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的放鬆階段
陳氏太極拳運動的一個優勢之處,就是在運動中使肌體得到儘可能充分和完善的休息與調整。它採用鬆、柔、圓、活的運動形式,是保證這一效果的關鍵,而其中放鬆就是首先要注意的。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
眾所周知,緊張的物體都有一個趨向,即放鬆態勢。尤其對生物體系來說,放鬆、鬆柔更是充滿活力的體現和要求。可以說,鬆柔、輕順的效能越好,身體的生命活力越強,如果能達到初生的嬰兒狀態,可以算得上鬆活之大成***道***。
陳氏太極拳的放鬆,包括意識放鬆和軀體放鬆兩個內容。意識放鬆是前提和關鍵。用陳鑫的話來說:“心中一物無所著,一念無所思……平心靜氣,以待共動。”軀體放鬆是意識放鬆的外在表現和反映,動作如風擺楊柳,渾身上下不顯一絲拙力,便是肢體放鬆良好的體現。思想意識能放鬆到什麼程度,則軀體形態的動作就能放鬆到相應的程式;反之,動作的鬆柔圓活熟練協調,同樣能促進思想意識的進步放鬆。
可見,意識上的放鬆和動作上的放鬆是相輔相成的。同時,放鬆和緊張也是一對相應的概念,思想意識放鬆並不是指大腦意識一片空白,心神呆滯,而是指拋卻生活中—切雜念和煩惱,全神貫注於拳藝的情景之中。軀體放鬆也不是動作上鬆懈和輕浮,而是除了完成規範動作所必需的肌肉收縮力外,其餘部位儘可能放鬆。
其實,放鬆,是人體的一種先天自然狀態,初生嬰兒和頑童時代,周身骨節柔創,血脈和經絡暢通,肌肉還沒有構成橫氣,也末形成不應有的條件反射和收縮態勢,可以算得上是最放鬆的狀態。隨著成長過程和外界環境的必然接觸,尤其是受重力因素的影響,手臂的屈伸抬舉、手的抓拿提放等等,自然形成需要肌肉收縮產生力量的一系列反射現象。因此,較力、摽勁等橫氣***肌肉用力時的膨脹力***表現,自然存在於生活實踐中。而太極拳則要“返先天”、“返童體”又無異於對多年生活經驗、閱歷和拙力方式的徹底革命。
初學太極拳者,大都思想緊張,身體僵硬,動作不能圓活柔順。因此,練拳時必須先從思想入靜著手,排除雜念,意靜神安,並由意念引導身體各部位放鬆,身心坦然。意念由靜入鬆,是陳氏太極拳放鬆的關鍵所在。在意念放鬆的前提下,誘導軀體各部位嚴格按照太極拳的規範要求循規蹈矩地練習。初學拳時,要求對每個動作手足的方向、角度、位置及其執行路線都要一絲不苟,並且嚴格按照身樁端正、虛領頂勁、鬆肩垂肘、含胸塌腰、束肋合腹、鬆胯圓檔、心氣和橫隔膜同時下降、氣沉丹田等要求,認真推求每招每式和每個動作的每一動務求形確無誤。
陳氏太極拳講究“責用意,尚行氣,戒用力”。思想鬆靜無為,意念專注於拳術之中,動作由慢入手,熟練後能快,快而復慢,快慢相間。動似風擺楊柳,輕似高空行雲,渾身不顯一絲一毫拙力僵勁,肢體鬆而不懈、不空、不飄、不浮。所用力量僅能拾起手臂即可,使兩臂像掛在肩上一樣,肩部同時要有鬆沉脫掉之感,正如拳論所講:“出手脫肩裡合肘,兩手扶助似水流。”即此意也。
初學者在盤架訓練中,注意架子不要放得太低。其一,架子太低會導致腿部承受負荷增大,上肢容易不由自主地增加僵硬之勁來減輕腿部的負重能力,不利於周身放鬆;其二,架子太低會導致腰腿轉換不靈,也很難調整襠勁的到位程度,還易犯蕩襠之弊病,腰勁很難做到向下鬆串,更談不上使勁力注入足底;其三,架子太低,套路動作很難做到平整***功夫深厚方能自如做到***,動作忽高忽低,又易犯鑽頂之弊病,是陳氏太極拳練習之大忌;其四,由於上述之總忌,周身不能放鬆,尤其是上肢用力過大,則會導致氣機留滯於胸肩之內,形成橫氣填胸,氣勁堵阻不能順達,更談不上氣沉丹田和腰勁鬆串腳底。為此,要求盤架訓練過程中,在放鬆的原則下,架子高低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體力情況和現有的功夫層次而確定。尤其是初學者,架子必須在適當高度的前提下進行練習。同時,手臂能展儘量開展***在不失鬆肩垂肘的原則下***,步伐能大則大,虛實比例也必須在大開大閤中轉換,以利於加強襠勁的調整能力,促使全身各部位在對拉拔長中得以放鬆鍛鍊。
一般來講,往往感受到的東西我們不一定能深刻理解,而理解了的東西我們則可以更深刻地感受。能在練拳盤架中理解和掌握放鬆狀態,才能更深刻地體悟到陳氏太極拳“鬆活”的無限妙處。
對初學者來說,在明師的引導薰陶下,再經本人細心揣摩,通過思想意識和拳勢動作反覆不斷的強化放鬆訓練即可基太上了解和掌握太極拳放鬆的方式和方法,才算得上入門功夫,而後循規蹈矩刻苦訓練,才有望登堂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