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的吃法與食用價值

  當歸是常見的一味中藥。大家知道當歸有哪些吃法嗎?當歸有什麼食用價值呢?下面小編就來告訴你當歸的內容,歡迎閱讀。

  當歸的吃法

  1.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15克、生薑15克、羊肉200克。將生薑切片、羊肉切小塊、當歸切薄片,三味同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煮湯,待羊肉熟爛後再放蔥花、胡椒粉、豬油、味精、食鹽調味,飲湯食肉。此方有補血調血、散寒開胃、益氣健脾、溫經止痛之功效,可用於治療產後血虛腹疼、頭暈目眩、寒凝氣滯所致的胸悶腹疼、月經不調、四肢不溫、倦怠少氣、食慾不振等一系列婦科疾病。

  2.當歸黃湯

  當歸15克、黃花20克、瘦肉150克。先將當歸切薄片、黃花切段、瘦肉切片,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湯,食肉飲湯。當歸養血補血,黃花補虛療損和血脈,瘦肉益氣養血,此方適用於產後或病後血虛所致的經閉腹痛、身體虛弱、貧血、神經衰弱、氣虛乏力、頭暈目眩、記憶力下降和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等症。

  3.當歸首烏雞肉湯

  當歸20克、何首烏20克、雞肉200克、枸杞子15克。將雞肉洗淨切塊與當歸、何首烏、枸札同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煮至雞肉爛熟時放入生薑、蔥花、食鹽、味精調味,飲湯食肉。雞肉補氣血。首烏養肝腎補血、當歸養血和血,枸杞補肝腎、明目。幾味合用有補肝腎、益氣血之功能,適用於肝血不足所致的身體虛弱、頭暈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慾不佳等症的補養和治療。

  4.歸芪鴿肉湯

  當歸20克、黃芪50克、淮山藥20克、紅棗20克。將鴿去毛及內臟,洗淨切塊放砂鍋中加水及藥物、調料共煮至鴿肉爛熟,吃肉飲湯。本方有益氣血、補虛損之功效,適用於病後或產後身體虛弱、心悸氣短、倦怠乏力、失眠健忘、記憶力下降、食慾不佳以及貧血、神經官能症和更年期綜合症等症狀。

  當歸的食用價值

  1、當歸燒羊肉

  當歸、乾地黃各15g,乾薑10g,羊肉250g。羊肉,洗淨、切塊,入油中炒至發白,放入中藥,加水、鹽、酒等,以小火煨至羊肉爛熟即成。飲湯吃肉。

  源於《千金要方》。本方以羊肉、當歸、地黃補虛益血,以乾薑溫中健胃。用於血虛體弱,或虛寒腹痛。

  2、當歸羊肉湯

  當歸、黨蔘各15g,黃芪30g,生薑10g,羊肉500g。羊肉切片,各藥用紗布包紮,加水一同煎煮至肉爛熟。飲湯吃肉。

  源於《濟生方》。本方以參、芪補氣,羊肉補血,當歸補血活血、止痛,生薑溫中健胃。用於產後氣血虛虧,發熱自汗,肢體疼痛。

  3、當歸補血湯

  當歸10g,黃芪60g。煎水飲。亦可將用量增加,煎成膏滋食。

  源於《內外傷辨惑論》。本方重用黃芪,次為當歸,意在補氣而益血。用於失血後氣血耗傷,或氣虛血虧,體倦乏力,頭昏。

  4、當歸肉桂酒

  當歸30g,熟地黃50g,紅花15g,肉桂6g,甜酒1000g。用甜酒浸泡各藥1~2周以上即成。

  本方以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熟地黃滋補陰血,紅花、肉桂活血通經,用甜酒可行血脈。用於血虛,或有瘀滯的經閉、月經不調。

  5、歸芪蜜膏

  當歸、黃芪各30g,陳皮10g,火麻仁100g,蜂蜜適量。火麻仁搗碎,同前三藥加水煎取汁液,再煎至濃稠,入等量經煎煉的蜂蜜,攪勻,煎溶。每次食1~2匙。

  本方以黃芪補中益氣,當歸、蜂蜜、火麻仁潤腸,兼用陳皮理氣。用於老人氣虛腸燥,大便祕結難通,少氣自汗。

  當歸的食用禁忌

  1.用量過大

  口服常規用量的當歸煎劑、散劑偶有疲倦、嗜睡等反應,停藥後可消失。當歸揮發油穴位注射可使病人出現發熱、頭痛、口乾、噁心等反應,可自行緩解。大劑量給藥,可使實驗動物血壓下降,劑量再加大則血壓驟降,呼吸停止。當歸乙醚提出物毒性較強,少量即可造成實驗動物死亡。臨床使用當歸不可過量,服藥後也應注意有無不良反應。

  2.過敏反應

  有報道複方當歸注射液穴位注射引起過敏性休克。

  3.用藥不當

  當歸辛香走竄,月經過多、有出血傾向、陰虛內熱、大便溏洩者均不宜服用。用藥不當會加重出血、腹瀉等症狀。

  4.當歸不能和什麼同吃

  當歸別名:當歸粉、幹歸、馬尾當歸、秦哪、馬尾歸、雲歸、西當歸、岷當歸。

  禁忌人群:熱盛出血者禁服,溼盛中滿及大便溏洩者、孕婦慎服。

  適宜人群:適宜婦女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或產後出血過多,惡露不下,腹脹疼痛者;血虛體弱,氣血不足,頭痛頭暈者;老年腸燥便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