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身高一般有多高
古人與今人誰高?古人們的身高是否真的要比現代人高??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古人的身高問題:
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在身材上,到底是古代中國人***注,本文如未說明性別,均指成年男性;年齡上均是成年人***高,還是現代中國人高?網友中有一種挺流行的說法,認為古人比今人高。但最新現代考古研究結論卻完全相反,古人並不比今高,反而矮不少,但這是指男性,女性就不好意思了,矮呢,現代中國女性竟然比古代女性的人均身高矮2釐米多!
?
古代中國人身高到底是多少?反正不能是文學作品的描寫為例,比較靠譜的是古代醫書上的資料。目前,可以查到的最早記述中國人身高資料的是《靈樞經》。《靈樞經》,又有《針經》、《九針》等別稱,與《素問》合稱《黃帝內經》。《靈樞經》是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著作,可謂中醫學的奠基之作,共九卷、八十一篇,其中卷四第十四篇“骨度”提高了一個古人高身:“人長七尺五寸”,並以身高出古人身體各部分的骨骼長短資料。
有意思的是,後世小說中常說的“身高八尺”,在《靈樞經·經水》中也提到了,不過字面稱為“八尺之士”,這應該的“身高八尺”一說的最後出處。“人長七尺五寸”、“八尺之士”,到底哪一個才是古代中國人的標準身高,或者說平均身高?有的說是前者,有人稱是後者,連傳說中的中華始主黃帝也搞不清,他問發時著名的醫臣伯高,伯高回覆:“眾人之度長七尺五寸是也。”
這一觀點得到古代醫家的普遍認可,《外臺祕要方》的作者、唐著名醫家王燾即是此觀點。明著名醫家張景嶽的在其《類經·經絡類》 ***卷八***“骨度”篇中解釋得更清楚稱:“眾人者,眾人之常度也,常人之長多以七尺五寸為率。”但唐代另一著名醫家孫思邈給出不同資料,其《千金要方》中稱,“若依明堂正經,人是七尺六寸四分之身。”雖然有差別,但“七尺六寸四分”,與“七尺五寸”身高差距並不大。那麼,為什麼標準身高的另一版本“八尺”,又是一會回事?張景嶽分析:“此蓋言魁偉丈夫之身,非眾人之度也。”張景嶽認為,“身高八尺”是魁偉身材的標準身高,也就是說,身高八尺以上,就算“高個子”了。
中國古人的標準身高“七尺五寸”,合現代多高?這要結合《靈樞經》的成書時間來考察 。一般認為《靈樞經》成書是東周戰國時期,也有人認為是漢代人所作。但不論哪一種說法正確,這兩個時間的尺度是差不多的,1尺都約合現代0.231米。這樣一算,古代中國人的標準身高約1.73米,而“八尺”是約1.85米,確是高個了。
古代“身長八尺”有多高?
讀天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人都應該有印象,書中很多地方,對三國名人的身高都有交代。以“桃園三結義”的劉備、張飛、關羽來說,分別是—劉備:“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脣若塗脂。”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關羽:“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脣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如果以現代的尺米度制來換算,他們的高度是:劉備身高2.50米,張飛身高2.66米,關公身高達3米,他們個個是超過“小巨人”姚明2.26米的“大巨人”。
但是,從《三國演義》所記來看,關羽的“身長九尺寸”還不是最高的,古代一個叫“烏戈國”的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兀突骨的身高已夠嚇人了,但書中所記人物中最高的並不是他,當年襄武縣曾天降一人,“身長二丈餘,腳跡長三尺二寸。”身長兩丈多,就是6米多高,簡直“通天塔人”,這可能嗎?顯然不可能。類似的描寫在《水滸傳》上也有,如魯智深“身長八尺,腰闊十圍”;武松“身長八尺,一貌堂堂”;綽號“險道神”的青州鬱保四“身長一丈,腰闊數圍”……只有武松的哥哥武大郎的個子矮,“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
正是類似《三國演義》、《水滸傳》上這類動輒“身長八尺”、“身長九尺”的描寫,讓習慣了“一米三尺”的現代讀者產生了“古人個子比現代人高”的誤會。實際上,公元三世紀時的三國人身高差不多。漢1尺相當於0.231米,張飛是1.85米,劉備是1.73米;關羽確實不矮,達2.08米,是現代打藍球的料。但如果按《水滸傳》上所述,魯智、武松這些公元十二世紀的宋朝人的又不對了。宋1尺相當於0.312米,則“身長八尺”的魯智深、武松,都是約2.50的大個子。就是武大郎也非侏儒,約1.56米,與女性女性身高差不多。
為什麼會這樣,只能說明古代文學作品的描述不太靠譜。《水滸傳》的作者一說施耐庵,一說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不論作者到底是誰,他們把公元三世紀的常用身高術語,移植到了公元十二世紀的宋朝人身上,是不爭的事實,但卻忽略了不同朝代度制上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