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岳飛將軍是個怎樣的人

  岳飛是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軍事將領,以忠貞愛國、驍勇善戰著稱,那麼岳飛是個怎樣的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岳飛是個怎樣的人,希望對你有幫助!

  岳飛是個怎樣的人

  岳飛,南宋將領,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軍事家、戰略之一。他的精忠報國一直深受後人欽佩,千古絕唱《滿江紅》中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悲壯的情懷更為後人廣為傳頌。

  他,年少時,就愛國憂民,滿懷一顆精忠報國之心,想為國家效力。岳飛年少時,見家鄉人生活窘迫,便毅然決然決定參軍報國,岳飛的母親怕岳飛年少,受到迷惑,做出對國家不忠的事情,便在他出徵前,用繡花針圖上墨汁,在岳飛後背刺上精忠報國四個字,希望他時刻不忘初心,時刻以國家利益為重。

  岳飛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他胸懷坦蕩,面對國家危難,臨危受命,進行了十數年的抗金活動。在他對抗金的過程中,英勇奮戰,一馬當先,但由於國家衰敗,君主懦弱,雖然岳飛英勇殺敵,但仍難傷及金元氣,有了史上的“靖康之恥”。

  岳飛也是治兵有方的將士,他十數年駐守國家邊防,對抗金的時時進犯,岳飛始終與戰士們同甘共苦,同吃同住,戰士們也十分尊敬嶽將軍。最後,在岳飛的引領下,岳家軍越來越壯大,取得了戰無不勝的戰績,連皇帝對這支軍隊都有所忌憚。

  雖然岳飛驍勇善戰,但是性格太過耿直,他後來被陷害與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他直言諫上,得罪了當朝的權貴。在黑暗腐朽的南朝,岳飛成了朝廷的犧牲品,空留一身的愛國熱情和抱負。

  岳飛是如何收復建康的

  岳飛,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字鵬舉,南宋時期抗金名將,文韜武略均有成就,著有《滿江紅》千古流傳,是中國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岳飛收復建康,一生戎馬,一根長槍讓敵人聞風喪膽,可惜岳飛躲過了敵人的拼殺,沒有躲過自己人的陰謀構陷,最終冤死***亭。被世人稱為“武聖”。

  戰役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岳飛收復建康和襄陽。金人最初來到建康的時候就是岳飛守城,但是當時岳飛手中兵力不足,武器裝備不足,怎麼和金人對抗,於是岳飛召集百姓撤離,留給了金人一座空城。之後岳飛退守異地,在那裡積蓄兵力,隨著金人的不斷進攻,戰線不斷拉長,逐漸苦不堪言,在這種情況下,岳飛的岳家軍不僅建立起來而且力量逐步強大,於是圍攻建康的時候到了,收復建康的時機成熟。

  建康原本就是六朝古都,是軍事重鎮,其軍事地位和政治地位不言而喻,可以說那就是皇帝的臉面,皇帝的臉被打了,岳飛就要幫皇帝找回臉面,所以建康必須收回。岳飛也知道這次戰役的重要性,所以岳飛衝鋒陷陣,一馬當先,率領岳家軍以極少的傷亡收復了建康。也有歷史說,其實岳飛收復建康時,建康已經成為一座空城了,具體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這項功績確實岳飛一生最重要的功績之一。

  岳飛收復建康,振奮了南宋人民的民心,讓南宋人民看到了希望,改變了南宋當時的尷尬處境以及當時歷史的格局。

  岳飛的評價

  岳飛,字鵬舉,南宋著名抗金英雄,北宋末年從軍,後宋朝覆滅,康王趙構在南方應天府稱帝,繼續延續宋朝梁山,史稱南宋。

  對於岳飛的評價基本上都是尊崇他為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偉大的軍事家,戰事謀略家。

  岳飛靖康元年從軍,與金兵對抗的十幾年裡,他經歷了大小戰役上百次,從未有過敗績,更是經常性的以少勝多,金兵對他是又敬又怕,敬他是一位能力超群的統帥,怕他是因為有岳家軍在,他們就無法完成入侵中原的美夢。

  這從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同中國歷史中的其他朝代的忠臣名將相比,岳飛能夠取得如此的成就是何等的了不起。大家要知道,宋朝是一個是個重文輕武的朝代,當權者以文治國,對於武將的重視自然就要低得多,甚至一度到了文臣聯合打壓武將的地步。由此可想岳飛在那樣的環境中能夠一路官升至將相是多麼的不容易。

  宋朝時期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北邊的女真部落也就是金兵,岳飛從軍生涯裡一直致力於抗擊金兵,到死都不曾停止。然朝廷無能,皇帝輕信奸臣,與秦檜等一干臣子主張議和,但是又不敢直接殺了岳飛,更多的是利用岳飛來牽制當時的金兵,岳飛卻對此並不在意,他心裡裝的是家國天下,裝的是漢民族利益,他不屈不撓的奮鬥在戰爭第一線。

  他一生信奉著精忠報國的誓言,到死都還在憂國憂民,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讓他不得不放棄即將勝利的戰爭,內心悲憤交加之下,仰天感嘆,十幾年的戰鬥,一惜全毀,岳飛回朝,宋高宗受到金兵統帥的恐嚇,默許了秦檜等奸臣謀害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