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生平簡介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馬克思生平簡介

  馬克思,全名卡爾·馬克思,他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誕生於德國的特里爾城。母親是一位賢惠善良的婦女,父親是一位聰明傑出的律師。這樣的教育環境無疑給了馬克思的成長帶來一個良好的影響。

  馬克思從小就立下了偉志。馬克思自小就聰明好學,中學時期,他深受法國啟蒙思想的薰陶,想要為人類做出貢獻,小小年紀便已經有了偉大的抱負。中學畢業的時候,他在一篇文章中說道:“一個人只有立志為人類勞動,才能夠成為偉人”。他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先後在大學學習了法學、歷史研究、哲學等科目,隨後於一八三七年開始認真研究黑格爾學說。

  他在取得博士學位之後開始轉向政治領域,從事反對封建專制的鬥爭。在爭取民主的過程中,馬克思不僅發表政論文章,還給《萊茵報》寫稿,於一八四二年擔任了該報的主編。後來,馬克思來到羅茨納赫,與童年時代的女友燕妮結了婚。遷居巴黎之後,他開始積極參加法國工人階級的各種運動,結識了許多各國的革命家,巴黎的生活為他後來轉向科學共產主義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一八四四年,恩格斯來到巴黎訪問馬克思。從此他們倆開始了親密無間的合作。一八四八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成了科學共產主義的綱領性檔案並仍舊在為爭取民主做鬥爭。最終馬克思死於病痛的折磨,與他的夫人葬於一起。

  馬克思的人性論

  馬克思關於人性論的闡述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出發,認識到人是社會發展的產物,人是不存在善惡的,任何關於人性的論述,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是片面的,本質上都是唯心主義的觀點,而馬克思主義則跳出紛繁複雜的歷史表面,從歷史發展的本質出發,闡述了關於人性論的兩個基本認識。

  馬克思關於人性論的第一個基礎認識就是人性產生的物質基礎,馬克思認為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什麼樣的物質基礎上,人們就會表現出什麼樣的人性,無論是人性善良的一面或是醜惡的一面,都是人性對這一特定物質基礎的反映。正如資產階級的剝削本質一樣,正因為物質發展的還不夠豐富,因此總有一部分人無償佔有另一部分人的勞動,將來等到社會物質極大豐富,資產階級也就不復存在了。

  馬克思關於人性論的第二個基礎認識就是人性產生的文化基礎,他認為人是社會客觀存在的一部分,人處在什麼樣的社會中,就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思想,而他的思想又反映了這個社會發展的階段,因此馬克思認為人不可能產生所謂的超階級思想,例如資本主義發展就會產生資產階級思想,而無產階級思想的產生,正是因為十九世紀工人運動蓬勃發展的結果,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馬克思主義內容介紹

  馬克思主義的全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一是現代唯物主義,二是現代科學社會主義。現代科學社會主義包括政權理論與政治經濟學理論原理。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做出不同的答案。第一、從創造者的認識成果看,馬克思主義的創造者是馬克思恩格斯,之後再由各個馬克思主義追隨者進行不斷地發展與豐富。第二、從它的階級屬性上看,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奮鬥爭取而來的科學理論、第三、從它的物件和內容上看,馬克思主義講述的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與方法論,闡述關於自然、社會發展關係的普遍規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以及科學社會主義是它最重要且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馬克思主義分廣義與狹義。廣義上的馬克思主義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和在實踐中呈現持續發展狀態的馬克思主義。狹義的馬克思主義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馬克思基本理論體系。為什麼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要用馬克思的名字命名?恩格斯說過他並不否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成立是他與馬克思獨立完成的。但是絕大部分的理論成果都是馬克思自己研究出來的。我所提供給馬克思的,馬克思一樣能做到的,而我不能做到的,馬克思卻能做到。顯然,恩格斯的謙虛之言道出了馬克思的才能。

  為什麼西方國家反對馬克思

  這主要決定於馬克思主義思想在全世界的實踐情況。馬克思主義思想在全世界具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它的實踐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西方。

  十八世紀以後,西方的工業革命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這時候許多新思想應運而生。馬克思主義思想就是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但是一種新的思想的誕生並不代表所有國家都能夠適應。十九世紀二十年代,讓人望而生畏的經濟危機與戰亂逐漸讓西方工人階級產生覺醒的意識。西方各地逐漸掀起來大量工人階級解放運動。隨著二戰的結束,西方的經濟空前發展,馬克思所預想的階級矛盾並沒有發生,取而代之的是中產階級的大量出現,於是西方政府也開始注重社會貧富差距問題,工人階級力量漸漸消失。

  西方為什麼反對馬克思主義的另一個原因是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一個整體在西方世界失敗了。中西方的歷史發展狀況不一樣,思維土壤也是不一樣的。許多國家效仿西方國家的西方民主制度,結果往往不盡人意。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國家在全世界範圍內僅僅只有中國,越南等少數國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中國取得的發展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其他幾個國家都在積極模仿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並且實行積極的改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