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歷史典故的對聯

  中國的歷史有著五千年的。對於中國的歷史上典故,其實有很多,那麼大家知道有哪些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摘抄

  1、宦官自討沒趣。

  明嘉靖年間,有個宦官到浙江公差,一日同南北兩位戶曹喝酒,仗勢借酒醉出言道:

  南管北關,北管南關,一過手,再過手,受盡四方八面商商賈賈辛苦東西。

  同飲的一個紳士打抱不平對道:

  前掌後門,後掌前門,千磕頭,萬磕頭,叫了幾聲萬歲爺爺孃娘站立左右。

  上聯揭露戶曹貪贓枉法,下聯嘲諷宦官賣身求榮,讀來令人痛快。

  2、唐寅嘲商人。

  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寫一副對聯,唐欣然揮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財源似水流

  商人嫌對聯發財的味不濃,唐伯虎見他是一俗夫,便又寫一聯嘲笑之:

  門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蟲隊進隊出

  夜裡銅錢要象冬天蝨子越摸越多

  誰知,商人卻十分喜愛這副不倫不類的對聯。

  3、 進退兩難。

  從前,有位秀才在結婚的當天早上,父親突然去世,只好喪事喜事一起辦。按風俗,喪事喜事都要貼對聯,秀才犯了難,有位文人卻寫了一副對聯:

  臨親喪,作新郎,哭乎?笑乎?細思量,哭笑不得

  辭靈堂,入洞房,進耶?退耶?再斟酌,進退兩難

  這副對聯,真實的描繪了當時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4、 窮秀才改聯抱不平。

  從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錢均買了“進士”,一年春節,為了炫耀門庭,貼出了這樣一幅春聯:

  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對聯貼出後,鄉親們很憤怒。有個窮秀才因無錢行賄,年年落榜,故在夜裡將春聯改了幾個字,為:

  父進土,子進土,父子皆進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5、 鄭板橋聯辱知府。

  鄭板橋任縣令時,知府孫嘉新派人求字,鄭知孫搜刮民財便寫了一聯: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橫批:前程金修

  推薦

  1、三國名人入對。

  四川內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塔中有一聯說景,實則諧音含三國六個人名:

  身居寶塔,眼望孔明,怨江圍實難旅步

  鳥在籠中,心思槽巢,狠關羽不得張飛

  2、 乾隆出謎聯。

  有一年元宵節,乾隆與群臣猜謎,出一聯: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相仿,既非家禽,又非野獸

  詩也有,詞也有,論語上也有。對東西南北摸糊,雖為短品,卻是妙文

  在場的紀昀道出謎底,為“猜謎”。

  3、 “老”字沒一點。

  有個農民欠財主的債無法償還,於是請人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上,對聯是:

  借新賬,還舊賬,借賬還賬,賬還賬

  拆東牆,補西牆,拆牆補牆,牆補牆

  橫批只寫了一個“老”字***沒有裡面一“點”***。

  財主上門討債見聯,不覺詫異,自語道:“這橫批的“老”字,說“考”又不象,說“老”又沒有一點?”話音未落,只聽農民說:“*****字***要是有一點,早就還你了。

  精選

  1、明代戲聯。

  男無假,女無真,為何無人嫌假

  你不來,我不來,怎麼不請自來

  2、“不如不說”與“何必多說”。

  清初,某縣有一主事官喜歡議上司是非,抨擊時弊。一天,朝庭有一御史視察縣衙,有人將此事上告,御史叫來這個主事官痛斥一頓,並忿忿道一上聯:

  說人之人被說人之人說,人人被說,不如不說

  主事聽了心理不服,針鋒相對答一下聯:

  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