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茶文化的歷史概況

  上海茶文化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上海市青浦區與江浙交界處流行“阿婆茶”。這是在當地喝茶最著名的茶俗之一。每當婦女在田園幹完農活,村裡便有人喊吃茶。喝阿婆茶有特定的物件,只有婦女可以參與,任何男子都沒有出席的資格。燒阿婆茶的風爐用稻草和泥巴糊成,汲取澱山湖的水澄清後放入銅壺燒煮,清香不失真味。

  喝阿婆茶時還就地取材吃些酥豆、菜莧、醬瓜、橘紅糕之類的點心。今天這家,明天那家,輪流做東。凡輪到吃阿婆茶的人家,前一兩天已定,清早就準備淘米磨粉,做橘紅糕。喝茶時隨便談家常,順帶提出兒女親事。過去農村青年的婚姻常靠阿婆茶牽線促成,現在仍是當地婦女的重要社交方式。

  元寶茶

  元寶茶為江南和滬地春節習俗。過年有客登門,主人以青橄欖或金橘放在茶杯中敬客。果實隨茶水滾動,象徵送金之意。茶館年初一以元寶茶接待茶客,可收雙倍茶資,有時僅按常規收費,奉送“元寶”藉以籠絡。有些老茶客給堂倌小費。雙方熱熱鬧鬧慶賀新春。

  拋錨茶

  拋錨茶算是清朝時期的社會產物。當時司法界標榜公正廉潔,表面上嚴禁狀師,但狀師在上海,如影隨形,緊挨著法院四周大肆活動。可以說哪裡有法院,哪裡就有小茶館。狀師們仗著與司法界某些人的交情,聚集在那裡包攬訴訟,往往泡上一壺茶,等待訴訟當事人上鉤。他們等客時所泡的茶特稱為“拋錨茶”。

  一旦主顧入館求助,狀師很快就能寫出一紙訴狀,保狀4角,申請狀5角。倘若對方外行,狀師便要獅子大開口,多敲幾塊錢也並非什麼怪事。喝碗拋錨茶不過一二十文,所費有限,只要抓牢一個主顧,收入便可觀。當事人要是不找狀師,自己去辦,說不定法院還不讓進門,為了及時了結官司,狀師喝著拋錨茶恭候。

  茶園演戲

  早期戲班,多在農村穀場、廟臺演出。進入城市,多借茶園、酒肆演唱。初無戲臺,只在席前表演。清末上海茶肆甚多,適宜戲班落腳,所以許多演戲場所稱為茶園。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記敘20世紀初劇場情況:“最早的戲院統稱茶園,是朋友喝茶談話的地方,看戲不過附帶性質。”上海租界初設,戲院供茶、送熱毛巾,也稱茶園。

  據屠詩聘《上海市大觀·百年來上海梨園的沿革》記載,同治時期***1870年***開設的同桂軒,不滿一年,改名紅桂茶園,光緒八年***1882年***改稱丹鳳茶園。金桂軒開設於同治初年***1862年***,後數易其主,光緒十年***1884年***改稱金桂茶園。寶善街近廣東路處,由黃月仙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開設大觀茶園,後易主改詠霓茶園,一度稱詠仙茶園。

  這些茶園都是既演戲,又供茶。這前後滬上還有滿仙、天仙、全仙、天華、國春、迎貴等茶園。京劇名角王桂芳、王洪壽、孫菊仙等都曾在大觀茶園、天仙茶園演過戲。清代茶園建造的戲臺是方形的,三面都可觀賞,正廳排列方桌和靠背小椅。民國初年***20世紀初葉***出現的新舞臺改進了裝置,劇場圓形,四面無柱,前臺漸高;同時廢除了泡茶、送毛巾、收小賬等積習。於是戲院改稱舞臺也不叫茶園了。

  中法之役曾與劉永福並肩戰鬥的唐景崧,在《請纓日記》中提到,曾在上海天桂茶園、華眾會茶園看戲。申曲、滬灘及其前身花鼓戲也先演於昇平茶園、聚寶茶樓等,然後流傳開來。

  茶文化的歷史

  我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為代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地區為代表***,三級茶區***以華南地區為代表***。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而且年代更為久遠。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古茶樹。現在中國的野生大茶樹集中在雲南等地 ,其中也包含甘肅 、湖南,湖北的一些地區。

  茶的傳播在中國唐朝達到鼎盛,最聞名的日本茶道起源與中國。日本的飲茶風尚,一直可追溯到一千二百年前的奈良時代,由中國唐代的鑑真和尚及日本的留學僧最澄法師帶入日本,很快在日本的上層社會流傳。

  十五世紀初,名僧村田珠光***1423-1502***採用“茶寄合”的大眾化形式。吸收“茶數寄”的品茶論證和鑑賞茶具的內容,結合佛教莊嚴肅穆的儀式。創立了茶道藝術。提倡茶禪合一,旨在清心。以後由禪門逐漸普及民間,形成20多個流派。如內流、樂流、細流、織部流、南聲流、宗偏流、鬆尾流、石洲流等,十六世紀後期豐臣秀吉時代的茶道高僧千利休,集茶道之大成。創立了最大眾化的“一派茶道”又稱“千家茶道”後來,千利休子孫分三支,又稱“三千家”。“一派茶道”在日本流傳最廣,影響最深。千利休也被日本人尊為茶道宗匠。

  所謂茶道,就是有關沏茶,飲茶的禮儀,有一整套形式,用以修心養性,增進友誼和學習禮法。千利休提出茶道的根本精神是“和,敬,清,寂”。稱“四規”是茶道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