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專業論文代發

  藝術是人們司空見慣的景象,路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只要是順其天然的天性而動,都可以是美的擁有者,都可以稱之為“藝術”。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當代環境藝術中的非線性的新動向

  在社會生活不斷髮展和進步的同時,全球化時代正不期而至。在這樣一個社會大背景下,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政治文化,亦或是經濟,各個方面都面臨著深刻且巨大的變革。自工業革命的包豪斯設計以來,人們的環境藝術設計思維一直受到各種程度的衝擊和變革,於是,本文通過對環境藝術設計思維中最具特色的非線性思維進行深入研究,希望找到符合時代發展特徵的環境藝術設計新方向或新理念。

  一、環境藝術設計和非線性設計簡述

  ***一***環境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廣泛來講就是一門將現代人們與社會生活、社會環境的相互關係進行直接反映的學科,具有極其強烈的時代特徵和藝術特點。在藝術設計中,所有的設計活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綜合性和複雜性。環境藝術設計其實是藝術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整體的發展程序都受藝術設計的發展影響。

  ***二***非線性設計

  基於中國當代環境藝術設計的非線性設計思維,相較於傳統意義上而言,有著明顯的區別。傳統意義上的非線性思維就是在設計形體的基礎上,對其造型進行簡單化和形式化的模仿,從而達到創新的目的,就其本質而言,仍屬於模仿。但現代化的非線性思維不同,其要求在認識建立環境設計程式有機思想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創造。在整個創造過程中,由於各種複雜因子的客觀影響,使得該設計成為了一種動態的“過程設計”,並最後設計產生了不規則形體,而這種構建外觀正是物體非線性組織的直接體現。在非線性設計中,針對非線性的學科理論不僅受到混沌學、模糊理論等相關學科的啟發,還受到了耗散結構理論的深刻影響。到目前為止,對於非線性科學理論的認知還不盡相同,但人們依舊可以從不同的代表作中解讀極具時代特徵的非線性環境藝術。

  二、環境藝術設計中非線性設計代表作品分析

  ***一***現代主義設計

  將歐幾里德口中的幾何學理念與柏拉圖式的理想主義充分結合在一起,並在當代環境設計中進行空間體現和應用,就可以表現出獨具特色的現代主義形式。該形式還結合了笛卡爾的空間座標體系,實物表現蔚為壯觀。同時,這種形式也是基於包豪斯教學體系進行的環境空間設計訓練方式,其中不僅引入了立體構成,還引進了平面構成。這種訓練方式的本質是對原本純粹的形體或形狀,如圓形、方形、三角錐、圓柱體、立方體等進行理想化的抽象設計。對此,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現代主義的設計先驅費蘭克?耐特先生。在耐特先生的設計中,古根海姆博物館突出了非線性設計的完美對映。

  在這些非線性思維運用中,層與層之間不會出現很突兀的視覺剛性變化,階梯間界限不明顯,完全沒有隔斷感。人們在其中觀看陳列品時,視覺不會受到限制,其目光所到之處都是鱗次櫛比的展櫃。同時,參觀者與展櫃之間始終保持著一種默契關聯,有機且和諧,而這種良好的整體感受正是由非線性系統體現的。

  ***二***“動態構成”設計

  在哈迪德先生的設計中,針對德國維爾維特拉公司設計的消防站是其“動態構成”設計受到世人關注的觸發點。該設計手法不同於現代主義設計,“動態構成”設計不僅可以改變建築的形式,還可以為其帶來新的空間體驗,更重要的是這一設計為現代主義的環境設計開闢了一條全新且獨具特色的探索道路。隨著哈迪德對該設計語言的發展和完善,其設計作品更具隨機性、流動性、自由性、非標準性以及不規則性。這些特徵表明:哈迪德的整體建築設計方向將轉向非線性和動態性發展。也就是說,會更加關注建築本身的複雜性,並通過對建築、場所的共生控制和對話控制,完美體現流體式、非線性的建築整體設計。圖2為哈迪德近期作品――廣州歌劇院,該建築很好地體現了非線性設計的流體性和整體性。

  在該建築中,就其形態而言,主體為五個花瓣形牆體集中圍繞一個舒展的彎月,從而形成一個歌劇院整體。其中天窗設計為鑽石形屋面,可以將歌劇院室內的各色燈光折射進夜空,而照明設計則對歌劇院的整體造型進行了完美烘托。夜晚時,歌劇院大廳內部的燈光通過透明玻璃和金色格柵的輔助表達,將歌劇院內部熱烈高雅的氣氛完整傳達給歌劇院外部的人們。同時,這一整體氛圍與珠江夜景交相輝映,留給人們一個浪漫且詩意的景象。

  ***三***“自上而下湧現式”設計

  通過對文化、建築、社會等方面因素的研究和實踐,RUR事務所針對建築的建構表達和複雜性表達形成了一套豐富的建築理論,基於這一理論進行的建築設計也正日漸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讚賞。圖3是RUR事務所基於這一理論設計的作品――O-14商業大廈。

  該建築位於迪拜,樓層數共二十二,內設辦公區域三十萬平方米。其混凝土外壁具有節能作用,為整體建築提供了結構外殼,可避免其核心受到側面作用力的影響。同時,還為建築體創造了無柱且高調的內部空間。在設計中,體現了基於物質與材料進行的自下而上的湧現式設計。該設計理論還另外強調了物質材料內在及其外延之間的互作關係,使其彼此緊密地在設計中發揮作用。

  ***四***FOA“表皮”設計

  有人在設計中強調物質材料的內外部關係作用,自然也有人強調建築表皮的自身特點,FOA在設計時,格外重視建築的表皮,無論是包裝襯裡,還是內部外部,亦或是重力失重,都是其設計過程中異常看重的內容。FOA認為:將表皮作為一種建築的包裝,可以將對立產物的固定模式消解完全,而該對立產物通常由外包表皮形成。圖4為FOA在日本橫濱國際海港建築中應用摺疊式表皮設計。

  在該建築中FOA應用的自我組織工具為摺疊表皮,利用的方法為拓撲學。該建築的表皮呈現了極其豐富的空間張力,並且像褶子一樣,使得時間和空間都非常內在化,這一設計手法不僅突破了表皮的傳統用法,使其不再單純地作為外空間分界身份,還使得整個建築與花園、港口、橫濱市民以及外來觀賞者們形成完美的景觀交融結構。該建築中,其屋頂完美地融入整個Yamashita公園,使其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城市景觀也非常和諧地滲透進港口內部,與整個建築、結構和表皮、空間和表皮形成獨特的意境交融。可以說,這一建築設計將德勒茲的“褶子”理論體現得淋漓盡致。   ***五***“UN Studio”設計

  由建築師Ben van Berkel和藝術歷史學家Caroline Bos共同創設的UN Studio,成為數碼建築在物質層面和形式層面不斷髮展和探索的導火線。在現代化的“UN Studio”設計中,“流動性”“靈活性”已成為該類設計的特殊標誌。圖5為“UN Studio”設計的特殊代表。

  在該建築中,“UN Studio”設計為避免在風格上給人以先入為主的感覺,便在一個框架下詳細研究了建築整體的組織結構。該建築是在建築專案概念發展清晰之後,利用計算機進行圖形或三維模型生成的方式設計完成的。在該三維模型中,其元素被程式和路由等審查並選取,從而得出滿足建築物要求的物理形式,如連貫空間、邏輯結構等。然後綜合考量建築設計的整體之後,分別評估建築的各方面因素,如時代性、發售、功用以及建造等。完成上述程式之後,便可得到一種完整的有機設計。

  三、非線性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分析

  從上述代表性的建築設計理念來看,對中國當代環境藝術設計是有所啟示的,就是非線性思維所強調的重點內容,即放棄傳統意義上基於形體造型進行的創新目的模仿,在認識建立環境設計程式有機思想的基礎上,積極進行創造性設計。在這種思想影響下,人們開始對環境空間的建設構造有了全新的認知,並在物質基礎上,將時間和空間進行摺疊、展開和二次摺疊設計。通過這些處理,現行的設計作品完全不同於以往傳統的空間概念體驗。回顧整個設計的發展歷史,可以歸納總結出設計的本質,即打破純粹機械的幾何盒子構成,實踐非線性思維的空間觀設計。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其使用的方法都是通過非線性思維的構建,使得設計構建程式與自然環境充分協調融合。故此,在現在甚至未來的環境藝術設計中,不應該將非線性設計簡單當做形體運用,更應該明確形體與自然環境和有機體運用的最終結果。

  四、結語

  無論是怎樣形式或理論的環境設計,其對於非線性設計運用的本質都是相似的。因此,人們想要對環境藝術設計進行手法探索或理論創新,必須明確將非線性設計作為運用結果後,其自然環境因子以及自然有機體的融合程度。只有這樣,充分體現建築物體外觀或內部的非線性感知。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