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適宜運動

  每天參加必要的運動是治療糖尿病的前提之一,只有運動方式選擇得當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那麼有哪些呢?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糖尿病有哪些運動方式

  1、糖尿病有哪些運動方式呢

  1.1、慢跑

  慢跑被稱作溫和的心腦血管體操,它對人體的心臟和血管會產生非常好的刺激。因為糖尿病患者體質偏酸性,動汗可使體內環境偏鹼性,從而降低炎症的發生率,對傷口的癒合、面板的修整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1.2、散步

  一邊散步,一邊按摩腹部,適用於防治消化不良和腸胃道慢性疾病的患者。所以,散步不但對糖尿病有好處,對其他的疾病也有一定的好處。

  1.3、健身操

  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有遠端的血管壞死,因此糖尿病後期很多患者會出現手指頭痛、腳指頭紅腫麻木等症狀。

  1.4、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有助於緩解壓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體靈活性。糖友練太極還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有新研究發現,糖友每週參加兩次太極拳訓練班,每次練習1小時,每週再在家練習三次,每次20分鐘,可以使血糖水平明顯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質量。

  1.5、間歇式運動

  研究發現,間歇式運動有助於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強運動毅力。專家建議,插入高強度運動的時間一開始可以是15-30秒,之後逐漸增加到1-2分鐘。

  2、糖尿病怎樣選擇適合的運動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也稱耐力運動***,這是一種可以增強呼吸、心血管功能,改善新陳代謝,糾正血糖和血脂代謝紊亂的鍛鍊方法。常見的有氧運動有步行、跑步、騎自行車、爬山、登樓、划船、游泳等。

  年齡較大、體質較差的糖尿病患者宜進行運動強度小的運動,如散步。如果能在優美的綠化環境中進行,自然的氣息更有益於身心健康。

  身體條件較好、無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則可採用運動強度中等偏高的運動如健身跑。

  糖尿病患者也可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例如住高層建築者,可進行爬樓梯運動、跳繩、原地跑等方式。此外,廣播體操、球類運動等都可以採用。

  3、糖尿病什麼時間運動好

  清晨大多數人都是空腹鍛鍊,這樣極易誘發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糖尿病病人尤應注意避免空腹鍛鍊。

  清晨花草、樹叢釋放氧不多,二氧化碳濃度比白天還高。夜間地面溫度下降,汙物不僅不能向上擴散,反而趨於回降,清晨鍛鍊隨著呼吸加深加快,汙物、灰塵、細菌很容易經呼吸道進入體內。特別是糖尿病病人,抗病能力差,極易造成肺、氣管感染而加重糖尿病病情。

  早晨氣溫較低,而糖尿病病人又多有心腦血管併發症,遇冷空氣刺激或勞累很容易突然發病。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病等慢性併發症的糖尿病病人更應該注意避免在早晨進行糖尿病運動。因此,糖尿病病人鍛鍊的時間最好在下午或傍晚。

  糖尿病運動要注意什麼

  正式運動前要做好10~15分鐘的熱身運動,如伸腰、抬腿、慢走等,使肌肉活動起來,避免肌肉拉傷。運動開始後要由慢到快、運動強度由小到大,5~10分鐘逐漸加量,每次運動持續的時間一般在20~30分鐘為宜。

  要選擇合適的鞋襪,要特別注意鞋襪密閉性和通氣性,由於不少糖尿病患者合併有周圍神經病變,致使足部感覺減退或足底面板增厚變硬,足部容易受損,鍛鍊時宜穿寬鬆、鞋底柔軟舒適、鞋面透氣好的鞋,如運動鞋、膠鞋。

  年齡大的糖尿病患者或者以前運動時受過傷的運動者,還要注意對個別易受傷部位的保護,最好戴護具,如護膝、護腕等。

  結束時不要突然停止,應逐漸放慢節奏,做10分鐘左右的恢復活動再坐下來休息。必須注意逐漸增加運動量和強度,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應隨著體質的增強和身體的適應程度不斷增加運動量,做到持之以恆,每週保證至少3次運動。

  運動結束後應立即更換汗溼衣服,以防感冒。天氣炎熱的夏季應及時補充水分,但不能一次性過多飲水***易感疲勞,增加胃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