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國內的企業家

  在經濟新常態和改革攻堅的背景下,隨著大學生就業人數的增多和國家創業條件的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自主創業的隊伍中。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時勢造英雄。福建新大陸集團總裁胡鋼,剛剛42歲,已是一個擁有總資產十幾億元人民幣、集團旗下擁有12家控股企業,包括一家上市公司即福建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產業橫跨電子資訊、生物製藥和環保三個領域的民營科技企業的老闆。誰能想到,十幾年的商海生涯中,他曾兩度白手起家呢?

  胡鋼屬於典型的福建人,頭腦聰明,做事踏實,能吃苦耐勞。1975年,他高中畢業後,也像周圍的同齡人一樣,到農村上山下鄉。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他對知識的渴求。所以,恢復高考,他就考上了福州大學自動化專業。

  畢業後,胡鋼在福建省電腦研究所工作了六、七年。這期間,他主要從事研究工作,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成果。當時電子部還把他列為學術帶頭人的培養物件,這使得他有機會參加中國IT行業一些政策、方案的制定工作。

  而他的重要成果當屬中國第一塊漢卡的開發,這解決了英文軟體無須修改而直接處理中文資訊的問題,在當時極為轟動。18個月後,聯想集團還專門請他去看他們的漢卡研究成果,徵求他的意見,可見這在當時是很先進的。

  但是,胡鋼所在的單位卻未能充分意識到它的作用,沒有及時加以完善,反而互相扯皮。最終,這個成果只賣了一千多套,賺了2、300萬元人民幣的利潤,頭頭認為這已經很不錯啦。

  萌發了自己創業念頭

  這種體制讓胡鋼非常不適應,因為它產生不了很好的效益。他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產品是失敗的。一個技術人員的發明創造,重要的不是看它得了什麼獎,而是能否被社會接受,能有多大的市場佔有率。對這種體制的失望,讓胡鋼萌發了自己創業的念頭。重新創辦全民營企業

  於是,1994年初,胡鋼放棄了在實達所擁有的利益,再次兩手空空,重新創辦全民營的新大陸。周圍的人不理解他為什麼在事業如此輝煌的時候卻激流勇退,去借錢辦一家小公司。

  現在回過頭來看,胡鋼一點也不後悔當初的選擇。也許,正應了那句老話:是金子總會發光。事實證明,短短的七年,新大陸已從幾百萬元的小公司發展成為總資產十幾億元的高科技企業集團。目前,新大陸集團旗下擁有12家控股企業,包括一家上市公司即福建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產業橫跨電子資訊、生物製藥與環保三個領域。

  胡鋼介紹說,新大陸在電子資訊領域的業務主要有兩大塊,一塊是終端機應用性產品,包括金融POS、終端、二維碼技術和機具、高速公路監控系統、電子稅控裝置等等;另一塊是系統軟體產品與服務,包括行動通訊支撐網、金融電子化核心業務等系統軟體,並已開始介入網路軟體和服務領域。

  在生物製藥領域,以目前在國際上領先、也是中國國內唯一的國家一類癌症檢測試劑TSGF為龍頭,正在把體外生化試劑做強做大。在環保領域,拳頭產品是國際上一流的新型紫外消毒技術和裝置,目前市場很暢銷,且已經開始進軍國際市場。

  回顧自己十幾年投身商海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成功人士胡鋼仍然有著很深的危機感。所以他總是提醒自己不斷地學習、創新,從別人的失敗中研究正面的收穫。

  他相信,現在是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絕好機遇。因為,政策環境的改善,政府對民營科技企業發展的大力支援,科技產品與服務需求的提高,為民營科技企業的大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舞臺。他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的企業在市場的浪潮中做強做大。

  篇二

  俞敏洪,男,漢族,1962年生,江蘇江陰人,民盟成員。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大學學歷。1985年任北京大學外語系教師,1993年創辦北京新東方學校,2003年成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

  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民盟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俞敏洪領導的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目前在全球擁有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天津、南京、成都、重慶、瀋陽、深圳、長沙、濟南、哈爾濱、襄樊、太原、多倫多、蒙特利爾等地的十八所新東方學校,兩家專業研究機構,五家子公司及北美分公司,業務涵蓋教育研發、圖書雜誌出版、線上教育、教學軟體開發、文書寫作、留學諮詢等多個領域。

  俞敏洪創業故事

  新東方在美上市,造就了俞敏洪這個新的億萬富翁。有人說他是中國最成功的老師,有人說他是一個純粹的商人,把這兩個角色結合在一起,俞敏洪這條路走得並不輕鬆。

  北京時間9月8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首日收盤於20.88美元。新東方董事長、持有公司31.18%股權***4400萬股***的俞敏洪的資產一躍超過10億人民幣,成為中國最富有的老師。

  作為國內最大的英語培訓機構,新東方聲名赫赫。十幾年來,它幫助數以萬計的年輕人實現了出國夢,眾多莘莘學子藉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有人評價說,“在中國,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能像新東方這樣,站在幾十萬青年命運的轉折點上,站在東西方交流的轉折點上,對中國社會進步發揮如此直接而重大的作用。”

  這樣的讚譽現在看來也許並不為過,但對於創辦新東方的俞敏洪來說,當初卻根本沒有這樣的“雄才大略”。

  失意的80年代

  俞敏洪的授課風格被學生們總結為“激勵型”,他常常用到的一個例子就是自己的經歷。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後回到家裡餵豬種地。由於知識基礎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敗得很慘,英語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語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孫山。那時俞敏洪並沒有遠大的志向,作為一個農民的孩子,離開農村到城市生活就是他的夢想,而高考在當時是離開農村的惟一出路。儘管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俞敏洪仍在微弱的煤油燈下堅持學習。

  1979年,縣裡辦了一個外語補習班,俞敏洪擠了進去,這是他第一次學習外語。住在30人一間的大房子裡,俞敏洪的感覺就是進了天堂:可以一整天都用來學習了,可以在電燈下讀書了。到了第二年春節,俞敏洪在班裡的成績已經進入前幾名。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