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直升機誰發明的

  直升機,英文名稱:helicopter,是一種以動力裝置驅動的旋翼作為主要升力和推進力來源,能垂直起落及前後、左右飛行的旋翼航空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j,希望能幫到你。

  

  西科斯基是世界上第一架實用直升機的發明者。

  1907年8月,法國人保羅·科爾尼研製出一架全尺寸載人直升機,並在同年11月13日試飛成功。這架直升機被稱為“人類第一架直升機”。這架名為“飛行自行車”的直升機不僅靠自身動力離開地面0.3米,完成了垂直升空,而且還連續飛行了20秒鐘,實現了自由飛行。

  保羅科爾尼研製的直升機帶兩副旋翼,主結構為一根V形鋼管,機身由V形鋼管和6個鋼管構成的星形件組成,並採用鋼索加強,以增加框架結構的剛度。V形框架中部安裝一臺24馬力的 Antainette 發動機和操作員座椅。機身總長6.20米,重260千克。V形框架兩端各裝一副直徑為6米的旋翼,每副旋翼有2片槳葉。

  1938年,年輕的德國姑娘漢納賴奇駕駛一架雙旋翼直升機在柏林體育場進行了一次完美的飛行表演。這架直升機被稱為是世界上第一種試飛成功的直升機。

  1936年,德國福克公司在對早期直升機進行多方面改進之後,公開展示了自己製造的FW-61直升機。動力裝置是一臺功率140馬力的活塞發動機。該機時速100~120公里,航程200公里,起飛重量953千克。

  法國人和德國人研製的直升機雖然成功,但卻很不實際,沒有步入現代直升機的行列。

  1939年春,美國的伊戈爾·西科斯基完成了VS-300直升機的全部設計工作,同年夏天製造出一架原型機。他成功地讓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直升機——VS—300升空了。這是一架單旋翼帶尾槳式直升機,裝有三片槳葉的旋翼,旋翼直徑8.5米,尾部裝有兩片槳葉的尾槳。其機身為鋼管焊接結構,由V型皮帶和齒輪組成傳動裝置。起落架為後三點式,駕駛員座艙為全開放式。動力裝置是一臺四氣缸、75馬力的氣冷式發動機。這種單旋翼帶尾槳直升機構型成為現在最常見的直升機構型。[7]

  自首次繫留飛行以來,西科斯基不斷對VS-300進行改進,逐步加大發動機的功率。1940年5月13日,VS-300進行了首次自由飛行,當時安裝了90馬力的富蘭克林發動機。

  介紹直升機發展的起點

  中國的竹蜻蜓和義大利人達芬奇的直升機草圖,為現代直升機的發明提供了啟示,指出了正確的思維方向,它們被公認是直升機發展史的起點。

  竹蜻蜓又叫飛螺旋和“中國陀螺”,這是我們祖先的奇特發明。有人認為,中國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竹蜻蜓,另一種比較保守的估計是在明代***公元1400年左右***。這種叫竹蜻蜓的民間玩具,一直流傳到如今。

  現代直升機儘管比竹蜻蜓複雜千萬倍,但其飛行原理卻與竹蜻蜓有相似之處。現代直升機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葉片,旋翼軸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細竹棍兒,帶動旋翼的發動機就好像我們用力搓竹棍兒的雙手。竹蜻蜓的葉片前面圓鈍,後面尖銳,上表面比較圓拱,下表面比較平直。當氣流經過圓拱的上表面時,其流速快而壓力小;當氣流經過平直的下表面時,其流速慢而壓力大。於是上下表面之間形成了一個壓力差,便產生了向上的升力。當升力大於它本身的重量時,竹蜻蜓就會騰空而起。直升機旋翼產生升力的道理與竹蜻蜓是相同的。

  《大英百科全書》記載道:這種稱為“中國陀螺”的“直升機玩具”在15世紀中葉,也就是在達芬奇繪製帶螺絲旋翼的直升機設計圖之前,就已經傳入了歐洲。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第9卷寫道:“直升機是人類最早的飛行設想之一,多年來人們一直相信最早提出這一想法的是達·芬奇,但現在都知道,中國人比中世紀的歐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機玩具。”

 

 j的人還:

1.飛機是誰發明的 飛機的發明歷史

2.戰鬥機是誰發明的

3.根據蜻蜓發明了直升機

4.飛艇是誰發明的 飛艇的發明歷史

5.航空航天知識競賽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