、十趾,第三條線的九個部位是後腦勺、後頸脖、背、腰、大腿後面、腿彎、小腿肚、足跟、腳心。“開啟”,是用意念疏導三線九節的氣脈。意念在每個放鬆點上都要停留一會,配合呼吸一兩次。從第一線做起,意念從頭部兩側疏導放鬆到十指時,停留於中指端***中衝穴***,靜養一兩分鐘。第二條線的放鬆方法也是這樣,意念從面部疏導放鬆到十趾時,停留在大敦穴***大趾***上,靜養一兩分鐘。第三條線的靜養點是湧泉穴,意念從後腦勺疏導放鬆到腳心的湧泉穴時,在這個穴位上可多停留~會,不斷默唸“鬆”字。時間長了,兩腳如立海綿,蓮蓬鬆鬆,通體舒泰,太極拳“綿裡藏針”的勁逐漸由此滋生和增長。

 

  【虛領頂勁】

  喉頭微斂頜稍提,後脖勿和衣領離。

  長使頸椎中正豎,神清氣爽不知疲。

  【含胸拔背】

  意領雙肩微內合,含胸拔背即形成。

  乳頭氣往丹田送,起落輕靈不倒翁。

  【鬆肩垂肘】

  肘肩腕手肘居中,肘一下垂肩腕鬆。

  常想肘尖垂地下,肩鬆腕活力無窮。

  【尾閭中正】

  臀尖坐在腳跟上,提起精神氣不浮。

  兩肋稍微收一下,尾間中正體安舒。

  【腰為主宰】

  小腹自然稍下垂,鬆開腰隙見精微。

  周身轉動腰為軸,沉穩輕靈耐挽推。

  【眼為心苗】

  眼為大腦傳令兵,引領神拳妙法生。

  動時欲上先下視,定勢隨著主手睜。

  【開合呼吸】

  開合相隨呼吸生,開呼合吸了無聲。

  命門開出丹田合,都是腹中吐納成。

  注:開合相隨呼吸生,開呼合吸了無聲。

  太極拳強調煉意、煉氣、練身同時進行,內導外動,內外合一。所以,在行拳時,拳勢的卷舒開合要在意識的指導下配合呼吸進行,故日“開合相隨呼吸生”。以起勢為例, “兩臂前舉”是開,由下而上,由後向前,開自命門,是離心力,這時是呼,小腹外突。 “兩臂下落”是合,由上而下,由前向後,合於丹田,是向心力,這時是吸,小腹內收。在開呼合吸時,鼻以意封閉,氣定神閒,了無聲音。

  都是腹中吐納成。

  太極拳的呼吸方式,主張腹式呼吸運動,以意導引,腹中吐納,分為順式和逆式兩種。順式吸時小腹外突,呼時小腹內收;逆式與此相反,吸時小腹內收,呼時小腹外突。這種呼吸方式有利於呼吸與動作協調, “形神合一”,而且通過長期運動有助於調節神經, “按摩”內臟,暢通氣血,促進新陳代謝。同時,隨著小腹內收,肛門微提,也有利於增強括約肌和泌尿系統的功能。至於何種腹式呼吸方式好,各人根據自己的習慣決定。

  【亦虛亦實】

  首尾相交黑白魚,精微奧妙太倉儲。

  誰能解得其中味,虛亦實來實亦虛。

  注:首尾相交黑白魚,精微奧妙太倉儲。

  古人以黑白代表陰陽,以陰陽代表虛實。太極圖中兩條首尾相交的黑白魚,就是陰陽虛實的代表。首尾相交寓意互變,白魚黑晴和黑魚白睛寓意互有。這些精微奧妙都深藏在一個圓圈裡,圓圈之大無所不容,故稱“太倉”。我們掌握了虛實互變互有的規律以後,在練拳時就能做到該虛的虛,該實的實,實非全然站煞,虛非全然無力,陰陽互為其根,瞬間變換虛實。以“如封似閉”為例,當右捶回收變掌,身漸後坐,兩手掌心漸漸向內翻轉左右分開,鬆肩垂肘地上舉時,左腿由實變虛,右腿由虛變實,步形由左弓步變為右虛步,但左腳虛中有實,實在腳跟,右腳實中有虛,虛在腳掌。當兩掌前按時,步形又由右虛步變成左弓步,虛實相應變化,左腿由虛而實,右腿由實而虛,左腳的實中之虛在前掌,右腳的虛中之實也是前掌。反過來說,左弓腿的實中之虛在腳跟,右撐腿的虛中之實在腳掌。為什麼實中要有虛、虛中要有實?關鍵是為了轉換輕靈,忽現忽藏。因為換步時,倒轉虛實的程式是先碾後磨,後腳掌為虛中之實便於碾,前腳跟為實中之虛便於磨,這樣在轉體時就有圓活之趣。 “誰能解得其中味,虛亦實來實亦虛”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牽絲掛線】

  手足相連一線牽,抽纏絞轉在其間。

  磨跟碾掌換身勢,一道圓圈三變前。

  注:手足相連一線牽,抽纏絞轉在其間。

  太極拳“運勁如抽絲”, “運勁如纏絲”,要求手與手、手與足、足與足之間若絲牽連,上下相隨,向前退後一動全動,腳下走弧線,手上畫圓圈。太極拳的平圓、斜圓和立圓,就在這種牽絲掛線的抽纏絞轉中不斷形成和變化。以“野馬分鬃”為例,轉體上步時,前腳是絲頭,絲根在後腳,前腳上步時似有絲牽住。兩手也像各抓住絲頭上下分開,其根都在腳,前手的絲根在後腳,後手的絲根在前腳。這是上步分手時手足一線牽的要求。接著轉體抱球換式,先將後腳掌內碾,後手同時翻轉,似推動掌心斜向上的前手以肘為軸將掌心向內向下翻轉,此為下轉上折。當身勢由前進稍轉後坐鬆沉後胯時,在這倒轉虛實的瞬間,前手下疊牽動前腳以跟為軸磨轉45°,待全腳放平,重心向前轉動的同時,後腳掌繼續碾轉提起向前腳內踝靠攏,走的是環內斜線,後手同時繼續旋膀轉腕畫弧向前合抱到前胯腹下。經這一疊一收,換式成功。野馬分鬃的斜圓***弓步分手***和立圓***抱手收腳***,就在這個上下相隨的轉折疊換中形成和變化。

  磨跟碾掌換身勢,一道圓圈三變前。

  這兩句是講步法和手法的變換。步法碾磨已如前述。手法的“三前”是指:分手在眼前,畫弧在腹前,合抱在胸前。一道圓圈經過這三次變化合成。圓圈在身前繞行時,為了無凹凸和缺陷,必須旋臂轉腕,抽纏結合,高不過眉,低不過膝,胸前合抱,形成圓圈。合抱的形式,有兩臂疊加的十字抱,有上下相合的獅口抱,有左右相對的琵琶抱。畫圈時即使身勢下蹲,也要提起精神,豎起脊梁。

  【伸筋拔骨】

  肢體拉長經絡舒,暢通氣血不虛瘀。

  全身上下同旋轉,拔骨伸筋一吸呼。

  注:肢體拉長經絡舒,暢通氣血不虛瘀。

  太極拳的練習要領和套路動作,基本上都是肢體放長的運動方式。例如虛領頂勁與氣沉丹田、含胸與拔背、鬆肩與垂肘、開胯與屈膝等,都是使身肢在上下、前後、左右的對拉中拔長。在套路設定上,太極拳為了使全身各關節在運動中節節有序地貫串,各肌肉群在運動中合平規律地運動,實行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後、有左必有右,相吸相系、對稱平衡的原則,使肢體在對抗中拔長,得到均衡鍛鍊。以“左摟膝拗步”的定勢為例,左腿弓,右腿撐,兩腿、胯、膝、足要有前後對拉、蹬撐、鬆沉的意思。右手勁往前發,右足勁往後蹬,大腿做到鬆而不疲、挺而不僵,有勁起於根的意思;左手與左足,左手掌心向下向後鬆沉踏按,左足膝尖虛虛前頂,似樁直立,微有傾斜,手足有前後對拉的意思:右手與左手,右手指豎、掌心向前為立掌,左手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為俯掌,兩手要有上下、前後爭力的意思。這時,百會上頂,丹田下沉,小腹充實,勁貫四梢,使整個身軀都在對抗拔長之中。太極拳這種均衡放長肢體的鍛鍊,不但有利於培養柔中寓剛的搠勁。而且,隨著肌肉的收縮放長和關節的節節貫串,周身的肌肉纖維、韌帶和關節在均勻、連貫的旋轉中得到無微不至的運動,於是,經絡開張,氣血暢通,通則不虛,暢則不瘀。

  周身上下同旋轉,拔骨伸筋一吸呼。

  太極拳的伸筋拔骨是在動作的螺旋運動中進行的,表現為軀幹旋腰轉脊,上肢旋膀轉腕,下肢旋腿轉踝。這種源動腰脊、勁貫四梢的螺旋運動,是在一個呼吸之間完成的。這是太極拳練法的精華所在。武術首先是講技擊的,這種一動全動的作用,使對方直來的勁力成為我方動作弧線上的切線,從而受制於我。而對於強身健體來說,在同一時間內的一動全動,綜合性地完成神經、呼吸、迴圈、經絡、骨骼、肌肉、消化等系統的鍛鍊,是時間上最經濟、練法上最科學、作用上最全面的體育醫療保健方法。

  【龍盤虎踞】

  動若龍盤八面環,定如虎踞一方昂。

  龍盤虎踞交相變,踞踞盤盤才是拳。

  注:動若龍盤八面環,定如虎踞一方昂。

  盤,圓也。太極拳動必成圓,故以龍盤喻。所謂八面,是指太極拳把搠捋擠按採捌肘靠稱為八門勁,其中棚捋擠按為四正勁,方向為東、南、西、北,採捌肘靠為四隅勁,方向為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合成一環,人在環中盤拳,每動一勢“思想要照滿全身”,動作要支撐八面。

  踞,坐也,蹲也。太極拳圓行方止,行則八面支撐,止則一方專注,手眼身步無不聚焦於此。止時若虎踞,屈膝坐胯,精神集中,目光炯炯,氣勢軒昂,不可歪斜疲塌或橫眉怒目。

  動圓定方,方圓相生,無方不圓,無圓不方,故“龍盤虎踞交相變”。盤完一式,要有定勢,“不知定勢者不知拳”,確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