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養生茶方

  的介紹,一定能對你的生活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為你講解下都有哪些吧!

  

  【枸杞龍茶】原料:枸杞5g、龍膽草2g、綠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補肝養血,清熱除溼。

  用途:急性傳染性肝炎;轉氨酶高。

  來源:傳統藥茶方。

  【枸杞五味茶】

  原料:枸杞5g、五味子3g、龍膽草3g、虎杖3g、綠茶5g、冰糖10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滋陰養肝,解毒除溼;降轉氨酶。

  用途:急性傳染性肝炎;肝功失常轉氨酶偏高。

  來源:傳統藥茶方。

  【生地茶】原料:生地10g、綠茶3g。

  用法:用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滋陰養血,降血糖,升血壓,利尿,抗菌,保肝。

  用途:陰虛發熱、盜汗、口煩渴;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枯便祕;風溼性關節炎;傳染性肝炎;溼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等面板病。

  來源:傳統藥茶方。

  【地麥茶】原料:生地5g、麥冬3g、天冬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後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生津。

  用途:熱病後傷津,口煩渴、汗出;消渴。

  來源:傳統藥茶方。

  【地蒼茶】原料:生地5g、蒼朮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燥溼養陰,斂脾精。

  用途:慢性腎炎腎病已久,腎陰虛而溼邪阻滯不化,出現陰虛挾溼的症狀,腰膝痠軟、口渴咽乾、盜汗、潮熱、苔黃厚膩、水腫、蛋白尿;慢性溼疹。

  【生地英茶】原料:生地5g、蒲公英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涼血解毒,散結除痺。

  用途:風溼性關節炎,關節紅腫熱痛;癰瘡腫毒。

  來源:傳統藥茶方。

  【生地豆卷茶】原料:生地5g、豆卷3g、綠茶3g。

  用法:用前二味藥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

  功能:通達宣利,養陰解表。

  用途:溼熱入營血而致身熱、發紅疹、煩燥不安;乳癰初起;胃熱煩渴。

  來源:傳統藥茶方。

  【當歸茶】原料:當歸10g、紅茶3g。

  用法:用當歸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衝飲至味淡。可加糖。

  功能: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用途: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虛頭暈目眩、心悸、疲倦;冠心病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血虛便祕;跌打損傷;高血壓病;慢性盆腔炎。

  來源:傳統藥茶方。