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的奇葩制度規定

  太平天國那些事總值得一說,太平天國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制度和規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太平天國的領袖一心要砸碎清朝政府,開創一個全新的國度,就力求天國內部的所有一切都與清朝截然不同,進而從全方位進行改革。

  可惜的是,很多改革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舊酒換新瓶,換湯不換藥,並沒有太多實質性的改變。甚至,很多東西越改越糟糕,出現了混亂,開了歷史的倒車。

  下面,就列舉一些太平天國中改革改得荒唐、離奇、可悲的東西。

  一、改稱呼:稱歷代帝王均為“相”,稱孔子為“孔阿二”,稱清朝為“妖朝”,清官為“妖頭,清兵為“妖兵”,神像為“死妖”,罵人為“妖魔鬼”。稱天王洪秀全為“真聖主”,稱東南西北翼等王及頭目為“大人”***後期也稱“老毛子”***,其他內部成員呈一律稱“兄弟”。但凡擄掠得富貴家子弟及年輕而貌端正者認為乾兒子或者養作妾童的,稱“公子”,擄得女子少婦為妻的,稱“貞人”,此外,還有“小把戲”、“牌面”、“牌尾”、“典樂”、“典廚”、“典硝”、“董事”等等稱呼,不一而足。

  二、改文字:隨心所欲,胡亂竄改文字,如“聖”改“勝”,“上”改“尚”,“華”改“伍”,“耶”改“耳”,“國”改“郭”,“火”改“亮”,“清”改“菁”,“秀”改“莠”,“山”改“珊”,“貴”改“桂”,“亥”改“開”,“卯”改“榮”,“醜”改“好”。將“辛亥”說成“辛開”,將“癸丑”說成“癸好”,讓人莫名其妙。

  三、用隱語:稱火藥為“紅粉”,炮彈為“元馬”,巨炮為“洋莊”,百姓為“外小”,上茅廁大便為“調化”,小便為“潤泉”,向百姓徵糧、索貢為“講道理”,凡此種種,不勝列舉。

  四、改刑罰:訂有律令一百七十七條,刑罰主要有點天燈、分屍、剝皮、鐵杵、頂車,反弓、跪火、杖肋、鞭背、木架等等。其中的點天燈,也叫倒點人油蠟,把犯人扒光衣服,用麻布包裹,再放進油缸裡浸泡,入夜後,將他頭下腳上拴在一根挺高的木杆上,從腳上點燃。此刑在太平天國最受歡迎,最為盛行。

  五、改科考:所出考題主要以拍領導人馬屁為主,如:“四海之內皆東王。”又如:“天父原來有主張,磨來磨去試心腸。”考試中榜者,常熟稱“莠士”***即“秀士”***,蘇州稱“博士”、“約士”,南京稱“俊士”、“傑士”。

  六、取南京後改戰法:士兵持竹竿而戰,插竿首以長釘,以此為戰具。且擄不知戰之良民為前驅,誆騙部眾說:“放膽,有天父看顧!有天父保佑!”或:“越吃苦,越威風。”又或:“代打江山打先鋒,要汗如珠。”

  七:迫民信教:捏造諸如《天理要論》、《天情道理書》、《原道救世歌》、《舊遺詔》、《新遺詔》、《天父天兄下凡詔書》等等天主書教人,不能背讀者杖之。《金陵兵事匯略》記:“賊逼男女拜上帝,以黃紙作誓語,拜畢焚之,謂之悔罪。”要求百姓每日睡起飲食都要默唸“小子某同眾小子跪在地下,敬謝天父上主皇上帝老親爺爺”等語。

  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改變軍民生活模式。

  洪秀全在造反之初,為了斷絕起事者的後路,要求鍋碗砸碎,房屋燒掉,全家參加,財產充公。這麼一來,破釜沉舟,人人都成了過河卒子,除了力戰,再無第二條出路。正因為這樣,初期太平軍雖然從軍事層面上的戰略戰術都不行,但兵鋒甚銳,所向披靡。

  不過,全軍男女都參加造反了,如果不採取得力措施,行軍打仗不僅因為拖家帶口不方便,即在吃穿行住各方面仍以家庭為單位,肯定影響戰鬥力。

  所以,洪秀全嚴格實行男女隔離措施,並在理論上做了大量宣傳,如《原道救世歌》說:“第一不正淫為首,人變為妖天最瞋;淫人自淫同是怪,盍歌麟趾詠振振。”

  《天條詩》說:“第七天條:不好奸邪***……男有男行,女有女行,不得混雜。凡男人女人***者名為變怪,最大犯天條。”然後在《禁律》中規定:“凡夫妻私犯天條者,男女皆斬。”

  定都天京後,洪秀全還明確宣佈“男有男行,女有女行,男習士農工商,女習針指中饋”,要求男女分開住,並將已婚的男女強行分居,實行軍事化管理。平均以25人為一單位,按照性別編入男館或女館,俗稱“男營”、“女營”,由洪秀全的親信蒙得恩統管,民女入館後,“無論老少,呼曰‘新姐妹’,聚二十餘人為一館”。

  洪秀全以《天條書》第七天條作為最權威的指示,稱“務宜時時嚴查軍中有犯第七天條否,如有犯第七天條者一經查出,立即嚴拿斬首示眾,決無寬赦。”

  軍中禁律再加以強調“犯第七天條,如系老兄弟定點天燈,新兄弟斬首示眾。”“凡夫妻私犯天條者,男女皆斬。”“凡***經婦女喊冤,定即斬首示眾,婦女釋放;如系和姦,即屬同犯天條,男女皆斬。”

  也就是說,凡在天平天國統治區內生活的人,無論是士兵還是百姓,只要和異性發生了關係,就算是夫妻,一樣格殺勿論。

  冬宮又正丞相陳宗揚實在忍受不了,偷偷摸摸,像偷人一樣,夫妻偷偷同宿了幾個時辰,被人告發,結果夫妻雙雙被押上了斷頭臺。

  不過,洪秀全對下屬的要求義正辭嚴、不容置辯,但他和楊秀清等一干高層卻又不是這樣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而是廣選嬪妃,過著帝王式的淫奢生活。

  早在永安封王時,即1851年11月,洪秀全就正式宣佈:“後宮稱娘娘,貴妃稱王娘。”即天王的后妃總稱“娘娘”,東、西、南、北、翼五王的妃子通稱“王娘”。

  次年,便在武昌閱馬廠選妃,洪秀全自己,一口氣定了60名年輕美貌的少女。定都天京後,每逢首義諸王壽誕之日,都要在城內女館中選妃。《金陵省難紀略》、《金陵癸甲紀事略》等書都詳細記述了其選妃的盛況。民間被弄得雞飛狗跳,“號哭之聲,呼天搶地”。

  此外,太平天國的地方官員為了取悅上級,還源源不斷地進獻美文。

  比如說,1853年,常熟、昭文二縣的官員就“盡搜其婦女、貨寶而西,陸續異送江城。”

  1860年,蘇州也“取美女七百餘置諸舟,送金陵,備偽天王妃殯用,曰貢女。每歲一貢,總計凡四貢’。

  另外,各地鄉紳為了逢迎太平軍領導人所進獻的美女,就更加難以計數了。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要論進獻美女給太平天國首領,誰也比不過蒙得恩!

  蒙得恩不是女館的總主管嗎?這傢伙特別會來事。他把那些特別漂亮美麗的都挑了出來,打包送給領導,次一點的,就分配到錦繡營做袍服、被帳、以及王府的裝飾,長相普通的,就要像男人一樣從事運糧、背煤、割麥、割稻、伐木、砍竹等等工作。

  至於長得比較難看的,就抽調去築營壘、挖溝濠、參與建造天王府和東王府,或者守卡、巡更,甚至到城外去恐嚇和衝擊清軍。如果誰敢發牢騷表示不滿,就以“變妖”論處,點天燈,殺一儆百。

  有了這眾多攫選美女的渠道,洪秀全豔福齊天了。

  1864年,洪秀全兒子洪天貴福被俘後在供詞中說,洪秀全共有88個妻妾。妻妾之外,還有多少宮女圍繞在洪秀全身邊、給洪秀全提供那方面的服務呢?沒有誰統計得過來,但很多記載都直指圍繞洪秀全轉的宮女不下一千人。

  洪秀全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行為,惹得下面怨氣沖天。

  洪秀全也覺得自己有些過分了,太缺德了,於是在1855年,為了平息民憤,同意了准許夫妻同住、青年男女婚配。

  他頒佈了一道多妻詔詔令:“今據天旨,朕詔西王可有十一妻,南王可有六妻,至十以下各級官員,毋須爭論。……今允東王、西王各十一妻,自南王至豫王等各有六妻,高階官員三妻,中級官員二妻,低階官員以及其它人等各一妻,自高而低,依級遞減,上多下少,切莫妒忌。”

  為了不讓女人影響和干擾到男人打仗,洪秀全又別出心裁地制訂了一系列加強男權、貶低女性地位的措施,如在他“旨準鐫刻頒行”的《幼學詩》中寫“子道刑于妻……婦言終莫聽”,要求誰也不得聽妻子的話,又在“妻道”裡寫:“妻道在三從,無違爾夫主,牝雞若司晨,自求家道苦。”要求女人必須事事順從男人。

  又在《天父詩》中重申了君權、夫權、男權,稱“生殺由天子”,“只有媳錯無爺錯,只有嬸錯無哥錯”,並加訂了一個“十該打”的條規:“服事不虔誠一該打。硬頸不聽教二該打。起眼看丈夫三該打。問王不虔誠四該打。躁氣不純靜五該打。講話極大聲六該打。有喚不應聲七該打。面情不喜歡八該打。眼左望右九該打。講話不悠然十該打。”

  太平天國簡介:

  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其中“天”字兩橫上長下短;“囯”字內為“王”字***,後期曾先後改稱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建立的農民政權,也是清朝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

  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組成的領導集團在廣西金田村發動反抗滿清朝廷的武裝起義,後建立“太平天囯”,並於1853年攻下金陵***今南京***,定都於此,號稱天京。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被湘軍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貴福被俘。1872年,最後一支太平軍部隊,翼王石達開餘部李文彩在貴州敗亡,太平天國終結。

  太平天國曆時14年,達到了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南方興起而波及全中國的農民戰爭,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農民戰爭,而且它在新的時代,有新的特點和水平還開創了中國農民戰爭不少先例,例如中國農民起義第一次遭到中外勢力共同鎮壓、利用西方宗教發動起義。反對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並提出了一整套綱領、制度和政策等。

  其一,太平天國運動所頒佈的《天朝田畝制度》、《資政新篇》是農民階級的偉大創造,給予了農民階級一定的物質利益,反映了農民階級渴望自由、平等的強烈願望。《天朝田畝制度》是中國農民戰爭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涉及政治、軍事、經濟等綱領性檔案,也是歷史上農民起義者第一個有關分配土地的具體方案,體現了平等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資政新篇》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學技術,提倡興辦企業,主張工商謀利,鼓勵私人資本,是一個順應歷史潮流的要求,其發展資本主義的綱領,反映了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求真理的結局。

  其二,定都天京後,積極地實施對外貿易政策,並開展正常對外貿易。對外貿易方針是積極開發,平等互利,獨立自主,與清政府閉關自守,投降媚外,喪權辱國等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對***輸入態度很強硬。1854年,楊秀清在致英使的信中談到通商時寫道:“不惟英國通商,萬國皆通商。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立埠之事後方定,害人之物為禁。”給侵略者當頭一棒。1863年,上海港出口茶葉為1200萬磅,比1858年翻了一番。1862年,在上海報關的輪船180艘,上海港進口關稅收入為3370114兩,兩碼頭收入51960兩,極其繁榮。

  其三,初步擔負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從金田起義揭竿而起,就把鬥爭矛頭指向清王朝。在意識形態方面,把矛頭指向了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反對封建等級制度,提倡平等思想。太平天國的反封建鬥爭,沉重打擊了清朝統治者。至於反帝鬥爭,旗幟也非常鮮明。洋槍隊頭子華爾、法國提督卜羅德死在太平天國戰士的刀下。1862年,有一個外國侵略者來南京向洪秀全建議,協力擊敗清軍之後,平分中國。洪秀全當即嚴詞駁斥:“我爭中國,意欲全圖;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後,引鬼入邦。“這充分體現了其愛國主義立場。

  其四,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清朝的統治更加風雨飄搖。

  其五,19世紀中期,亞洲出現了第一次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太平天國運動同波斯,印度尼西亞,印度等國人民的反殖民主義鬥爭,相互影響,相互推動,共同打擊了西方殖民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