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的對比
日本的茶道與中國的茶道有淵源關係,那麼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有什麼對比關係?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 中國茶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融儒、道、佛為一體,三者之間是互相補充的多、相互牴觸的少,從而使中國的茶文化內容非常豐富,從哪個層次、哪個方面講都可以做出巨集篇大論來。日本茶道則主要反映中國禪宗思想,當然也融進了日本國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識。中國人“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這四條都是通過飲茶貫徹儒家的禮、義、仁、德等道德觀念以及中庸和諧的精神。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公開申明的“茶禪一位”,吸收了中國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內容,它規勸人們要和平共處,互敬互愛,廉潔樸實,修身養性。
2 日本茶道程式嚴謹,強調古樸、清寂之美;中國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隨和美。日本茶道主要源於佛教禪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的清靜之美是順理成章的。但它的“四規”、“七則”似乎過於拘重形式,打躬靜坐,世人是很少能感受到暢快自然的。中國茶文化最初由飲茶上升為精神活動,與道教的追求靜清無為神仙世界很有淵源關係,作為藝術層面的中國茶文化強調自然美學精神便成了一種傳統。但是中國的茶道沒有儀式可循,往往也就道而無道了,影響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發揮和規範傳播。所以一說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 中國茶文化包含社會各個層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備全民文化的內容。中國茶文化自宋代深入市民階層,其最突出的代表便是大小城鎮廣泛興起的茶樓、茶館、茶亭、茶室。在這種場合,土農工商都把飲茶作為友人歡會、人際交往的手段,成為生活本身的內容,民間不同地區更有極為豐富的“茶民俗”。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許多著名的世家,茶道在民眾中亦很有影響,但其社會性、民眾性尚未達到廣泛深入的層面。也就是說,中國的茶道更具有民眾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四規”:待客親善,互相尊敬,環境幽靜,陳設高雅。
“七則”:點茶的濃度,茶水的質地,水溫的高低,火候的大小,煮茶的炭料,爐子的方位,插花的藝術。
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的關係
茶具的設計製作等方面,無不精益求精。並且由於他們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琴棋書畫、焚香博古等活動均與飲茶聯絡在一起,使茶寮籠罩在超凡脫俗的氣氛之中,這和前代是不同的。試看唐代盧令極負盛名的《走筆謝盂諫議寄新茶》詩,形容喝茶時只說一碗如何,兩碗如何,一直數到七碗,簡直有點為喝茶而喝茶的樣子。宋代講鬥茶,講分茶,也未能從茶和喝的圈子裡跳出來。只有在明代的茶寮中,才使茶變成一種高雅的生活品位的象徵,變成一種恬淡的生活情調的組成部分。明代茶人既然彼此引為同調,他們之間詩文唱酬、以茶會友的活動當然是有的,但他們並未形成有組織的茶人集團,這是為茶人的隱逸性和孤高性所決定的。明•張源《茶錄》***1595年前後***說:“飲茶以客少為貴,客眾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啜日神,二客日勝,三四日趣,五六日泛,七八日施。”持此種主張的茶人追求的是瀟灑自適。在“獨飲日神”的指導思想下,茶寮中的活動縱使不是排他性的,但也不會是群體性的。
茶館文化。市井小民進不了文士的茶寮,他們下的是茶館。宋代的汴梁和臨安都有不少茶坊,它們往往還兼營酒飯、說唱等。單純賣茶的茶館到明代才發達起來,《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說:南京“大小酒樓有六七百痤,茶社有一千餘處。”有些茶館泡茶的質量也很高。明•張岱《陶庵夢憶》說:“崇禎癸酉,有好事者開茶館,泉實玉帶,茶實蘭雪。湯以旋煮,無老湯;器以時滌,無穢器。”眾多茶館成為平民休閒的去處。特別是由於撮泡法簡單易行,所以坐茶館是一種低消費的普通消遣。清代廣州有許多茶館叫“二釐館”,即每客的茶資僅銀二釐而已。在茶館中洋溢著的是散漫而輕鬆的氣氛,這裡一般並不進行群體性的活動。
中國古代飲茶也並非完全沒有以群體的形式出現的,比如禪宗和尚的茶會就是有組織的活動。如前所述,飲茶在中國的興盛曾受到禪僧的推動。禪宗講究在坐撣中凝神屏慮,達到無慾無念,無喜無憂,梵我合一的境界。為防止未入禪定,先入夢寐,故飲茶提神。後來禪宗的義理有所變易,講究頓悟,禪宗寺院的秩序受到影響。8世紀末9世紀初,禪法又有所改革。這時百丈懷海***724—814年***在律寺外別建“禪居’’作為道場,並創立“普請法”,上下均力,一齊勞作,組成了新型的僧團。他又制定規約,即《百丈清規》。此書之原本已不存,但元文宗在金陵建大龍翔集慶寺時,曾責令百丈山大智壽聖禪寺的住持東陽德輝重行編纂。至1336年編成,名《敕修百丈清規》。這些彈僧仍重視坐禪,所以也重視飲茶。在《清規》中有不少處講到集會時飲茶的儀式。如:嵌茶湯榜勢預張僧堂前上下間,庫司仍具請狀,備袢袱爐燭,詣方丈插香拜請。免則觸禮。稟雲……。稟訖呈狀。隨令客頭請兩序勤舊大眾光伴。掛點牌報眾。僧堂內鋪設主持位。齋退,嗚鼓集眾。知事揖住持入堂。歸位揖坐燒香一炷,住持前揖香,從聖僧後轉歸中問訊立。行茶遍,瓶出。往住持前揖茶退身,聖僧右後出,炷香展三拜,起,引全班至住持前,兩展三禮送出。復歸堂燒香,上下間問訊收盞退座。這裡說的《茶湯榜》即《茶榜》,是寺院舉行茶會時公佈的啟事,因為茶會除樣僧外,還常有俗士參加。有些《茶榜》是由著名文人撰寫的。比如蒙古國時期,耶律楚材撰有《茶榜》,見《湛然居士集》卷一三。後來趙盂額撰有《清謙講主茶榜》,見《鬆雪齋集•外集》,可見元代撣院中仍舉行茶會。但以後禪僧愈來愈講隨緣任運,愈來愈不講靜坐習禪了。“飢來吃飯,困來即眠”,“菩薩只向心覓”,“西方只在眼前”;理論變化到這種程度,連坐禪功夫都拋在一邊,當然更無須以茶卻眠了。
至此則須回答中國古代有無茶道的問題。由於漢字的組合比較自由,中國古文獻中出現過“茶道”這個片語。比如與陸羽同時代的皎然,他寫的《飲茶歌》中就有“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之句。《封氏聞見記》在敘述了陸羽和常伯熊提倡飲茶之後說:“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明代陳繼儒在《白石樵真稿》中說:當時茶的蒸、採、烹、洗“悉與古法不同”,但有些人“猶持陸鴻漸之《經》、蔡君謨之《錄》而祖之,以為茶道在是。”這些“茶道”的含義相當於茶事或茶藝,有別於日本所稱“茶道”。
日本和中國不同。日本原先不產茶,茶是從中國傳去的,所以日本沒有中國起初把茶叫作荼,視為普通樹葉子的那段歷史。在平安時代,茶雖已傳入日本,但只在大內闢有茶園,且歸典藥寮管理,與一般民眾沒有關係。12世紀時,兩度入宋求法的榮西法師帶回茶種,開始在日本推廣飲茶。不過榮西的著眼點是看重茶的醫療保健作用。他在《吃茶養生記》中說:“茶也,末代養生之仙藥,人倫延齡之妙術也。山谷生之,其地神靈也;人倫採之,其人長命也。”又說:“貴哉茶乎!上遙神靈諸天境界、下資飽食侵害之人倫矣。諸藥唯主一種病,各施用力耳;茶為萬病之藥而已。”把茶當成“萬病之藥”,在其原產地中國,人們恐難以置信;這種說法實際上反映出對來之不易的外國物品之作用的習慣性誇張。
榮西之後,飲茶在口本逐漸興盛。起初在禪院中流行,後來日本的公家和武家都欣賞飲茶之趣,在日本興起了舉辦茶會之風。根據《吃茶往來》***約為日本南北朝晚期或室町初期的著作***所記,當時高階武士修建了講究的茶亭,在這裡舉辦茶會。點茶獻客之後,要玩一種叫“四種十服榮”的賭賽遊戲,它有點像我國那種比茶味、比茶品的鬥荼。但當時日本茶的種類沒有中國那麼多,他們主要是猜測其中哪些是“本茶”***指拇尾茶***、哪些是“非茶“***其他茶***,以定勝負。之後,“退茶具,調美餚,勸酒飛杯。先三遲而論戶,引十分而勵飲。醉顏如霜葉之紅,狂妝似風樹之動。式歌式舞,增一座之興;又弦又管,驚四方之聽”***《吃茶往來》***。但這種豪華的茶會被認為是“無禮講”、“破禮講”、是一種敗壞風氣的行為。所以到了室町幕府的八代將軍足利義政***1449—1473年***時,遂命能阿彌***1397—1471年***創立起在書院建築裡進行的“書院茶”,這是一種氣氛嚴肅的貴族茶儀。之後又命村田珠光***1423—1502年***為主持茶會的上座茶人,他把寺院茶禮、民間的“茶寄合”和貴族書院的臺子茶相結合,並注入禪的精神,排除一切豪華陳設,形成了樸素的草菴茶風。日文中的“茶道”一詞,就是由他開始使用的,在此之前只稱為“茶湯”而已。珠光認為茶道之大旨在於:“一味清淨,法喜禪悅。趙州***指唐代的從諗禪師,778—897年***知此,陸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卻人我之相,內蓄柔和之德。至交相接之間,謹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及天下泰平”***《珠光問答》***。所以其極終的目的是天下太平;也就是說,是為鞏固日本社會的封建秩序服務的。
到了16世紀中葉,千利休***1522—1592年***將草菴茶進一步庶民化,使之更加普及。他把珠光提出的茶道之四諦“謹敬清寂”改為“和敬清寂”,即將帶有嚴肅意味的“謹”改為沖淡平夷的“和”。但他又強調“敬”,敬體現在茶道的禮法上,這是日本封建等級制度下的人際關係的反映。由於中世紀的日本是一個以武士為中心的社會,所以武家禮法的地位很崇高,影響很大。而吸收了若干禪院清規制度的小笠原流派武家禮法中的茶禮,更在頗大的程度上為茶道所接納。千利休說:“茶遭的技法以臺子技法為中心,其諸事的規則、法度有成千上萬種,茶道界的先人們在學習茶道時,主要是熟記、掌握這些規則。並且將此作為學習茶道的目的”***《南方錄》***。從千利休那裡流傳下來並漸趨定型的日本茶遭,在荼室建築,茶具、烹點技法、服飾,動作乃至應對語言等方面,無不規定得很細緻。甚至連進茶室時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哪種茶具放在室內所鋪之草蓆的哪一行編織紋路即所謂“目”***標準的草蓆長1 9米,有62.5目***上;移動茶具時在空中經過的途徑是直線還是曲線;一碗茶要分幾口喝光;於何時提哪些問題並如何作答;均須按照成規一絲不苟地進行。而且其問參加茶會的主客雙方須頻頻致禮。一次茶會大約用四小時,據統計,一位主人和三位客人在此期間共行禮213人次,還要依場合之不同分真、行、草三種形式;如果行禮的次數過多、動作過謙,也是一種失禮的行為。真可謂繁瑣已極。禮法,無論在日本或古代中國,都是用來維護和養成封建秩序的,茶道禮法也是如此。而且從千利休的三世孫千宗旦以後,千家流茶道採取了傳嫡的家元制度。長子稱為“家元”,繼承祖上的事業和姓名,僅標明幾世,以為區別;其他諸子不但不能繼承茶人之業,還要改姓。家元則向入門求藝的弟子傳授茶技併發給不同級別的證明書,通過這些活動對弟子進行管理,在本流派中擁有無可爭議的權威。
但茶道並不僅以演習一套繁文縟節為滿足,從“茶禪一味”的觀點出發,它有自己對美的特殊追求。茶道之美崇尚枯高幽玄,無心無礙,對世俗美採取否定的態度。比如茶室內不取世俗喜愛的豪華被麗之色,而以暗淡的朽葉色為基調。飲茶之碗起初曾珍視中國建窯、吉州窯等地的作品,即日本所稱天目茶碗;後來根據茶道美的標準,改用朝鮮陶碗,這種碗的胎上未經仔細淘洗,夾雜石粒,表面有黑斑,相當粗糙,卻被日本茶人看重,稱作蕎麥茶碗,視之為藝術品。繼而日本茶人自行設計製作茶碗,如在千利休指導下生產的樂窯茶碗是一種低溫釉陶器,製坯時不用陶輪而以手製,故器形不甚規整。這種茶碗呈筒形,器壁較厚。通體施深色釉,但濃淡不勻,釉面出現隱約的斑塊。再如織部窯茶碗,是在茶人古田織部***1544—1615年***的指導下生產的,這種茶碗造型扭曲歪斜,被稱為“馬盥型”。他如“鞋型”、“洲浜型”、“山道口型”、“多舌口型”等茶碗,器形都比較怪,其審美情趣與中國傳統茶具大不相同。不僅如此,用中國的眼光乍看起來,日本茶道中還有不少難以理解之處。比如進行茶事活動之規範化的草菴茶室,其***的高、寬均為70釐米許,客人須匍匐爬行才能進去,如此待客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日本茶人看來,茶室是一處超脫凡俗的清淨世界,必須用這樣一道窄門把它和塵寰隔開。所以英語把茶室翻譯成Abode of fancy***幻想的屋子***、Abode of unsymmetrical***不勻稱的屋子***。這裡的情趣日文稱之為“佗”,正統的茶道稱為“佗茶”。佗的含義頗不易界定,簡言之,佗就是揚棄俗物,而從禪悅的無相了悟中去尋求毫無造作的清寂之美。可是儘管如此,這種美仍然不能不寄託在世俗的平凡物件上。甚至在進入清淨的茶室的客人中,也還要根據其社會地位區分出正客、次客和末客來,更不要說那些不勝其繁的禮節了。所以,茶道標榜的和敬清寂本身就包含著難以解脫的矛盾。而這樣的一種矛盾統一體當然不能只被看成是一種飲食文化、一種生活藝術或一種禮儀性的社交活動。它只能像最早向西方世界介紹日本茶道的岡倉天心***1862—1913年***在《茶之本》一書中所說:茶道“是一種審美主義的宗教。”“是超越飲用形式理想化以上的東西。即:它是關於人生的一種宗教。”“茶室是人生沙漠中的一片綠洲。在那裡,疲倦了的徵人相會在一起,共飲藝術鑑賞之泉。茶事是以茶,花、畫等為情節的即興劇。”這種走向超現世境界的茶道是日本所特有的,與中國的茶文化存在著質的區別。
日本茶道中飲用末茶,原是從南宋飲末茶的作法中學來的。但中國的飲茶法自元以後有了很大的變化,茶道卻一直沿用那在中國已趨絕跡的末茶,因而無法與中國茶事的新發展繼續掛鉤。日本生產不出像中國宋代那樣的高質量的茶餅,卻又要保持飲末茶的成規,乃將茶葉直接粉碎為茶末,其色綠,其味苦澀;特別是點出的濃茶,幾乎難以下嚥。日本人也覺得如果空腹飲這種濃茶恐傷損胃粘膜,所以要先吃“茶懷石”***一頓茶食。包括拌冷盤、燉菜。烤魚、酒、米飯和大醬湯***墊補之後才飲。雖然這和榮西所說“茶是昧之上首也,苦味是諸昧上首也”相合,但和中國六朝以前的辣湯型茶、唐宋的甘乳型茶、明清的清茶型茶均絕不相同。同時日本點茶時多不用湯瓶而從茶釜中舀取,與宋代之烹點手法相較,也使人產生似是而非的感覺。
中國沒有日本的那種茶道,因為兩國的歷史背景,社會風氣均不同,對茶的看法亦有別。中圍自宋以來,就認為“茶之為用無異米鹽”,元曲中經常說:“清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人以實際的態度對待茶。不僅中國平民從不把喝茶視作宗教行為,而且連被尊稱為茶神的陸羽像也逃不脫以滾湯澆頭的遭際;這在實行家元制的日本茶人看來,也同樣是不可思。近年頻有日本茶道團體來華作茶道表演,對他們的好意應深表感謝。可是茶道作為“一期一會”之舉,是一種須共同參與而不是在一旁參觀的活動。何況此時還往往有為奉陪外賓而組織的所謂中國古代茶道表演;每當看到我方這種向壁虛構、故弄玄虛的表演時,常不禁令人感到一種鬧劇甚至是悲劇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