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女性領導力是怎樣的

  全球掀起了一股粉紅浪潮: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德國默克爾、澳大利亞吉拉德、巴西總統迪爾瑪、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泰國英拉……諸多女性的身影日益活躍。那麼?

  上海——亞洲協會2012亞太地區傑出女性論壇開幕之際,亞洲協會和李光耀公共政策學聯合釋出《上升到頂端:亞太地區女性領導力調查報告》。這一全新的研究成果,充分揭示了中國和亞太地區女性生存與發展的社會經濟現狀。該報告探討了性別差距問題,併為政府和企業提出了政策建議,從而減輕從出生到領導力等各個環節性別不平等的問題。

  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印度和其它強健的亞洲經濟體的快速發展,已經縮小了包括健康、生存、教育、經濟、政治等領域的性別差距。然而,一些根深蒂固的傳統卻變化緩慢,女性所面臨的某些社會問題依然存在,例如政府部門男性佔據主導地位,在公共領域和私營領域許多女性在事業發展中期放棄職業升遷等。

  儘管社會整體發展對女性領導力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兩者之間並不完全成正比例關係。某些社會高度發達的亞洲經濟體***如日本和韓國***,在衡量女性領導力的部分指數方面***如高階管理層中女性的比例、女性董事會成員的比例,薪資平等、福利待遇、女性參政***,表現非常不理想。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和香港,儘管社會高度發展,但是在性別領導力方面的差距依然明顯。

  亞洲各國需要採取切實的措施來解決“滲漏管”問題,即面對從中級管理層向高階管理層轉變的抉擇時,很多職業女性都選擇了放棄。因此,需要為女性提供各種全面而系統的支援,幫助其平衡職業生涯和家庭生活,以此獲得更大的職業發展空間。這些支援包括專業職業指導、女性及其配偶的孕產假期、更周到的兒童及老人照料服務、男女平等的退休和養老金機制等等。

  某些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和社會風俗也是亞洲女性領導力發展的重要阻礙。為了掃除這些阻礙,就必須加強更廣泛的公眾教育,推動轉變社會對女童和女性的“看法”和“評價”,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1***全社會必須認識到女童和男童一樣有價值;2***全社會必須認識到,女性的領導潛力和領導能力與男性相差無幾;3***“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必須有所改觀,兩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可以互換。這些轉變,將賦予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更平等的話語權和代表力,同時幫助其更好地實現其領導角色。

  改變社會固有的觀念和風俗,並非易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對男性、女性和青少年的教育,將成為其中一個重要推動力。平權思想和運動的推廣,也是一個重要環節,但這一切改變都需要時間。舉例來說,印度女性經過長期努力,積極參與了本國的基層政治建設,因此減輕了公眾對女性的歧視,也由此激發了更多年輕女性的積極性,取得了更好的教育機會和成就。除了推動平權運動以外,各國政府,尤其是中國政府和印度政府,還應該採取包括加強媒體宣傳在內的各項措施,制止針對女嬰的性別篩選。另外,政府還應該加強立法和執法,以減少針對女性的家庭暴力,並通過完善財產分配、法律援助及離婚自由等制度,給予女性有更大的話語權。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政府、警局、女權組織、律師、以及非政府組織之間的通力合作,樹立了令人欣喜的榜樣,極大地增強了女性的話語權和代表力,使她們更好地將個人能力奉獻於整個社會。

  與男性領導力的區別

  思維方式

  女性領導力 男女管理者不同的思維方式:在有意見分歧的情況下,雙方都想說服對方,這時男性管理者和女性管理者想要達到的目的或者說心中想要的結果是有偏差的。男性會不斷遊說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如果對方沒有接受,他會有挫折感。但女性面對分歧,通常考慮的是群體和潛在的關係,以及各成員的需要。她想要的是尋求一種大家能同心協力去實現的方式。大體上,女性更關注群體、關係,而男性更關注目標、策略。

  果斷並非武斷,在國際學者對男女領導行為方式的研究中得出,個人在決策過程中,與男性領導者相比,女性領導者更傾向於民主決策,而較少採用獨斷型行為方式。

  優劣勢

  除兩個領域外,女性的領導能力都優於男性。不過,男性在抓問題關鍵方面還是要略勝一籌。一項調查針對澳大利亞1800名男性和女性主管和經理的調查資料顯示,女性管理者更具戰略意識、冒險精神、人際交往能力和創新精神,但在情緒穩定方面與男性管理者差不多。

  不過男性在管理工作的整體掌控及關注利益回報方面要強於女性。與女性管理者相比,男性更關注工作本身,他們更專注於搞好工作而不是忙於處理各種關係。

  此外,男性更關注工作本身,更專心於搞好工作而不是忙著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他們更能適應層級、頭銜差別和升遷的過程。而女性更關注區域性周邊型利益,雖然在交談時女性更有親和力,但在大體上女性容易失去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