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腐的做法和價值

  紅豆腐外觀色澤鮮豔,內呈乳白色。紅豆腐具有鬆軟、細膩、鹹辣、尾味醇厚、清香爽口、餘味悠長等特點。你想了解好吃美味的紅豆腐要怎麼做嗎?下面就讓小編給你介紹一下怎麼做出好吃的紅豆腐?

  紅豆腐的3個做法步驟

  紅豆腐製作技藝歷史悠久,是古老的傳統手工技藝,在製作內容和工序上主要包括:

  紅豆腐的做法步驟一、漿水加工

  1、選菜:選擇無汙染的野生水芹菜、辣菜、蓮花白、油萊苗、芹菜、白菜、紅薯秧子等植物淘洗乾淨。

  2、過水:將淘洗乾淨的菜放入開水鍋中淖水,七分熟即可從鍋中取出置入陶盆、陶缸中。

  3、發酵:用少量麵粉加入開水調成稀糊狀或煮過麵條的麵湯倒入陶盆中,以淹沒菜面為宜。或加入漿水老湯方可,漿水老湯越老越好,成熟時間越快。

  ***注:漿水菜以辣菜為最佳,漿水以透明,黃亮、香酸有一定粘度為佳。漿水菜一天上下翻動一次,使淖過水的菜由青變為褐綠色,吃起來沒有生菜味為準。***

  紅豆腐的做法步驟二、豆腐製作

  1、選料、選擇粒大飽滿,無黴爛,生長期在180天以上,幹度水分不超過2--2.5%的優質黃豆。

  2、浸泡,用軟水浸泡黃豆,浸泡時間為春季8--10小時,夏季6--7小時,秋季8--10小時,冬季12小時以上。

  3、磨漿,用石磨磨漿。

  4、過濾、磨出的豆漿用白布濾架搖動過濾出豆渣。

  5、燒漿,過濾後的豆漿用鐵鍋燒沸至100℃--120℃。

  6、點漿,待燒漿溫度下降至80℃--90℃左右,用漿水點漿,每百斤燒漿點10市斤漿水。

  7、包箱壓榨,用40cm×70cm的木箱,把老粗布或純棉布鋪入木箱內,將點漿後的小豆腐裝入木箱中包裝後加蓋,用10公斤重的石頭,壓榨5--8小時。

  紅豆腐的做法步驟三、紅豆腐配製

  1、下料,將壓榨成形的優質豆腐,砌成尺寸3cm的正方形。

  2、消毒,將豆腐方塊放入竹笆木架或木箱內用60°--70°純糧酒消毒。

  3、發酵,加溫30℃--40℃,發酵10--12天。

  4、拌料,把花椒、草果、大香、紅叩、白叩、黑胡椒、白胡椒、畢卜、良姜、桂皮、香草、紫草、茴香、沙仁、草叩等近三十種辛香料粉碎成面,拌入發酵期滿的豆腐塊上。

  5、晾晒或烘烤,將拌料後的豆腐塊,放在竹簿上晾晒或木架上烘烤,幹度達到95%以上。

  6、入缸:將缸埋入土內30cm,把加入辛香料的幹豆腐塊,加軟水,黃酒、甜酒,比例為每百斤晾晒或烘烤的幹豆腐塊加調料水50斤,黃酒,甜酒各500克。

  7、封閉,用稻穀草節,堆放在粗布袍裹的竹芭上***緊挨豆腐塊***,用黃泥封缸口三年。

  8、出廠、開啟缸口,把製作好的紅豆腐成品,按1000克、800克、500克、400克、300克、125克等不同重量,裝入不同型別的壇、罐、瓶、簍、盒箱中,包裝出廠。

  紅豆腐3個方面的營養價值

  紅豆腐是傳統手工技藝的典型代表,它具備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紅豆腐的文化價值。

  紅豆腐是民間作坊傳統技藝製作的獨具地方特色的小食品,在紅豆腐六百多年的發展中,它既是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反映,又是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極高的文化價值。

  2、紅豆腐的研究價值。

  具有“古、土、陋、俗”四大特色,它的原生態性對研究陝南消費習俗,飲食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

  3、紅豆腐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