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學習方法

  初中學習與小學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是由小學向高中過渡的時期,學生的身心發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過渡,他們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最佳時期,又是為今後發展創造條件的重要時期。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1、 抓住課堂四十五分鐘,學會聽課

  聽課也有不少學問。學會聽課,對初中生的學習進步至關重要

  課堂學習是學習的最主要環節,四十五分鐘課堂學習效益的高低,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

  也許有的家長和學生會想,每個人都有一雙耳朵,聽課誰不會呀。其實不然,聽課也有不少學問呢。學會聽課,對初中生的學習進步至關重要。

  首先,要集中注意聽。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能夠幫助我們從周圍環境所提供的大量資訊中,選擇對當前活動最有意義的資訊;同時,使心理活動維持在所選擇的物件上,還能使心理活動根據當前活動的需要作適當的分配和調整。所以,注意對於學習尤為重要。集中注意、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馬往往一無所獲。

  其次,要帶著問題、開動腦子聽。有些同學聽課不善於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看似目不轉睛,但一堂課下來心中卻不留痕跡。俗話說:疑是一切學習的開始。帶著問題聽課,就能使聽課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和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帶著問題聽課,還能促使自己積極動腦,緊跟老師的教學節奏,及時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

  再次,要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做好筆記。教與學應是雙向交流、互相促進的。學生在課堂中,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積極舉手發言就是一種參與,它既能較好的促使自己專心聽課、動腦思維,還能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都是說邊學習邊動筆的好處。筆記不僅是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也是複習舊知識的依據,同時我們還可以從筆記中發現新的問題。很多家長感到對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無從瞭解和把握,其實,每天檢視一下他們的課本和筆記,就是一種好方法。

  2、合理安排時間,有計劃地進行學習

  時間是個常量,需要合理安排;學習是艱苦的勞動,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1*** 幾個需要家長引導孩子處理好的關係

  玩與學的關係,主與次的關係,發展興趣和打好基礎的關係

  這裡,家長必須幫助指導孩子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首先是處理好玩和學的關係。學習是初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自然應該花在學習上。但是,學習又不是初中學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學生精力充沛、興趣廣泛,適當和有益的活動***包括“玩”***也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把孩子的閒暇時間安排得嚴嚴實實,不讓孩子有娛樂和活動的時間;有些家長卻對孩子的課餘活動放任自流,這都不利於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全面發展。要指導學生學會勞逸結合,學習時專心致志、靜得下心來;活動時生龍活虎、放得開來。學習和玩不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其次是處理好主和次的關係。初中階段學習知識的密度大大增加、學習知識的廣度也大大增加,這就需要學生能夠處理好各種知識內容之間的主次關係。學科之間有差異,基礎學科、工具學科是初中學習的重中之重,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一定要學得紮實。學科內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識的靈活運用是主,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是主,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再次是處理好發展興趣和打好基礎的關係。興趣是學習動力產生的直接原因,孩子對哪一門功課感興趣,這門學科也就往往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初中學生思想和心理還不夠成熟,興趣也往往不夠穩定,有些孩子對興趣的理解也比較片面。表現在學習方面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會兒喜歡這,一會兒喜歡那,見異思遷,結果什麼也沒學好;光憑興趣學習,自己認為不感興趣的就敬而遠之,結果就成了“跛腳”。其實,初中的學習是整個人生學習的基礎,首先要學好每一門功課,初中學習過了關,高中階段就可能比較順利;即便是通常被認為是“副課”的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實際上都是將來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培養興趣必須以打好基礎為前提。

  ***2*** 遵循記憶規律安排學習

  遺忘呈現出“先快後慢”的規律。這規律給我們指導孩子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最早用實驗方法研究記憶規律的心理學家艾客浩斯發現,學習剛結束,遺忘就相伴開始了。第二天忘得最多最快,第二天需要複習的時間較長,如果第二天覆習了,第三天就遺忘少了,需要複習的時間也較短;如果第三天覆習了,第四天遺忘得就更少了……。總之,遺忘呈現出“先快後慢”的規律。這規律給我們指導孩子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及時複習。初中生學習存在一種普遍的傾向,就是隨學隨丟,做完教師佈置的作業了事。到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從頭開始複習。要改變這種前學後忘,到後面問題成堆的現象,關鍵要做到“及時”,特別是對於那些字母符號、公式、外語單詞等意義性不強的學習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熱打鐵,及時複習。這好比在堤壩塌方之前,及時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二

  初中學習與小學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初中是由小學向高中過渡的時期,學生的身心發展也由少年期向青春期過渡,他們可塑性大,既是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最佳時期,又是為今後發展創造條件的重要時期。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表現出以下明顯的差異:

  1、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學科知識逐步系統化

  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

  小學期間,學生的學習內容是比較簡單的,學科也相對簡化,主要學習語文、數學等最基礎的課程。語文主要是識字教育和簡單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數學主要掌握基本的運算能力;其他方面只是接受一些直觀、感性的知識,並沒有細 化了的完整的學科知識。老師的教學也更重趣味性和直觀性,而不是強調知識的完整體系。

  進入中學以後,學習的內容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習的課程門類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小學曾學習過的課程,由直觀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識點變成了更為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並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同時,物理、化學等課程相繼開設,歷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識也成為重要的學習內容。這些學科知識對於初中學生來說,都是必需的文化素質積累,這就使初中生的學業負擔客觀上大大增多了。老師的教學也越來越注重傳授知識的嚴密性和注重學生思維方法、思維能力的培養,除要求學生識記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

  2、 學習成績分化日趨激烈

  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同時出現激烈的分化

  學習量的增加和內容的不斷加深,加上初中學生心理的波動和生理的變化,使得初中生的學習成績波動很大,同時出現激烈的分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和初中成績相關不大。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在小學是學習尖子的學生,進入初中以後繼續保持領先的情況大大減少;相反,有些小學時被認為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後來居上成為學習冒尖者。而初中階段的學習成績卻與高中學習呈明顯相關。

  ***2***初二年級往往出現比較明顯的學習“分化點”。一般來說,經過預初、初一的學習適應和調整,學習習慣和方法基本形成定勢,成績的差異逐漸明顯。尤其到了初二年級,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物理等自然科學課程相繼開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也表現得越來越突出,這時學習開始出現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好與差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的狀況。

  ***3***學習成績與付出的工夫所呈現的差異。學習優秀的學生由於能夠合理地安排時間,方法得當,事半功倍,學習往往顯得輕鬆自如而依舊學有餘力;學習較差的學生窮於應付,事倍功半,卻學得越來越吃力,學習變成了沉重的負擔。這種對待學習是否輕鬆的狀態,是判斷學生學習潛力的重要依據。

  3、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能力日顯重要

  對初中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

  進入初中以後,學生在學習上的獨立性逐步增強。課堂教學中,教師比較注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課堂教學外,學生更多的需要自覺地獨立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直接幫助也逐漸減少,不少家長也因為孩子學習難度的增加而顯得力不從心。因此,自學能力的強弱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明顯增強,學習依賴性強的學生成績往往每況愈下。家長應該及時指導學生充分利用小學階段已經形成的良好學習習慣,使他儘快適應初中學習的要求,並幫助其形成初中階段相對獨立的學習能力。對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應側重於學習方法和學習意志品質的培養。

  4、學習的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並存

  小學階段的學習,在學校裡,主要依賴老師的安排,老師可以說是無所不包、無所不管;在家裡,也大都是在家長的督促下完成學習任務的。小學生的學習還缺乏明確的目標和自制能力,所以,帶有明顯的依賴性和被動性,一旦離開教師和家長,不少學生往往會覺得茫然不知所措,無法自覺的安排學習。

  相對來說,初中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有所增強,但是,在這方面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許多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還不能持久保持,教師和家長的管理稍有鬆弛,就會無法自制,把學業拋至腦後,從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心理的變化,電腦遊戲、武俠小說、通俗言情小說,乃至有些不健康的讀物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誘惑,成為影響學習的因素。有些學生自制能力比較脆弱,還會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習。自覺性、主動性比較強的學生就能保持相對持久和穩定的學習狀態。總體看來,初中生還處在自覺性和依賴性、主動性和被動性並存的年齡。家長要注意經常幫助孩子排除干擾,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興趣,明確學習的目標,使他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以鞏固。

  ***二*** 初中學習方法

  初中階段的學習主要還是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學習和培養,雖然智力在學習中的作用日益明顯,但非智力因素依然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影響初中生學習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學習的習慣、興趣、動機、情感、意志等。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比如:課前預習新課的習慣,可以在教師教授新課之前大致瞭解課程內容,有助於把握重點帶著問題聽課,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質量;作業認真書寫的習慣,不僅可以保證作業的美觀整潔,提高作業的質量,還能夠培養一絲不苟的嚴謹作風。反之,不良的習慣也會成為學習進步的絆腳石,不少成績比較差的學生,腦子都不笨,但往往上課心不在焉、作業馬馬虎虎、做事丟三拉四。

  1、 抓住課堂四十五分鐘,學會聽課

  聽課也有不少學問。學會聽課,對初中生的學習進步至關重要

  課堂學習是學習的最主要環節,四十五分鐘課堂學習效益的高低,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

  也許有的家長和學生會想,每個人都有一雙耳朵,聽課誰不會呀。其實不然,聽課也有不少學問呢。學會聽課,對初中生的學習進步至關重要。

  首先,要集中注意聽。心理學研究表明:注意能夠幫助我們從周圍環境所提供的大量資訊中,選擇對當前活動最有意義的資訊;同時,使心理活動維持在所選擇的物件上,還能使心理活動根據當前活動的需要作適當的分配和調整。所以,注意對於學習尤為重要。集中注意、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馬往往一無所獲。

  其次,要帶著問題、開動腦子聽。有些同學聽課不善於開動腦子積極思維,看似目不轉睛,但一堂課下來心中卻不留痕跡。俗話說:疑是一切學習的開始。帶著問題聽課,就能使聽課有比較明確的目標和重點,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帶著問題聽課,還能促使自己積極動腦,緊跟老師的教學節奏,及時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

  再次,要積極舉手發言,認真做好筆記。教與學應是雙向交流、互相促進的。學生在課堂中,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積極舉手發言就是一種參與,它既能較好的促使自己專心聽課、動腦思維,還能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都是說邊學習邊動筆的好處。筆記不僅是學習新知識的方法,也是複習舊知識的依據,同時我們還可以從筆記中發現新的問題。很多家長感到對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無從瞭解和把握,其實,每天檢視一下他們的課本和筆記,就是一種好方法。

  2、合理安排時間,有計劃地進行學習

  時間是個常量,需要合理安排;學習是艱苦的勞動,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1*** 幾個需要家長引導孩子處理好的關係

  玩與學的關係,主與次的關係,發展興趣和打好基礎的關係

  這裡,家長必須幫助指導孩子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首先是處理好玩和學的關係。學習是初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自然應該花在學習上。但是,學習又不是初中學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學生精力充沛、興趣廣泛,適當和有益的活動***包括“玩”***也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把孩子的閒暇時間安排得嚴嚴實實,不讓孩子有娛樂和活動的時間;有些家長卻對孩子的課餘活動放任自流,這都不利於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全面發展。要指導學生學會勞逸結合,學習時專心致志、靜得下心來;活動時生龍活虎、放得開來。學習和玩不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其次是處理好主和次的關係。初中階段學習知識的密度大大增加、學習知識的廣度也大大增加,這就需要學生能夠處理好各種知識內容之間的主次關係。學科之間有差異,基礎學科、工具學科是初中學習的重中之重,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一定要學得紮實。學科內容本身也有主次,概念、原理及其形成是主,知識的靈活運用是主,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是主,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再次是處理好發展興趣和打好基礎的關係。興趣是學習動力產生的直接原因,孩子對哪一門功課感興趣,這門學科也就往往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成績。但是,初中學生思想和心理還不夠成熟,興趣也往往不夠穩定,有些孩子對興趣的理解也比較片面。表現在學習方面主要有以下情況:一會兒喜歡這,一會兒喜歡那,見異思遷,結果什麼也沒學好;光憑興趣學習,自己認為不感興趣的就敬而遠之,結果就成了“跛腳”。其實,初中的學習是整個人生學習的基礎,首先要學好每一門功課,初中學習過了關,高中階段就可能比較順利;即便是通常被認為是“副課”的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實際上都是將來社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培養興趣必須以打好基礎為前提。

  ***2*** 遵循記憶規律安排學習

  遺忘呈現出“先快後慢”的規律。這規律給我們指導孩子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最早用實驗方法研究記憶規律的心理學家艾客浩斯發現,學習剛結束,遺忘就相伴開始了。第二天忘得最多最快,第二天需要複習的時間較長,如果第二天覆習了,第三天就遺忘少了,需要複習的時間也較短;如果第三天覆習了,第四天遺忘得就更少了……。總之,遺忘呈現出“先快後慢”的規律。這規律給我們指導孩子的學習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及時複習。初中生學習存在一種普遍的傾向,就是隨學隨丟,做完教師佈置的作業了事。到考試時,臨時抱佛腳,從頭開始複習。要改變這種前學後忘,到後面問題成堆的現象,關鍵要做到“及時”,特別是對於那些字母符號、公式、外語單詞等意義性不強的學習材料,一定要做到趁熱打鐵,及時複習。這好比在堤壩塌方之前,及時加固,要比垮了再修,付出更小的努力。

  分散學習。“及時複習”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勞永逸”。學習的規律告訴我們,分散複習比集中複習效果更好。以學習外語單詞為例,如果當天學習了20個單詞,一位同學在當天晚上集中複習一小時,加以鞏固;另一位同學當晚複習半小時,第二天再複習15分鐘,第四天覆習10分鐘,一週後再複習5分鐘。結果後者記憶的效率明顯高於前者。利用分散學習的道理,家長可以指導孩子採用“卡片”複習的方法。例如複習英語單詞,把卡片分為左右兩邊***或正反兩面***,分別寫上中文詞義和英語單詞,然後自制七個袋子***或信封***,每袋內放置一週中某一天應複習的卡片,複習時,用手遮住一面,回憶另一面的內容。當天複習以後,就放入隔天的袋裡,以此往復有規律地交替複習,效果十分明顯。其他如數學公式等各種知識均可用卡片來進行復習。

  三

  1、學習未動,興趣先行

  2、務學與求道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

  4、態度決定一切

  5、不強調進步

  6、練就過硬的本領是學習的根本目的

  7、會玩、會偷懶、然後會學

  8、考試、分析考試結果、做出下一步計劃、調整自己

  9、學習別人

  一、學習未動,興趣先行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闡釋了學習興趣對於學習的作用。

  之所以把興趣放在首位,也是因為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興趣能夠排程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興趣調整到學習上,那你就比別人多了許多精力,勝算也就大一些。

  經常向一個學習很好的人學習,3年來,最大的發現也莫過於:她對任何一個科目都充滿了興趣。這種興趣,使它比別人多了一份求知慾。這種求知慾,使他不會放過每一個從她身邊劃過的知識。這也使她有了別人都難以做到的對於學習的一種艮勁,所以她能過做出許多別人做不出的難題,也使她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養得十分強大。這足以體現興趣的力量之大了。

  培養興趣也並非一件難事。在這裡我只介紹兩種方法。

  可以利用人的條件反射,如果一個人總是疲勞時候讀書學習,他一學習就想睡覺,長此以往,學習和睡覺建立了條件反射,學習的時候就總是無精打采的。這就是有些人上課總愛睡覺的緣故了。你可以在學習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悅的事情,學習的時候保持這種愉悅的心情。以後,愉快與學習就形成了條件反射,一學習就高興,一高興就學習。這樣就做到了培養學習的興趣。不過學習,其他方面也可以這樣做。

  興趣需要別人的讚揚和鼓勵。當你需要針對某一方面的興趣時,你先硬著頭皮做這種並不願意做的事情,並投以很大的熱情,爭取做得好一點。得到別人的誇獎和鼓勵,自然就更願意做了,這樣也可以培養興趣。我初三的下半學期,有一個階段政治很差,又沒有什麼興趣。但我覺得必須提高政治的成績了。於是我每天回家先寫最難辦的政治作業,經常主動地找政治老師探討問題。就這兩條措施,十天之內使我的成績大有長進。

  可以說: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是影響學習成績的主導因素,決定著學習中的一切其他方面。必須重視興趣。

  二、務學與求道

  還是要引用孔子的一段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是有著深刻內涵的。它揭示了務學與求道的基本關係。

  務學就是學知識學本領,掌握技能;而求道是通過學習進一步思考得來的有關事物一般規律的普遍真理***在這裡可以認為是那些有實踐意義的理論***。務學與求道又可以理解為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係。

  務學與求道必須協調發展,保證二者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務學和求道結合的好處很多,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找出蘇軾的《日喻》來讀讀,那裡已經敘述得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