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徐本善生平簡介
徐本善,革命烈士,號偉樵,河南杞縣人。清光緒二十年回武當山。矢志清整道教,制定教規,率道眾懇荒種田自養,並四方募緣,集資維修宮觀及山間石板路,使武當道教展現振興氣象。1932年,遭國民黨殺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徐本善簡介
徐本善是著名的革命烈士,他的號為偉樵,他是河南省的祁縣人。徐本善出生在清朝咸豐年間十年,也就是公元1860年時期。他從小學習儒學,還學習了醫學,時常練習拳法。徐本善出家在武當山的紫霄宮,他是全真教龍門派的正宗的第十五代的弟子,後來,他前往南陽的玄妙觀,去接受三壇大戒。
在後來清朝光緒20年,也就是公元1899年的時候,徐本善重新回到了武當山。他的志向是去清整自己派別的道教,他制定自己的教規,率領了眾人去開墾荒地,種田以便自已自足,還召集四方籌集資金,想去維修自己的宮觀,以及山間的一些石板路,目的是希望可以振興道教的氣派,宣傳道教的精神氣節。在1932年的時候,徐本善遭到了國民黨的殺害。
在徐本善的革命生涯中,他因為仰慕紅軍和賀龍將軍打倒土豪和解救貧苦的威名,於是他親自率領了自己的徒弟手下50多人去下山來迎接紅軍。徐本善見到紅軍部隊整齊,紀律十分嚴明,所以就主動地把紫霄宮的父母殿裡面的住房提供給紅軍作為他們的司令部。徐本善還派了自己門下的幾位武功高強的徒弟去暗中保護賀龍將軍,還派出一些有一定醫術的人去跟隨部隊,救治一些傷病人員,護理他們,安排他們的飲食結構。賀龍將軍感知徐本善的熱情,感覺他性格豪爽,所以十分欣賞他,所以兩個人是忘年之教。
徐本善的故事
徐本善出生於1860年,死於1932年,是被國民黨人殺害。他的號是偉樵,道號是韓乙真人,是當時的杞縣人。年少的時候曾經跟隨父親拜為武當山的門下,對於武當山,那裡的氣象變化的景色,還有輝煌的一系列建築物,以及武當山人習得精湛的拳術,都深深吸引著徐本善,所以他放棄了自己當時想要出家的念頭。
徐本善20歲的時候,進去武當,拜了師傅,潛心研究武術,頗有造詣。徐本善的性情是十分忠厚的,而且他聰明過人,跟隨師傅誦經,可以說是過目不忘。他的武功在這麼長時間的訓練中武功造詣越來越好,但卻是深藏不露。他成名於宣統元年的時候,有很多人滋生事端,這些人蠻橫無理,口出汙穢之言。於是徐本善不得已展露出自己的武藝,拿起了一根很粗的木樑,大聲嚇退那些歹人,打得這些人個個跪地求饒。從此以後,徐本善高強的武藝被大家所熟知,大家都十分敬佩他,稱他為徐大俠。
徐本善還在當時保衛賀龍以及賀龍的紅軍部隊,他讓出自己宮殿的房間給他們作為司令部,他派出自己武藝高強的徒弟去保護賀龍大將軍,還派出一些有醫術學問的徒弟去照顧那些傷殘的紅軍們,還照顧紅軍每天的飲食。賀龍十分感謝徐本善,還拜了徐本善作為師傅,一起帶領紅軍去練習拳法,增加自己軍隊的實力。總而言之,徐本善和賀龍相互欣賞,相互尊敬。
徐本善治理道教
興修神道
武當山原有古神道,因年久失修,香客進山常有失足喪生或致殘事故發生。清光緒十五年***1889***徐本善領命為監工,興修武當升神道。身為監工,徐本善卻身先士卒,與民工打成一片,出力流汗,深受愛戴。襄陽府道尹熊斌對其十分賞識,新路竣工後,徐本善被襄陽道尹任命為武當山全山道總。
賞罰嚴明
徐本善主持武當山宮觀的時候,正是社會動盪、經濟凋敝的時期。武當道場管理混亂,道眾良莠不齊,再加上兵匪騷擾,官霸掠奪,武當道業已走向衰頹敗落。面對這一局面,徐本善認為只有加強宮觀內部的管理,才能恢復業已破壞的道風,中興武當道場。徐本善親自參與制訂了眾多教規榜條,在《續修太和山全志》中有詳細的記載。
在人事管理上,徐本善認為不論宗法等級尊卑都要盡職盡責,制訂了上自監院下至十八頭任人唯賢、量才選用的制度。分工明確,任務具體,獎有所依,罰有所據,賞罰嚴明。對高功、書記、副經、齋堂、園頭、門頭、院頭、司倉、迎賓、監院等制定了詳盡的職責和處罰條例,“倘有疏虞,有罰不恕”。徐本善所訂的執事條教榜不但體現了武當山宮觀管理制度中組織的嚴密,紀律的嚴肅,賞罰的嚴明,而且在管理手段上體現了集中與民主相結合的色彩。在賞罰上不是一人說了算,而是交由公議、公處;若是譽為叢林棟樑、大眾領袖的監院的失職行為,還要罪加一等而加倍罰齋。
清規戒律
為了扭轉道風,規戒道眾,徐本善認為還必須制定嚴厲的清規戒律。但在具體制定過程中,徐本善區別子孫堂與叢林堂的不同情況,在各宮觀內製定了不同的清規榜條。在《紫霄混元宗壇清規榜》、《五龍宮規條》等內容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一般來說,叢林堂的戒律更嚴於子孫堂 ,這是因為叢林堂多為遊方掛單之士,來自三山五嶽,魚目混珠,良莠不齊,真偽難辨,若不嚴加規戒,勢必會給武當清譽帶來不良影響。但不論何種榜條,都以五戒推衍而成,輕者祭祖跪香,重者杖笞焚形,大多采用了封建肉體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