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古城旅行攻略

  鳳凰古城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由而得名,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 >

  鳳凰古城旅行景點攻略

  北門古城樓,始建於明朝。鳳凰北面,俗稱北門城樓,本名“壁輝”。北門古城樓始建於明朝。鳳凰元、明時為五寨長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間從麻陽移鎮竿參將駐防於此,於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將土城改建為磚城,開設四大門,各覆以樓。清朝先後在這裡設鳳凰廳、鎮竿鎮辰沅永靖兵備道治所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將磚城改建為石城,北門定名為“壁輝門”,一直儲存至今。北門古城樓採用本地紅砂條石築砌,做工考究,精鑽細琢。城門呈一半月拱,有兩扇鐵皮包裹。圓頭大鐵釘密鉚其上的大門。城樓用青磚砌築,重簷歇山頂,穿鬥式木結構,石座卷頂。城樓對外一面開槍眼兩層,每層4個,能控制防禦城門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範圍。

  鳳凰古城陳斗南宅院,建於清光緒28年***1902年***,位於古城內吳家弄一號,在東門城樓和楊家祠堂之間,佔地面積366.6平方米,由前進、天井、中堂及後進組成,為四水歸堂迴廊式院落,四周防火牆高深嚴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宅院是民國時期的將軍府,陳宅出了兩位國民革命軍少將,陳斗南將軍***1886~1931***,1924年~1925年間與賀龍為湘西巡防軍同僚,關係密切。1926年參加第二次北伐,1928年年間賀龍領導工農革命軍時在鄂南、湘北鬧革命受挫來湘西,陳渠珍委派陳斗南支援賀龍領導的工農革命。

  陳氏祖宗泥塑像是泥人張傳人張秋潭大師的封世之作,被專家、教授讚譽為國家級乃至世界極的泥塑藝術精品。陳斗南宅院是《烏龍山剿匪記》、《湘西喋血記》、《父親的戰爭》、《戰士》、《拯救女兵司徒慧》、《未代苗王》、《我心飛翔》、《湘西往事》等十多部著名影視劇內景拍攝地。

  沱江吊腳樓,沱江河是鳳凰的母親河,順水而下,穿過虹橋有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巖附近。

  文昌閣小學,鳳凰古城文昌閣小學建於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位於湘黔邊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城南,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北麓,鳳凰籍青年田興奎東渡日本,留學弘文師範學堂,結識了黃興、秋瑾等人,參加了同盟會。1905年學成歸國,懷抱“振興華廈, 重在樹人”的思想,在家鄉鳳凰南華山下創辦了“蒙養學堂”***文昌閣小學前身***,成為第一任校長。

  石板老街,寬不足5米的青石板街,自道門口往西,經十字街、東正街、西正街、回龍閣、營哨衝、陡山喇、接官亭、沈從文墓地直至天下第一泉,全長3000多米。是鳳凰最繁華的商業街。

  萬名塔,位於東嶺山麓的沱江之濱,東靠雕樑畫棟的遐昌閣,西望氣勢若虹的風雨橋。現塔高21米,為大級六角磚塔,塔面飾以彩繪、雕塑;六通皆有豐月拱門窗。

  奇峰山,原奇峰寺所在地,寺廟已不存在,在此山上可觀看沱江、吊腳樓、虹橋、奪翠樓、萬名塔等景。

  許願亭,位於鳳凰古城龍脈龍頭位置,在鳳凰風景區“虹橋”旁沿江的石板路、東關門樓閣上的一個亭子,因人傑地靈,山清水秀,當地人很久以前在此許願祈福,號稱“聚山水靈韻 鎖前世今生”而著稱——許願亭。

  鳳凰古城旅行美食

  鳳凰涼粉,鳳凰一帶的居民食用涼粉有著悠久的歷史。這裡的人們都非常喜歡食用涼粉,它味美消暑,含有豐富的營養。據《中藥大辭典》載:綠豆涼粉 有“清熱解毒,治痛疽瘡腫初起,燙傷,跌外傷,並解熱藥及酒食諸毒。

  鳳凰薑糖,薑糖是鳳凰特產,手工精製而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鳳凰傳統的休閒食品。主要配料有:紅、白砂糖、生薑、芝麻、優質茶油、山泉水等。集香、脆、甜、辣為一體,回味無窮,並具有暖胃、防治感冒、止嘔吐、解表、化食、止咳化痰、開胃生津的功效。

  血粑鴨,血粑鴨是鳳凰和湘西地區最具特色的地方菜之一,製作時將預先浸泡好的上等糯米裝入碗裡,宰殺鴨子時將鴨血淋入糯米浸泡均勻。等鴨血凝固後再放入鍋裡蒸熟,放冷後將血粑均勻切成一小方塊,再用菜油煎熟。待鴨肉煮九分熟時,把原先煎熟的血粑放入鴨肉內一起烹煮,並摻合一些香料物品成金黃色即可出鍋,。

  苗家酸湯,苗家酸湯是苗家人***當地人對苗族人稱呼苗家人***的傳統湯菜。酸菜一般採選蘿蔔葉、白菜已開始發黃的葉片,在陰涼處攤擺一兩天,使葉片呈金黃色,然後洗淨、切碎、裝壇,再用***的米湯和酸湯曲浸泡並靠近有熱火氣的地方擺放,一天一夜可成,可涼拌可做湯。

  苗家菜豆腐,苗家菜豆腐是鳳凰特色菜。做這道菜,首先倒適量冷水入鍋,再將事先用石碓衝細的黃豆粉倒入並拿筷子攪勻,文火煮開後即倒入青菜,稍加攪拌後,加少許酸湯,文火煮至湯水變清,即可放入野蔥、大蒜、辣椒粉末等佐料,燜蓋一陣,便可食用。

  苗家酸蘿蔔,酸菜基本上是鳳凰城鄉的主食。酸味影響鳳凰飲食,醃蘿蔔製作簡單,受到了鳳凰人的愛戴。

  苗家米豆腐,米豆腐是當地著名的小吃。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加鹼熬製,冷卻,形成塊狀“豆腐”即成。

  鳳凰古城湘西椪柑,“湘西椪柑”是鳳凰經濟結構調整的產物。自古以來,鳳凰南部地區就有栽柑桔的優良傳統。

  獼猴桃,鳳凰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有機酸,能調中理氣,生冿潤燥,具有結果豐,果實大,產量高,品質好,味甜美的特點。頭年栽種三年後開始受益,是一種極具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水果。

  湘西板栗,湘西鳳凰板栗素有“木本糧食”、“鐵桿莊稼”、“乾果之王”的美稱,其產量約佔湖南總產量的一半。其栗子營養豐富,甜美可口,有益氣健胃、健脾補腎、活血之功效。湘西傳統產品“油板栗”,果大、色豔、質優,單果重達11克以上,其胡蘿蔔素含量比一般品種重3~5倍,蛋白質含量比江浙板栗高30%~53%板栗與尖慄***俗名“漩慄”***,山毛櫸科,是木本植物,主要含澱粉、糖等,在武陵源區各景區都有廣泛的分佈。它們是多年生落葉喬木,一般樹高3~5米到10米左右。慄樹春末夏初開花,夏天生長,秋天結實。

  鳳凰臘肉,以湘西土豬入料:紅薯***藤***,土豆***苗***,蘿蔔***菜***,這是豬的主食,養殖在鬆桂坊原料基地的豬都是吃青草跟雜糧長大的,不喂飼料,純生態優種土豬,衛生健康。生態豬的味道和口感絕對不是飼料豬能比擬的,以除夕出欄品豬入料。

  以秋松木熏製: 松木木質堅硬 水分少,燃燒時煙不迷人。松柏枝熏製,故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

  以金桂***桂花極品***醃製:桂花性溫味辛,經過處理再配以其他材料醃製臘肉,待桂香入味後,其味清新醇厚,別有風味,配以古丈毛尖茶殼、桔皮醃製調味,提升口感層次的平衡。

  懸於房樑或灶前自然乾燥後成為行走茶馬古道的馬幫和熱情好客的少數民族非常拿得出手的當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