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陳涉世家的介紹
司馬遷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那麼你瞭解司馬遷的陳涉世家是怎麼回事嗎?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陳涉世家》是司馬遷著作《史記》中的一篇傳記,講的是秦朝末年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的歷史故事。陳涉世家司馬遷都具體寫了哪些事件呢?
在《陳涉世家》這篇傳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司馬遷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進行了細緻的描寫,《陳涉世家》完整而真實的再現了這次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過程和結局,並對陳涉在反抗秦朝暴政的鬥爭精神進行了詳細刻畫,體現了陳涉在農民起義的重要作用和他洞察時局的能力,以及優秀的組織才能。在司馬遷的《陳涉世家》中還反映出我國古代農民階級的智慧和敢於抗爭的反抗精神。
另外《陳涉世家》也形象的表現了陳勝和吳廣這兩個人物形象。兩個人雖都是農民出身,但陳勝胸懷大志,十分有政治遠見。他有智慧有勇氣,具有組織群眾、謀劃起義和領導戰爭的傑出才能,因此成為農民起義中的傑出代表。司馬遷對吳廣的描寫略微簡單,但從他和陳勝謀劃起義、誘殺將尉等事件中能夠看出,吳廣是一個機智多謀和勇敢無畏的人。從陳勝吳廣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敢於反抗暴政的偉大精神和英雄氣概。
司馬遷同時對農民起義軍內部的矛盾鬥爭進行了描寫,真實敘述了陳勝起義勝利,稱王后的驕縱心理,漸漸變得貪圖享樂、脫離群眾,體現了農民階級自身的侷限性。司馬遷巧妙的把握了這次農民起義的發展程序,同時又善於用語言、動作以及神態刻畫人物形象,從而真實生動的為人們再現了這段農民起義歷史。
司馬遷的《陳涉世家》讓後人瞭解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歷史圖景,對於我國的歷史研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司馬遷退禮的主要內容
司馬遷退禮的故事是一個出現在小學教材中的故事,史書上具體沒有記載。這個故事講的是司馬遷拒不收禮的事。
當時司馬遷已經是太史令了,有一天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派了僕人給司馬遷送了一份禮物。司馬遷的女兒小心翼翼的把禮物開啟,裡面裝了一對晶瑩剔透上好的玉璧。小女兒不禁驚呼,這對玉璧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寶啊。在屋中寫《史記》的司馬遷聽到了女兒的聲音,於是就放下筆出來一看究竟。司馬遷看著玉璧,把它拿在手上仔細看,稱讚道,真是白璧無瑕啊。女兒聽到了司馬遷的稱讚,心裡很高心,拿著玉璧不肯放下。司馬遷就語重心長的和女兒說,白璧最可貴之處就是因為它沒有瑕疵,這就和我們人是一個道理。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太史令,不敢自比這麼好的白璧,但是把這白璧收下,那麼思想上的瑕疵就要多了。女兒聽了司馬遷的話,就把玉璧還給僕人,退還給李廣利了。
這個故事其實多半是杜撰的,退禮的故事有很多,大概是將別人退禮的故事算在了司馬遷的頭上。但是這篇文章中所表現的司馬遷公正無私、淡泊名利的精神卻是值得人們學習的。歷史上的司馬遷也確實是這樣一個人,作為歷史的記錄者,司馬遷必須做到公正才能夠將歷史書寫好,而從司馬遷沒有錢為自己贖這死罪之身,就知道司馬遷也是個淡泊名利,不看重錢財的人了。
司馬遷是太監嗎
太監是指那些被閹割生殖器之後失去效能力,在古代皇室專供役使的男性官員。太監的定義裡面有幾個重點,一個就是被閹割,另一個是供皇室使用的役使官員。
而司馬遷呢,司馬遷是漢朝的太史令,是寫史書的人,並不是專供皇室使用的用人,另外司馬遷是被處以宮刑,而太監是被閹割的。雖然在實際操作上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本質上還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而且太監大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在外生計都成問題,所以才選擇自宮或者閹割進宮當差。而司馬遷則是受到牽連而被迫接受宮刑,這也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
太監的被閹割之後是進宮當差,而司馬遷受宮刑之後則是奮發圖強,以先賢為自己的榜樣,以完成著作《史記》為自己的精神支柱,最終完成了中國史上第一部紀傳體的史書。這部被魯迅先生稱作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瑰寶,對後世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在承受奇恥大辱之後,司馬遷和太監所做的事情有天差地別,因此這樣偉大的司馬遷怎麼能被稱為是太監呢?
但是如果有人說失去效能力被閹割的人都是太監的話,這樣三觀不正的言論和思想我們都應該摒棄。總之,司馬遷不能算是太監,他只不過是一個因為他人誣陷而受到牽連而被處以宮刑的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