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冊歷史太平天國後期的鬥爭教案

  要想精彩的上好歷史課與在課前做好教案是離不開的!所以,下面小編整理了人教版以供大家閱讀。

  人教版

  教學目標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內部鬥爭。安慶保衛戰。李秀成在上海附近的鬥爭。天京保衛戰。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通過對天京變亂的講解,使學生認識:領導集團內部矛盾的尖銳,造成太平天國的分裂,使革命力量元氣大傷;通過對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進步性和侷限性的講解,培養學生提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分析和認識問題的能力;通過對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運動。

  通過講述太平天國英雄們威武不屈的鬥爭事蹟,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道德的教育;通過對天京變亂的講解,分析造成太平天國的分裂的原因,從而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教學建議

  1.教材分析:

  知識分析:太平天國運動作為一次農民革命運動,是幾千年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太平天國提出的革命綱領適應了廣大農民要求改變封建土地制度的強烈願望,吸引了千百萬農民投身革命,前後堅持鬥爭14年,勢力發展到18省,建立與清政府相對峙的政權。就其鬥爭的規模、水平而言,是以前歷次農民戰爭所不及的,它是中國農民戰爭史上最光輝的一頁。肩負反侵略反封建的雙重任務,是時代賦予這次革命運動的新內容。太平天國制定的基本國策和外交活動都體現了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鮮明立場。

  地位分析:上一節課講述太平天國由興起到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本節課講述的是天京風雲突變,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出現了矛盾與變亂,大大削弱了革命力量,最終導致了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過程。

  重點分析:⑴太平天國的防禦戰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因為它是後期鬥爭的一個重要方面,且太平軍將士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在這裡是一個集中體現,重點講解這一內容,有助於學生對太平天國後期鬥爭的認識和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⑵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是本課的又一重點。因為這是兩節課最後的落腳點。而且,引導學生分析失敗原因和歷史意義,將有助於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難點分析:***1***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鬥爭的原因是難點。天京變亂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如何認識導致這一嚴重事件的原因和它所造成的危害是學習過程中的難點。***2***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是本課的難點,特別是對農民階級侷限性的分析,理論難度較大,若能以通俗的語言使學生接受,將有助於培養學生站在理論高度看問題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形成一種思維模式,為以後知識的遷移打下基礎。

  對學生髮展的影響:***1***通過對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進步性和侷限性的講解和分析,培養學生提高運用辯證唯物史觀分析和認識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大平天國運動失敗原因和歷史意義的分析,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教法分析:

  關於“太平天國的防禦戰”,建議教師先讓學生在課下閱讀有關課外讀物結合課本有關內容後發言,教師根據學生髮言,列出提綱。可根據教學需要補充一些反映太平天國將士與清政府英勇鬥爭的史實,例如:“陳玉成的勇敢與善戰”、“林鳳祥、陳玉成、石達開等人視死如歸的精神”、“天京保衛中天國將士英勇殉國”、“洪仁玕的絕命詩”等。

  關於“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鬥爭的原因”,使學生理解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由於內部的矛盾發展到自相殘殺和分裂,最終導致太平天國元氣大傷、由盛轉衰其根本原因是農民階級的侷限。

  關於“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得出農民階級的侷限性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主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勾結,敵人力量過於強大,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客觀原因。

  教學設計示例

  太平天國後期的鬥爭

  教學重點:太平天國的防禦戰、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教學難點: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鬥爭的原因

  教法設計:教師講解,學生就部分問題進行討論。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利用演示型的課件,進行課堂教學。

  板書設計:

  太平天國後期的鬥爭

  一、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內部鬥爭

  天京變亂

  二、《資政新篇》

  三、太平軍抗擊中外反動軍隊

  1.洪秀全重建太平天國領導核心

  2.太平軍抗擊中外反動軍隊

  ①打破江北大營、江南大營

  ②李秀成大破洋槍隊

  ③陳玉成保衛安慶

  ④李秀成進攻上海

  四、天京保衛戰

  1.天京陷落***1864***

  2.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

  3.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已提問方式回顧太平天國從金田起義、永安建制、進軍武漢到定都天京,呈現出的蓬勃發展之勢。同時指出,太平天國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後,天京上空卻風雲突變。

  一、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內部鬥爭

  1.天京變亂

  天京變亂是太平天國運動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如何認識導致這一嚴重事件的原因和它所造成的危害是學習過程中的難點。

  教師指出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領導集團內部逐漸出現明顯的問題:在軍事鬥爭上,驕傲輕敵,不思進取,對主要戰略任務——滅亡清政權,沒有擺在應有的位置上。在統治方法上,制訂禮儀,用森嚴的封建等級制輔助宗教神學來鞏固統治。在個人生活上,貪圖享樂,廣建宮室,迅速奢靡腐化。在領導集團關係上,洪秀全避處深宮,楊秀清大權獨攬,權力重心偏移,彼此疏遠,為爭奪權勢而進行的鬥爭則愈演愈烈。

  分析導致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使學生認識:在任何情況下,太平天國的絕對平均主義理想都是不可能成為現實的,在缺乏先進科學的革命理論指導的情況下,農民運動只會使封建的生產關係受到某種程度的衝擊、破壞,但絕不會徹底摧毀它,在這樣的社會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農民起義政權,不可避免地具有封建性,並會隨著形勢的發展而日趨濃厚,太平天國的領導人作為小生產者的代表,隨著地位的鉅變,自覺不自覺地在追求平等的同時製造了新的不平等,在反對特權的同時建立起新的特權,無法超越歷史發展的規律。

  天京變亂的過程講述完後,指出楊秀清、韋昌輝及其部下數萬人相繼被殺,石達開率精兵20萬出走。太平天國初期形成的領導核心已經瓦解,主力部隊也所剩無幾,造成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困難,清軍趁機反撲,出現險惡的軍事形勢很易理解。除此以外,給太平天國運動帶來的更深層次的影響還有:貪慾和特權從根本上破壞了原來的理想;濫殺和猜忌代替了團結合作;太平天國中央再也無人能像楊秀清那樣駕馭整個政治、軍事局面,行使指揮大權。從而使太平天國不僅是在軍事上,而是在各方面由盛轉衰。

  二、《資政新篇》

  小字,可指導學生閱讀。

  三、太平軍抗擊中外反動軍隊

  1.洪秀全重建太平天國領導核心

  強調天京變亂後太平天國內部已是“國中無人、朝中無將”的岌岌可危的局面。這時,洪秀全果斷地提拔了陳玉成、李秀成等一批朝氣蓬勃的青年將領。他們臨危受命,積極防禦,給中外反動勢力以沉重打擊,穩定了天京的局勢,使太平天國革命事業一度出現了轉機。另外,1859年,拜上帝教的最早信徒之一、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從香港輾轉來到天京,被封為幹王,全國政事。同年陳玉成被封為英王,李秀成為被封為忠王。太平天國後期的三人領導核心形成了。

  2.太平軍抗擊中外反動軍隊

  這部分內容史實部分可由安排學生活動,自行閱讀、講解,由教師歸納。

  ①打破江北大營、江南大營

  ②李秀成大破洋槍隊

  ③陳玉成保衛安慶

  ④李秀成進攻上海

  四、天京保衛戰

  1.天京陷落***1864***

  1862年初春,清軍分三路進攻太平軍。到1864年,天京外圍已無迴旋餘地,城內將士食野草充飢,而圍城湘軍又增至5萬餘人,太平天國危在旦夕。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標誌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太平天國運動雖然失敗,但天國的英雄們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中國人民抗爭史上的壯麗篇章,其頑強鬥爭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後人。

  2.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原因

  太平天國失敗的原因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是外因,中外反動勢力聯合鎮壓太平天國,反革命力量大大超過革命力量;二是內因,有以下三點:***1***農民是小生產者,他們不可能具有科學的世界觀,掌握科學的理論武器;***2***農民階級不代表新的生產方式,不能徹底催毀封建經濟、建立新的社會經濟制度;***3***農民階級本身的弱點與缺點,導致太平天國的領導者不可避免地在鬥爭中犯了一些戰略錯誤。強調內因是主要的,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起作用。

  3.太平天國運動的歷史意義

  功績方面依據教材即可,另外指出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告訴我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單純的農民戰爭,不可能戰勝中外反動勢力,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

的人

1.2015年初二上冊歷史第二次月考試題及答案

2.初二上冊歷史第1課鴉片戰爭複習題及答案

3.八年級上冊歷史的思維導圖

4.初二上冊歷史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測試題及答案

5.初二歷史備考知識:鴉片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